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语文 >> 高中一年级 >> 教案课文分析 >> 正文

 

孔雀东南飞(并序)

查询教案课文分析的详细结果
的个性意识,但这样评价这两个人物,并不会降低《孔雀东南飞》的思想价值。与此相反,我们从中正能看到,当封建礼教扼杀着社会的机制时,同时也扼杀着人的精神的发展。我们在同情焦仲卿夫妻的悲剧的时候,不能再以他们的人格模式塑造自己。

七、研究学习

1.

主题的重建---《孔雀东南飞》赏析(节选)

王富仁

现在,大概不会有人怀疑《孔雀东南飞》是一首描写焦仲卿夫妻的忠贞爱情故事的叙事长诗了,但我认为,这个问题仍然是值得细致分析的。

长诗一开始,便是焦仲卿妻对丈夫的一段苦诉文字,我们现在需要注意的不是她实际说了什么,而是她说这些时的感情的情绪。“ 十二能织素,……及时相遣归。”我们从焦仲卿妻的这段话中听到的是什么呢,听到的是爱情吗?不是!我们听到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怨诉,在这怨诉里压抑着的是内心深处的愤懑。这种怨诉,这种愤懑是一个对自我的价值有明确意识的女子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的必然心理反应。我们还能够感到,这种怨诉、这种愤懑,绝不仅仅是对其婆母的,同时也是对其丈夫的,至少,她感到丈夫并没有对她有应有的感情,并没有因这感情而维护她应得的公正的待遇。只有在这种心情下,只有在这种委曲的感受中,她才不得不向她的丈夫表白自己的价值。与此同时,在她不得不表白自己的价值时,她表白的不是自己对丈夫的爱,对丈夫的爱情,因为在社会上和在她自己的观念中,爱情并不是婚姻的必要基础,她不能仅仅以爱情为自己的不公正待遇申辩。在这种申诉中,我们分明感到,刘兰芝与其丈夫之间,是没有强烈的爱情关系的,他们之间有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般的夫妻生活。读者只要再读一读焦仲卿妻的这一段苦诉的文字,便会感到,不但她没有从丈夫身上感到对自己的爱,她自己的这段话也是冷冷的,没有流露出对丈夫的爱的感情。这绝不说明她的无情无义,而是因为一个在夫家遭受虐待和歧视而又具有自尊心的女子,是不可能产生对丈夫的真正感情上的爱的,她充其量只能遵守传统妇德,尽到一个妻子对丈夫应尽的义务。她对自己的表白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进行的。

现在我们再看一看焦仲卿。“ 阿母谓府吏:‘何乃大区区!……再拜还入户。’”这这里,我们知道,焦仲卿为维持与刘兰芝的婚姻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他企图用终身不娶遏止母亲,但他的努力也仅止于此!当母亲槌床大怒,指责其公然在母、妻之间偏袒妻子的时候,他便无计可施了。在这里,关键的问题不在于他到底站在哪一边,而在于他自己到底认为谁是谁非。当他明知其妻无辜而其母无理的情况下,他却没有表现出稍微坚决的态度维护妻子的利益。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封建礼法的束缚,但即使这种束缚也说明焦仲卿对其妻的爱情没有强烈到地平线之上。爱情与一般的同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一种激情,这种激情使其可以失去理智而狂热地为实现自己的追求而努力,在封建礼教统治下的中国古代社会上,恰恰正是这种激情的形式可以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特别是在爱情的愿望实际受阻的情况下。对焦仲卿,她的妻子是不会产生我们现在所说的爱情的,这不仅仅因为她对母亲的态度,而在于他的软骨病,在于他的对任何强者的那种唯唯诺诺的奴隶性,甚至也包括他在其妻面前表现出的那种无可奈何的窝囊态度。“妾不堪驱使……及时相遣归”这样的话里,包含着她对丈夫何等的蔑视呵!她根本没有提到他丈夫在其中可以怎样发挥自己的作用,因为她根本不相信他会发生什么实际的作用。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这虽然是一句安慰妻子的话,但却是一个自居于卑屈地位的弱者的安慰话。在这里,他有意无意推卸了自己的责任,并且为自己的失职找到了辩护的理由。至此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不但在他的妻子的话里,即使在他自己的话里,他自己也总是一个毫无实际意义的名词,这反映了他在世界上的实际地位和作用。“卿但暂还家……慎勿违吾语。”很可能有的读者当真把这里的话视作焦仲卿对他的妻子的爱情表现,如若如此,可就与原意大相径庭了。下文我们看到,甚至连他的妻子,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就没有把他的这席话当作有实际意义的东西。实际上,这些话除了有点安慰他的妻子的意思外,只是在自欺欺人的心理支配下说出的一席空洞言词。他根本连自己都不相信这些话的实际价值,他也并没有认真地思考过如何挽救这个被毁灭了的婚姻。他只不过临时找了几句话来安慰妻子也安慰安慰自己罢了。试想,如果连他自己也不能在母亲面前为坚持公道而说句有力的话,官府又如何有助于事情的解决呢?

