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目标:运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德育教育目标:通过学文,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吸取的力量,体会父爱的博大。
朗读教育目标: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通过对儿子言行的描写,感受儿子的“了不起”。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结尾所说的“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自读课文、独立思考。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学生边默读课文,边在书上圈点标画)。
二、合作交流,互动探究
可以是四人小组讨论,有感情朗读的,有谈感受的,有做记录的,也可以学生自由组合,提醒学生人人参与,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三、小组汇报,讨论交流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1989年的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坚持38小时,终于在一片废墟中救出了自己年仅7岁的儿子和儿子的13个同学,谱写了一首爱的颂歌。
2、为什么课文的结尾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谈谈自己的看法,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1)其他孩子的父亲“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在挖掘,有些人劝阻他时,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为了儿子,决不丧失信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
(2)课文第12、13自然段“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想象一下吧,这连续的38小时,爸爸会是怎样的挖掘,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双手恐怕自己被瓦砾以及其他倒塌的利器磨出了血泡,以至于血肉模糊,多么感人的一幕!多么坚韧的父亲,多么有责任感的父亲!)
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①想象14个孩子地震之后,在瓦砾堆下里坚持38小时的情景。
②通过语句体会,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有的只是14个同龄小朋友共有的恐惧,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从这父子二人身上的似手让人看到的不仅仅是深切的父子之情,还有更让人感动的人格力量,父亲对儿子的爱及真诚的承诺,为儿子提供了信赖和力量源泉,儿子充满了父亲的信任,对生存的希望,对他的关爱。
四、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父爱的文章,读给大家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