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导读

查询高中教案说课的详细结果



张建斌
【考点导释】 
          本单元作品均为宋代散文的名家名篇。学习本单元首先应对“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的承传和影响有所了解,并掌握有关的作家作品等文史知识。重点学习宋代散文题材广泛、主题鲜明、形式多样、语言畅达、思路清晰、长于议论等方面的主要特点及与唐代散文的区别,深入领会课文中所阐述的观点和论证特点,并背诵课文。      学习本单元还应注意掌握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词类活用是文言文的普遍现象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和难点。其活用情况主要有:①名词作动词;②名词作状语;③动词、形容词作名词;④形容词作动词;⑤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 法;⑥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⑦数词和方位词的特殊用法。 
17. 《六  国  论》 
导标显示屏幕 
1. 了解作者针对现实总结历史教训用以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良苦用意和忧国忧民、反对屈辱求和的思想; 
2. 重点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分论的论证方法; 
3. 结合课文词汇的学习,积累掌握“非”“或”“得”“相”“势”“者”“暴”“却”等词的多义与活用现象; 
4. 背诵全文。 
导学点拨窗口 
【探海导航】      在疏通词句并反复诵读之后,可与高一册贾谊的《过秦论》作比较阅读:比中心论点的提出,比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的运用,比写作目的和用心。本文开门开门见山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 不善,弊在赂秦。”坚决果断,简捷明快。然后又根据六国的具体情况分而论之,都归于“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证主要运用对比论证,将六国与秦对比,将赂者与不赂者对比,将宋与六国对比,均相映成趣,想象、生动、有力。结尾处指陈宋王朝对辽、夏委屈求和的失策,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词句的疏通应注意“非”“或”“得”“相”“势”“与”“速”“却 ”“数”等的一词多义现象和词类活用现象。可先做后面的“跟踪试题”。 
【思路结构】 苏洵写作本文乃对北宋当时的外交政策有感而发,又实事求是地论证六国灭亡的历史事实,因而一开头提出总论点,到中间具体论述两种不同的灭亡情况,到最后总结教训、讽喻现实,叙史、议理、讽今似早成竹在胸,一气呵成。结构图: 
总: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分1:韩、魏、楚赂秦而灭                    分2:齐、燕、赵不赂亦以赂而亡 



总: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天下之大不可重蹈覆辙 
【疑难指津】 
    ·何以理解不赂者亦因赂者而丧?文中“赂者”指楚、韩、魏,“不赂者”指齐、燕、赵。楚、韩、魏三国对秦的态度完全一样——争割而赂秦,所得到的后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齐、燕、赵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但是,不赂秦的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两种: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他们的灭亡, 不在“用兵”,而在“用武而不终”。燕把抗秦的希望寄托于刺客;赵自去良将,毁其“长城”,这是值得惋惜的;同时燕赵灭国还有失掉强援,智力孤危的外因,值得同情和理解。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有何规律?文言文使动用法是指一般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为有“使……为”意思的动词。其特点是必带宾语,但这个表使动的词同宾语并没有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或具有某种性质,而这种动作的对象或变化的结果,就是那个表使动的词。它实际上是兼语式的简化,本来兼语式的结构是主+动+兼+动+宾(或无宾),现在则简化为主+使动+宾,从而使语言简练。翻译时应恢复成兼语式。“先破秦入咸阳王之”“项伯杀人臣活之”“足以荣汝身”中的“王”“活”“荣”就都是使动用法。 
【语言揣摩】 
1.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评析:本句在论述燕赵灭国的内因(用荆轲行刺、用武不终)之后,用一“且”字发语,笔锋一转,进而强调燕赵灭国的外因:失掉强援,智力孤危。用“且”字表递进,强调外因;用“可谓”直陈事实,表示理解;用“诚”字展示必然结果并表示同情。这样将燕赵灭国的原因仍然顺理成章令人信服地归到“弊在赂秦”上,且体现作者出对“赂秦”者和“不赂者”的不同感情。 
   运用:(翻译)况且,燕国和赵国当时处在秦国消灭六国快要完了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用尽,国势孤单,最终因作战 失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的了。 
2.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评析:本句以讽今作结,可谓语重心长,拳拳之心溢于言表。语虽用“苟”字表假设情况,但实则令人抚今思昔,猛觉当今对辽夏外交政策之不当,行文的目的也就自然达到了。 
运用:(意译)如果凭借天下广大而不爱惜一寸寸土地,却走上六国贿赂秦国而灭亡的老路,那么,这就连六国都不如了。 
【名题讲析】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全文略)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1998高考题) 
    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 
    B.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指保持高位 
    C.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D.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龄 
 讲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某些词语特殊含义的分辨能力,这些词语的特殊含义均来自课文,属于中学生阅读理解的范围,要能迁移。“故事”、“全首领”、“有司”、“春秋”这四个词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能单从字面上来判断它的含义。“故事”不是指一般的旧事,而是指成例;“全首领”不是指保住了头与脖子,而是指保全性命;“有司”不是指各有管理的范围,而是指主管官员;“春秋”也不是指春季和秋季,而是指年龄。“故事”一词见于《六国论》“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有司”见于《出师表》,“首领”代指性命见于《五人墓碑记》,“春秋”指年龄见于《谭嗣同》。本题中B项用“保持高位”来解释“全首领”显然是错误的。 
  2.《六国论》中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一句话是:与赢而不助五国也。(1994年上海高考题) 
讲析:本题看似是简单的课文默写,其实不然。课文背诵是做这类题的基础,但最关键的还是要理解课文内容。如果只能背诵不能理解,可能大半天还找不准一句合适的句子。新教材要求背诵的古诗文较多,绝不能单纯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文中每句话的含义和作用。可以自己为文中的重要和关键语句设置此类问题。 
【风景剪辑】 
    &nbs

