|
《坐井观天》说课教案
|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四组第十三课。本文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给孩子们阐明了一个深刻道理:看问题,看事物,要全面,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的远。课文生动有趣,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浅显易懂。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蕴含的道理。 本课位于教材的第三组,这组教材围绕“怎样想问题、看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第一篇课文“识字4”与本组课文都有一定联系。而本篇课文则第一个分说了道理。它处于承上启下及过渡位置。因此,本课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低年级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故事中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而且大多数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中从父母那里、从自己的课外读物中已经听过这个小故事。那么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这篇课文的吸引力就不那么大了。如何让大部分学生在已经熟悉的小故事中更进一步地学习到其中的寓意呢?根据《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3个生字。会写5字个字。 2、情感目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能力目标: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二、说教法 • 《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选择恰当的教法,为此我确定具体教法如下: • 从整体入手,弄清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围绕中心(天的大小)突破难点,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朗读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 • 在处理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这一内容时,我抓住重点词语“一百多里”、“大话”、“无边无际”这些重点词语来理解内容。体会课文所要揭示的道理。 • 我着重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体会、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采用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采用课件等现代教学媒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 三、说学法 为了尊重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确定如下学法: 体悟法——抓住重点词语品味理解,体会文章寓意,收到启发教育。 朗读法——进行各种各样的读,诸如诵读,分角色读,赛读等等,培养朗读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说程序 一、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青蛙和小鸟)的图片,请同学跟他们打招呼。然后引入问题,同学们,青 • 蛙和小鸟之间曾发生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嘛?故事导入,播放已做好课件。然后提出相关问题:你能根据故事中的内容贴出小鸟 和青蛙分别在井的具体位置嘛?出示一口井,小鸟,青蛙的图片,点生贴图,全班一起评价。 老师过度:故事中是谁坐在井里看天?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分别指名学生回答)紧接着老师以坐在井里看到的天会是个 什么样子 ?来揭示课题——坐井观天 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件什么事?然后指名说说,教师随机点评。 三、细读感悟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所在,学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以学生的朗读体会为主,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辅。 边读边思考:青蛙和小鸟进行了几次对话?找出他们的对话内容。 品读重点段落。 感悟第一次对话(这个对话以课件形式出示)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分角色朗读。 从小鸟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小鸟飞了一百多里说明了什么? (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青蛙的 话读出疑问的语气,小鸟的话读出又累又渴的语气。) 再读对话 • 感悟第二次对话(课件出示这个对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a 、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通过比赛朗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并提示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b、“大话”是什么意思?“无边无际”又该怎么理解?除了天是无边无际的外,你还知道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这个问题点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欣赏无边无际的草原、林海、大海) • 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D、分角色朗读。 E、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F、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G、 围绕上面的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为了使学生能够很明晰的理解课文的寓意,以及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建议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谈谈自己的理解。
H、动手体验:学生用纸卷成筒看天,再说说看到的天有多大? I、分小组朗读(一人引读,两人对话,一人担任评委。) • 感悟第三次对话(此处课件出示)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a 、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小鸟和青蛙都笑了,为什么?有什么不同吗? 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b、学生朗读对话,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时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的态度。) c、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 (四 )演读入境 语文教学,不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篇课文重点部分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分角色朗读练习的好段落,指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最后指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朗读表演。 (五 )揭示寓意 理解寓意是本文的难点所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揭示寓意,突破难点。用4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寓意:1、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2、它俩谁说得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青蛙为什么会错?4、你从这篇课文中受到什么教育? (六)拓展延伸 积累和运用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设计如下练习: 课后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编写第四次对话,并上台读一读。 (这个设计来源于课文,又跳出课文,既巩固深化课文,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 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与学的辅助手段,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清课文思路、突出学习重点的目的,我设计了下面的板书: 13、坐井观天 小鸟: 天 无边无际 看得多 见得多 青蛙: 天 井口大 看得少 见得少 启示: 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陈涉世家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坐井观天》说课教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行道树》教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