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额如中学 薛立国 一、文学常识。
1、司马迁: (朝代)著名 家, 家。
2、本文出自 。它是我国第一部 体 史。
二、语音。
涉( ) 夏( ) 佣( ) 辍( ) 鹄( ) 闾( ) 適( ) 度( ) 数( ) 将( ) 罾( ) 谏( ) 间( ) 篝( ) 恚( ) 笞( ) 宁( ) 铚( )
三、通假字。
1、发闾左適戍渔阳: 。
2、为天下唱: 。
3、将军身被坚执锐: 。
4、卜者知其指意: 。
5、固以怪之矣: 。
四、古今异义。
1、卒中往往语
古义: 。
今义: 。
2、楚人怜之
古义: 。
今义: 。
3、夜篝火
古义: 。
今义: 。
4、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 。
今义: 。
5、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古义: 。
今义: 。
6、借第令毋斩
古义: 。
今义: 。
7、今亡亦死
古义: 。
今义: 。
五、解释下列词语。(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 王: 。 2、天下苦秦久矣 苦: 。
3、尉果笞广 笞: 。
4、皆指目陈胜 目: 。
5、夜篝火 夜: 篝火: 。
6、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 。
7、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 锐: 。
8、忿恚尉 忿恚: 。
六、解释下列词语。(一词多义)
会:会天大雨 (会: ) 道:道不通 (道: ) 皆来会计事 (会: ) 伐无道 (道: ) 等:等死,死国可乎 (等: ) 数:扶苏以数谏故(数: ) 公等遇雨 (等: ) 数言欲亡 (数: ) 故:扶苏以数谏故(故: ) 然:吴广以为然 (然: ) 广故数言欲亡(故: ) 然足下卜之鬼乎(然: ) 指:卜者知其指意(指: ) 书: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 ) 皆指目陈胜 (指: ) 得鱼腹中书 (书: ) 上:辍耕之垄上(上: ) 应:佣者笑而应曰(应: ) 上使外将兵(上: ) 宜多应者 (应: ) 欲:广故数言欲亡(欲: ) 为:若为佣耕(为: ) 从民欲也 (欲: ) 为天下唱(为: ) 将:上使外将兵 (将: ) 当: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当: ) 项燕为楚将 (将: ) 不当立 (当: ) 陈胜自立为将军(将: ) 当此时 (当: ) 之:辍耕之垄上(之: ) 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 ) 怅恨久之(之: ) 乃行卜 (行: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之: ) 行收兵 (行: ) 二世杀之(之: ) 所:置人所罾鱼腹中 (所: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所: ) 令: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令: ) 令辱之 (令: ) 召令徒属 (令: ) 陈守令皆不在 (令: ) 与:尝与人佣耕 (与: )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与: ) 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次: ) 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次: ) 以:扶苏以数谏故 (以: ) 或以为死 (以: )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以: ) 以激怒其众 (以: ) 号: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号: ) 号为张楚 (号: )
七、重点词语解释。
1、屯大泽乡 屯: 。
2、会天大雨 会: 。
3、或以为亡 亡: 。
4、举大计亦死 举大计: 。
5、等死 等: 。
6、扶苏以数谏故 数: 。
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间: 。
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宁: 。 9、辍耕之垄上 之: 。
10、怅恨久之 怅: 。之: 。
11、苟富贵,无相忘 苟: 。
八、朗读节奏划分。
1、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九、理解性默写。
1、起义的直接原因: 。
2、起义的根本原因: 。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 。 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 。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 。
6、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
答: 。
7、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
8、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
9、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10、起义的导火线是: 。
十、重点语句翻译。
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译: 。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译: 。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 。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译: 。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 。
6、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 。
十一、课文内容理解。
1、“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答: 。
2、人物欣赏
⑴ 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以及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中,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答: 。
⑵ 文中“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陈涉的性格特点和出众的宣传鼓动才能。
3、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答: 。
十二、开放性试题──出自本文的成语及名句
鸿鹄之志: 。
篝火狐鸣: 。
苟富贵,无相忘: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王侯将相宁有种呼: 。
【《陈涉世家》精细阅读答案】
一、文学常识。
1、司马迁 西汉 史学家 文学家
2、《史记》 纪传体 通史
二、语音。
涉(shè) 夏(jiǎ) 佣(yōng) 辍(chuò) 鹄(hú) 闾(lǘ) 適(zhé) 度(duó) 数(shuò) 将(jiàng) 罾(zēng) 谏(jiàn) 间(jiàn) 篝(gōu) 恚(huì) 笞(chī) 宁(nìng) 铚(zhì)
三、通假字。
1、“適”通“谪”,指“被流放”
2、“唱”通“倡”,可译为“倡导”
3、“被”通“披”,可译为“穿着”
4、“指”通“旨”,可译为“意图”“意思”
5、“以”通“已”,可译为“已经”
四、古今异义。
1、古义:处处
今义:常常
2、古义:爱戴
今义:怜惜,怜爱
3、古义:用竹笼罩着火
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
4、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