对这一点,他的妻子是再清楚不过了:“勿复重纷纭!”“何言复来还!”这是何等冷峻的语言啊!在结婚之后的岁月中,她辛苦操持、守节尽礼,仍难以避免被驱遣的命运,现在已被驱遣归家,还有什么可能被重新召回呢?焦仲卿妻这段话实际揭露了丈夫的话的自欺欺人的性质。在这里,透露着她对丈夫的极端的失望,表现着她对丈夫的绝对蔑视,并且也是她有意刺伤丈夫的心的一席话。但在此之后,她的心理又发生了一个突变。正是在她道出了这个婚姻无可挽回的实情之后,正是在她意识到而人即将分离的结局之后,她开始对这个懦弱、无能的丈夫感到真正的同情了。她开始可怜他,因为他到底不是她自己被遣的主使者,他到底没有虐待和欺负过她,并且是真诚希望维持与她的婚姻的。即使这时,焦仲卿妻仍然并不是真正爱这个无能的丈夫,但她慰安这颗懦弱的心灵的愿望却是真诚的。她的同情与焦仲卿对她的同情并不一样,焦仲卿这个懦弱的灵魂只想找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安慰安慰对方,也安慰安慰自己,焦仲卿妻这个富有自尊心的女子却是在正视事实的前提下用真正的宽恕和谅解对待他。“妾有绣腰懦”以下的话,表现了她对丈夫的真正的安慰,表现了她对他的真正理解。她使丈夫感到她对他并不是绝情的,两相对比,我认为焦仲卿妻这个人物是光彩照人的。  

“出门登车去,……二情同依依。”在这时,焦仲卿夫妻在精神的沟通上达到了最高的程度,两个人的情感表现也是很强烈的,两个人的实际分离和两个人共同的受压抑的境遇使他们的精神都感觉到了震动。我们应当注意的是,焦仲卿在这时说的这段话仍然重复着“报府”、“回归”之类的话,说明他还不可能找到挽回残局的有效的方法,但这时的话却不再是模糊的敷衍和空洞的慰安,而表现出了一种真切的解决问题的愿望,是他的真情实感的表现。这说明当妻的悲剧已成事实时,他的懦弱的灵魂到底迸发出了一点有力有光的东西,这种真情实感也在焦仲卿妻的心灵上得到了呼应。在此之前,她是从未向他诉述过自己内心的真实痛苦的,因为她厌恶丈夫那种没有独立人格的窝囊相。当丈夫表现出了真诚的感情时,她便把自己的内心世界但露出来了。因此,我们说他们这时候很可能萌发着一种属于爱情的东西,不是没有心理根据的。但在同时,两性爱情的发生,是在两颗自由的心灵中产生的,因为只有在心灵自由的时刻,两性才会产生灵肉一致的那种情爱感情,而现在的焦仲卿夫妻都首先沉入到了困难的感受当中。在困难中产生的情感更多的是同舟共济的友情关系,是同性关系中也常常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关系、同病相怜时的彼此同情的关系。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常常把婚姻前提下的两性感情当作主要描写对象,故而更多地描写夫妻同舟共济的友情关系,“五四”后人们往往便把这种友情与西方的爱情等同起来。在《孔雀东甫飞》的这段描写里,有多少属于两性间的爱,有多少属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那种友情,是极难分辨的。

