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导读
|
查询高中教案说课的详细结果
|
张建斌 【考点导释】 本单元作品均为宋代散文的名家名篇。学习本单元首先应对“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的承传和影响有所了解,并掌握有关的作家作品等文史知识。重点学习宋代散文题材广泛、主题鲜明、形式多样、语言畅达、思路清晰、长于议论等方面的主要特点及与唐代散文的区别,深入领会课文中所阐述的观点和论证特点,并背诵课文。 学习本单元还应注意掌握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词类活用是文言文的普遍现象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和难点。其活用情况主要有:①名词作动词;②名词作状语;③动词、形容词作名词;④形容词作动词;⑤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 法;⑥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⑦数词和方位词的特殊用法。 17. 《六 国 论》 导标显示屏幕 1. 了解作者针对现实总结历史教训用以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良苦用意和忧国忧民、反对屈辱求和的思想; 2. 重点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分论的论证方法; 3. 结合课文词汇的学习,积累掌握“非”“或”“得”“相”“势”“者”“暴”“却”等词的多义与活用现象; 4. 背诵全文。 导学点拨窗口 【探海导航】 在疏通词句并反复诵读之后,可与高一册贾谊的《过秦论》作比较阅读:比中心论点的提出,比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的运用,比写作目的和用心。本文开门开门见山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 不善,弊在赂秦。”坚决果断,简捷明快。然后又根据六国的具体情况分而论之,都归于“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证主要运用对比论证,将六国与秦对比,将赂者与不赂者对比,将宋与六国对比,均相映成趣,想象、生动、有力。结尾处指陈宋王朝对辽、夏委屈求和的失策,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词句的疏通应注意“非”“或”“得”“相”“势”“与”“速”“却 ”“数”等的一词多义现象和词类活用现象。可先做后面的“跟踪试题”。 【思路结构】 苏洵写作本文乃对北宋当时的外交政策有感而发,又实事求是地论证六国灭亡的历史事实,因而一开头提出总论点,到中间具体论述两种不同的灭亡情况,到最后总结教训、讽喻现实,叙史、议理、讽今似早成竹在胸,一气呵成。结构图: 总: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分1:韩、魏、楚赂秦而灭 分2:齐、燕、赵不赂亦以赂而亡
总: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天下之大不可重蹈覆辙 【疑难指津】 ·何以理解不赂者亦因赂者而丧?文中“赂者”指楚、韩、魏,“不赂者”指齐、燕、赵。楚、韩、魏三国对秦的态度完全一样——争割而赂秦,所得到的后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齐、燕、赵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不赂秦的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他们的灭亡, 不在“用兵”,而在“用武而不终”。燕把抗秦的希望寄托于刺客;赵自去良将,毁其“长城”,这是值得惋惜的;同时燕赵灭国还有失掉强援,智力孤危的外因,值得同情和理解。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有何规律?文言文使动用法是指一般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为有“使……为”意思的动词。其特点是必带宾语,但这个表使动的词同宾语并没有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或具有某种性质,而这种动作的对象或变化的结果,就是那个表使动的词。它实际上是兼语式的简化,本来兼语式的结构是主+动+兼+动+宾(或无宾),现在则简化为主+使动+宾,从而使语言简练。翻译时应恢复成兼语式。“先破秦入咸阳王之”“项伯杀人臣活之”“足以荣汝身”中的“王”“活”“荣”就都是使动用法。 【语言揣摩】 1.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评析:本句在论述燕赵灭国的内因(用荆轲行刺、用武不终)之后,用一“且”字发语,笔锋一转,进而强调燕赵灭国的外因:失掉强援,智力孤危。用“且”字表递进,强调外因;用“可谓”直陈事实,表示理解;用“诚”字展示必然结果并表示同情。这样将燕赵灭国的原因仍然顺理成章令人信服地归到“弊在赂秦”上,且体现作者出对“赂秦”者和“不赂者”的不同感情。 运用:(翻译)况且,燕国和赵国当时处在秦国消灭六国快要完了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用尽,国势孤单,最终因作战 失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的了。 2.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评析:本句以讽今作结,可谓语重心长,拳拳之心溢于言表。语虽用“苟”字表假设情况,但实则令人抚今思昔,猛觉当今对辽夏外交政策之不当,行文的目的也就自然达到了。 运用:(意译)如果凭借天下广大而不爱惜一寸寸土地,却走上六国贿赂秦国而灭亡的老路,那么,这就连六国都不如了。 【名题讲析】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全文略)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1998高考题) 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 B.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指保持高位 C.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D.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龄 讲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某些词语特殊含义的分辨能力,这些词语的特殊含义均来自课文,属于中学生阅读理解的范围,要能迁移。“故事”、“全首领”、“有司”、“春秋”这四个词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能单从字面上来判断它的含义。“故事”不是指一般的旧事,而是指成例;“全首领”不是指保住了头与脖子,而是指保全性命;“有司”不是指各有管理的范围,而是指主管官员;“春秋”也不是指春季和秋季,而是指年龄。“故事”一词见于《六国论》“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有司”见于《出师表》,“首领”代指性命见于《五人墓碑记》,“春秋”指年龄见于《谭嗣同》。本题中B项用“保持高位”来解释“全首领”显然是错误的。 2.《六国论》中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一句话是:与赢而不助五国也。(1994年上海高考题) 讲析:本题看似是简单的课文默写,其实不然。课文背诵是做这类题的基础,但最关键的还是要理解课文内容。如果只能背诵不能理解,可能大半天还找不准一句合适的句子。新教材要求背诵的古诗文较多,绝不能单纯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文中每句话的含义和作用。可以自己为文中的重要和关键语句设置此类问题。 【风景剪辑】 &nbs[1] [2] [3] [4] [5] [6]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高中教案说课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导读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高 一新教材《采访》能力高训练示范课教学计 |
下一篇文章: 《雷雨》教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