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
5、古义:是动词“会”与“计”的连用意为聚会商议
今义:(kuài jì)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6、古义:即使,假设,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
7、古义:逃亡
今义:死
五、词类活用。
1、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
2、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3、笞:用鞭、杖打
4、目:名词用作动词,看
5、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篝火:名词用作动词,燃起篝火
6、罾:名词用作动词,本义为捕鱼用的网,这里是“捕捞”的意思,与“所”一起作“鱼”的定语
7、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8、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六、一词多义。
会:会天大雨(会:副词,可译为“适逢”“恰巧”) 皆来会计事(会:动词,可译为“聚集”“集合”)
道:道不通(道:名词,可译为“道路”“路”) 伐无道(道:名词,可译为“道义”)
等:等死,死国可乎(等:副词,可译为“相同”“一样”) 公等遇雨(等:代词,用在名词或代词后,表示复数)
数:扶苏以数谏故(数:读shuò,副词,可译为“多次”“屡次”) 数言欲亡(数:读shù,数词,表示不确定的数目)
故:扶苏以数谏故(故:名词,可译为“缘故”“原因”) 广故数言欲亡(故:副词,可译为“故意”“特意”)
将;上使外将兵(将:动词,可译为“率领”) 项燕为楚将(将:名词,可译为“将领”“带兵的人”) 陈胜自立为将军(将军:双音节名词,可译为“带兵的人”“将领”)
然:吴广以为然(然: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 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转折连词,可译为“然而”)
指:卜者知其指意(指:同“旨”,名词,可译为“意图”“意思”) 皆指目陈胜(指:动词,“用手指着”的意思)
书: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动词,可译为“写”) 得鱼腹中书(书,名词,可译为“书信”)
所:置人所罾鱼腹中(所:代词,用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的东西”)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所:名词,可译为“处所”)
令: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令:动词,可译为“派”“派遣”) 令辱之(令:动词,可译为“让”“使”) 召令徒属(令,动词,可译为“号令”) 陈守令皆不在(令:名词,指“县令”)
与:尝与人佣耕(与:连词,可译为“和”“同”“跟”)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与:同“举”,副词,可译为“全”“都”)
之:辍耕之垄上(之:动词,可译为“去”“到”) 怅恨久之(之:结构助词,无实义,附在时间副词后面,可译为“全”“都”)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之,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二世杀之(之:代词,“他”,指扶苏)
上:辍耕之垄上(上:方位名词,可译为“上面”) 上使外将兵(上:名词,指“皇上”)
应:佣者笑而应曰(应:动词,可译为“答应”“回答”) 宜多应者(应:动词,可译为“响应”)
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动词,“按顺序排列”的意思,可译为“编次”) 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次:动词,指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当: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当:介词,“应当,应该”的意思) 不当立(当:助动词,可译为“应当”) 当此时(当:介词,相当于“正在……的时候”)
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读háng名词,可译为“行列”“队伍”) 乃行卜(行:读xíng,动词,可译为“往”“去”) 行收兵(行:读xíng,动词,可译为“行军”)
以:扶苏以数谏故(以:介词,可译为“因为”) 或以为死(以:和“为”组成动词“以为”,可译为“认为”)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介词,可译为“用”“拿”“把”) 以激怒其众(以:连词,可译为“来”“以便”)
欲:广故数言欲亡(欲:助动词,可译为“想要”“想”) 从民欲也(欲:名词,可译为“欲望”“愿望”)
号: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号:动词,可译为“号令”“命令”) 号为张楚(号:名词,可译为“国号”“称号”)
为:若为佣耕(为:读wéi,动词,可译为“做”) 为天下唱(为:读wèi,介词,可译为“替”)
七、重点词语解释
1、屯:停驻
2、会:适逢
3、亡:“逃亡”
4、举大计:发动起义
5、等死:同样
6、数:屡次
7、间:暗中
8、宁:难道
9、之:去,往
10、之:音节助词,无意义
11、苟:倘使
八、朗读节奏划分。
1、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九、理解性默写
1、起义的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斩。
2、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篝火狐鸣,鱼腹置书。
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6、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7、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8、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
9、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诸郡县)苦秦吏
10、起义的导火线是遇雨失期.失期当斩。
十、重点语句翻译。
1、陈胜协助(帮助)吴广.一同(一共)杀了两个军官
2、如果我们这些人冒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许多人会响应。
3、何况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一番大事业。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4、(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5、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
6、即使仅能免于斩刑,戍守边塞的人也得死去十分之六七。
十一、课文内容理解。
1、“醉”为该段情节的发展起铺垫作用。
2、⑴ 表现了他卓越的组织才能和超人的胆略。
⑵ 文中“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陈涉叛逆的性格特点和出众的宣传鼓动才能。
3、⑴ 抓住时机
⑵ 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
⑶ 激怒众人
十二、开放性试题──出自本文的成语及名句。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志向。
篝火狐鸣:假托鬼狐之事诱众起事。
苟富贵,无相忘:有朝一日谁富贵了,别忘了咱们。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王侯将相宁有种呼!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