《孔雀东南飞》与其它爱情诗的一个显著不同的特点在于:它没有二人分别之后描写二人间的思念之情,作者接着便以大量的笔墨叙述焦仲卿妻的婚姻过程,这说明了以下两点:一、作者始终着眼于主人公的婚姻关系,而并非情感联系;二、从情感联系而言,焦仲卿夫妻间一直处于“相见日常稀”的状况,并且二人之间没有撕扯不开的亲密感情,故这时焦仲卿妻更关注的是娘家人对她的态度。如果娘家人不把她视为累赘,她原本是可以平心静气地等待丈夫实现复婚。三、焦仲卿在夫妻分离中感到的,主要是良心上的责备,是妻子没有受到公正的待遇。故而分离后他感到的不是失去妻子后的孤独、寂寞和痛苦,而是如何实现复婚,使自己的良心得到安宁。而在这时,他仍难有违抗母亲意志的勇气,所谓报府求归的想法也只不过是在走投无路时设想的一种不切实际的方法,故他现在仍然是束手无策、空自悲哀的。在这种情况下,二人的关系主要是一种遵守诺言的情义关系,不是失恋关系。

另外,我们还应看到,焦仲卿妻的死是不以丈夫的死为前提的,因为她寻找的是自己的尊严,她过去的经历已经使她失望于人生了,她的被遣和被改嫁已经构成了她自杀的前提。因为她在这个世界还有没有实现的愿望。她要那些蔑视她的人知道她的价值,让婆母和丈夫知道她不是因嫁不到一个更为富贵的人家而自杀的,不是为了他们没有重新召回她而自杀的。她要向那些视她为累赘的人表明,她完全可以不做他们的累赘而生活下去!她完全可以获得他们垂涎三尺的富贵生活。她不是为贫穷、为得不到富贵而自杀的。 她要向这些人报复,报复这凉薄的人生!在精神上施行报复!让他们感到一点精神上的不安,让她的怨魂永远跟随着他们!而且,无论焦仲卿是否意识到,我们都要注意,焦仲卿的死也不主要是为了殉妻情而死,而是为了证明自我的存在而死。他在自己的家庭里,在自己生活的人世间,已经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他只有在死亡中才能向自己的母亲,向这个世界,也向投水自尽的前妻,证明自己的自由和独立。

当焦仲卿妻在现世间无法获得人的尊严,当焦仲卿在现世间失去了人的自由意志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爱情是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的。  

显而易见,作者在这个悲剧故事里,有意突出的是婚姻的主题。在这时,我们也相应认识到,反对封建礼教也不是该诗的自觉的主题。事实上,焦仲卿夫妻都是恪守封建札教的,焦仲卿妻甚至可说是这方面的模范。她更象《红楼梦》中的薛宝钗,而不象林黛玉。焦仲卿则更象巴金《家》中的觉新,而不是觉慧。大概正因为如此,作者才会同情他们,把他们的命运视为一种悲剧。假若焦仲卿妻象鲁迅《离婚》中的爱姑,焦仲卿象郁达夫《沉沦》中的于质夫,作者还会同情他们吗?也就是说,仅就作者理性追求的目标而言,与其说《孔雀东南飞》是反封建礼教的,不如说它是维护封建礼教的,与其说是歌颂爱情的,不如说是维护封建婚姻的合法性的。

简评:本文的观点新颖,需要辩证地看问题,不可偏执一词。

2.无情·生情·殉情——刘兰芝心路历程解读

林怀宇

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描述了汉未建安年间一对青年夫妇焦仲卿和刘兰芝在封建家长制的淫威下遭逢的悲剧命运。这首现实主义风格的长诗所具有的强烈的批判精神使得人们的注意力总被牵引到作品的思想意义上,人们几乎想当然地把刘兰芝与焦仲卿看作是一对自始至终忠贞不渝的恩爱夫妻,其实这是一个阅读上的盲点。长诗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女主人公刘兰芝内心情感变化的过程,这是我们深刻地理解这首古代乐府经典诗篇,对人性有准确的把握和认识的基点。