[1] [2] [3] [4] [5] [6]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高中教案说课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导读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西站小饭桌的卫生与营养状况调查》…
    《孟子》二章
    《过   秦   论》  讲  析
    《丑小鸭》教学设计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备课…
    《电脑「管家」》教学设计
    《艰苦的岁月》(看图学文)教学建议
    《别了,我爱的中国》教案设计
    《三只白鹤》说课小议
    《古风》的思想内容及教学建议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建议
    《开国大典》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公交车站名合理性研究”说课稿
    塔城市鲜牛奶质量调查
    《长城》说课指导
    《汉服及汉服运动之探究》说课稿
    《观潮》教学实录与评析
    斩断流向花季的烟毒
    《新疆维吾尔族建筑艺术探秘》说课稿
    《爱我祖国 爱我家乡》之走进肖尔布拉…
    《我的信念》说课稿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成功需自信说课稿
    螳螂捕蝉
    《我爱家乡美》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渡船》一课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五年制第九册《开国大典》说课一席谈
    《捞铁牛》教学实录与评析
    《五彩池》教学实录与评析
    《伟大的友谊》教学实录与评析
    螳螂捕蝉
    《灰雀》教学实录与评析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与评析
    《白杨》教学札记
    《浮力》说课稿 —— 初中物理第二册…
    启发联想,重在运用——我这样教《绿…
    《浮力》说课稿教案 狼牙山五壮士(第…
    初中地理《日本》说课稿 《大堰河,我…
    高 一新教材《采访》能力高训练示范课…
    《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 鲁科版高中化…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一定要争气》“说学法”指导与设计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火刑》教案
    《一个苹果》
    《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反对党八股》
    《可爱的草塘》课堂纪实
    高中化学说课稿《氧化还原反应》说课
    《苦柚》教案
    《林海》教学实录与评析
    “理解词句、领悟中心”与鲜明对照、…
    《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
    《吃墨水》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实录与评析
    《古诗两首》教学实录与评析
    《莺》教案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
    语文活动课教案 《电流表》 初中物理…
    《开国大典》教学札记
    《屈原》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计算机病毒的防…
    初中音乐说课稿:《青春舞曲》
    初中英语“Unit 6 Holidays”说课稿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说课稿
    归纳推理说课稿
    《雷雨》教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与评析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