我们不能忽略诗中的第一个情节——“自请遣归”,我们不能不注意,首先提出要休回娘家的并不是刻薄的焦母,而是刘兰芝自己!人们对此一般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案课文分析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孔雀东南飞(并序)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灯下漫笔
    上枢密韩太尉书
    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
    五蠹
    《诗经》三首
    奇妙的克隆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卡片:自读练习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卡片:虚词“以…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学卡片
    斑羚飞渡
    爱莲说
    最后一课
    观潮
    色彩
    等待戈多(论坛精华帖)
    吾家有女初长成
    等待戈多(论坛精华帖)
    我的空中楼阁
    琵琶行
    赤壁赋
    小石潭记

    故都的秋
    《墨池记》教学卡片:文学常识
    智取生辰纲
    时间的脚印
    绝唱
    木兰诗
    哥白尼
    斑羚飞渡
    我的老师
    不朽的失眠
    一个都不能少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荷塘月色
    上枢密韩太尉书
    《雨说》教学卡片:备教资料
    雨说
    雨说
    《外国诗两首》教学卡片:自读练习
    《外国诗两首》教学卡片:文学常识
    外国诗两首
    菜园小记
    夏之绝句
    琐忆
    《小院》说课稿
    《威尼斯商人》教学卡片:备教资料
    威尼斯商人
    《泰坦尼克号》(节选)
    《泰坦尼克号》(节选)教学卡片:读后…
    《泰坦尼克号》(节选)教学卡片:拓展…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
    《隆中对》教学卡片:自读练习
    隆中对
    《墨池记》教学卡片:自读练习
    墨池记
    皇帝的新装
    《诗词五首》教学卡片:备教资料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教学卡片:文学常识
    诗词五首
    雨说[初三教案]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高六册·写作】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初六册 第一单元…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高六册·阅读】
    白色鸟
    《乡愁诗两首》教学实录
    季氏将伐颛臾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高五册第六单…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 初五册第六单元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 初五册 第五单…
    话题作文(论坛精华帖)
    话题作文(论坛精华帖)
    课堂实录《陋室铭》中的人文关怀
    曹刿论战
    《提醒幸福》教学实录
    我教《装在套子里的人》
    触龙说赵太后
    《威尼斯》说案
    宽容
    拿来主义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杜鹃枝上杜鹃啼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纪念刘和珍君
    过万重山漫想
    烛之武退秦师
    勾践灭吴
    与朱元思书
    孤独之旅
    《过秦论》学案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季氏将伐颛臾
    劝学
    过秦论
    鸿门宴
    荷花淀
    扁鹊见蔡桓公
    《记念刘和珍君》研究性教学设计(附课…
    胡同文化
    论求知
    长亭送别(表演课)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发问的精神
    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鸿门宴》学案
    《归去来兮辞》学案
    联想和想象
    《短文两篇》——《我为何而生》《〈…

    秋魂
    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
    海滨仲夏夜
    海滨仲夏夜
    夏天也是好天气
    秋魂
    初中第一册第三单元
    季氏将伐颛臾
    寡人之于国也
    劝学
    内蒙访古
    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
    读《伊索寓言》
    高中第一册第五单元
    高中第一册第四单元
    过秦论
    安要塞鼓
    让课堂焕发审美的光辉----谈谈《安要…
    《黄河,母亲河》语文活动课教学简案
    音乐巨人贝多芬
    戏曲大舞台
    让世界充满爱
    宋定伯捉鬼
    儿事记趣
    回延安
    阿长与《山海经》
    五柳先生传
    梵高传(节选)
    敬畏生命
    《祝福》课堂教学实录
    散文诗两篇
    《世说新语》两则
    济南的冬天
    谈骨气
    富春江上
    空间和时间旅行
    大自然的启示
    大自然的启示
    安塞腰鼓
    种树“种到”联合国
    遨游于文学和哲学的殿堂──《赤壁赋…
    兰亭集序
    驿路梨花
    为你打开一扇门
    有的人
    小学生质疑大作家 语文书终于认错
    扁鹊见蔡桓公(第二课时)
    为学
    《听潮》教学实录
    阿长与《山海经》
    高一第一单元及《荷塘月色》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高一第二单元及《纪念刘和珍君》
    过万重山漫想
    高一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改造我们的学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高中第一册第六单元
    乡愁
    改造我们的学习
    祝福
    内蒙访古
    阿长与《山海经》
    过万重山漫想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适应新教材…
    蜘蛛
    《绝句》(杜甫)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