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X >> xin >> 辛弃疾 >> 正文

 

人杰词龙辛弃疾

象是带湖所无,这里“水纵横,山远近,柱杖占千顷”,范围也较带湖为广。


据《铅山县志》记载,瓢泉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圆如臼,另一个直如瓢。周围由石径环绕,水从半山喷下,流入臼中,而后入瓢。水质澄渟可鉴。其实,这臼与瓢并非天然,是人工斧凿而成的。由臼而瓢,中间有小漕沟通,泉水喷下必携少许泥沙,使先入臼,泥沙沉底,水满则溢,便经漕沟自然流入瓢中,因此,瓢中的泉水十分清纯,“绕齿冰霜,溢杯芳乳”。“瓢泉”一名是辛弃疾取的,除了泉眼如瓢之外,更是借“箪食瓢饮”的典故,寄托了他归隐后的淡泊心情。  


辛弃疾绍熙五年卜筑为界,瓢泉的建筑可分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主要是瓢泉堂,后阶段建筑则为秋水观,又称秋水堂。停云堂是瓢泉的另一处重要建筑,建于牛山之上,为瓢泉最高建筑。辛弃疾词集“瓢泉之什”提到停云堂的作品有六首,如“停云高处,谁知老子,万事不关心眼”,“径须从此去,深入白云堆”,“山上有停云,看山下,濛濛细雨”等。可以想见,辛弃疾登停云堂往往是在风雨如晦之日,心情不佳之时。


辛弃疾在瓢泉的生活状态, 表面上生活得优游自在,但其词作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他内心所交织的矛盾和痛苦。


一是为戒酒与饮酒的矛盾。初归瓢泉时,辛弃疾“一饮动连宵,一醉长三日”(《卜算子·饮酒不写书》),但后饮酒成病,因此反省饮酒败德,便有戒酒之举。可是戒酒不几日,因城里人带酒来造访,只好破戒一醉。


二是为遣散侍妾与思念侍妾的痛苦。 可查证的辛弃疾的侍妾曾有七位。此时的辛弃疾年纪渐老,身体渐衰,心境渐淡泊,经济渐窘迫,便把侍妾一一遣散,以便她们能各自寻到一个好的归宿。然而,惜别和思念的伤感每每缠绕着他,那昔日的千种情愫、眼前的万般无奈也只有借词来渲泄自己内心的感觉。如《临江仙》:“从今花影下,只看绿苔圆”,《鹧鸪天》“玉人今夜相思不?想见频将翠枕移”等。尤其是《鹊仙·送粉卿行》:“轿儿排了,担儿装了,杜宇一声催起。从今一步一回头,怎睚得一千余里。旧时行处,旧时歌处,空有燕泥香坠。莫嫌白发不思量,也须有思量去里”,更是情意绵绵,令人动容。


三是为归隐赋闲与建功立业的忧愤。《行香子》“由来至乐,总属闲人”,但这份闲人之心被建功立业的渴望搅碎,因此也就有些慷慨悲凉了。正是这种矛盾,使辛弃疾在《永遇乐》中对自己的姓氏有如此解释:“艰辛做就,悲辛滋味,决是辛酸辛苦。”因此他常常独坐停云、昼眠秋水、种杉植竹、溪上看钓、闲读庄子,正是这种种矛盾不得消解后的无奈之举。


五、烈士暮年,忧愤以殁


闲居八年之后,即 1203年夏,已 64岁的辛弃疾又一次被朝廷起用任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这是辛弃疾的第三次出任。


这时候,整个中国的时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南宋北部劲敌金朝,国势日颓,锋芒渐钝。而金朝北部的蒙古族却日益强大,威胁金朝腹北。这对南宋王朝可谓是一个收复失地的绝好机会。朝廷当权人物韩侂胄等也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北伐。为此,对国内的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宣布解除“伪学党禁”,开始重新起用一批被罢黜的文臣武将。在这种形势下,辛弃疾的抗金热情又一次勃发出来。他感到国家仍需要他这个老兵,虽然年事已高,还是兴冲冲地赴任了。  


是年底,辛弃疾奉召赴临安。根据大诗人陆游的估计,这次奉召一定和时局有关。辛弃疾等不得过春节,便动身晋京了。陆游的估计不错,召辛弃疾正是要讨论北伐的事。之后,辛弃疾被提升为宝谟阁侍制。翌年三月,辛弃疾即被派往镇江去抓备战。


镇江是南宋的“守国要冲”,濒临长江,与金国隔江相望。辛弃疾深知,这浩淼江水当年曾阻挡了金兵南下的脚步,但如今却成了北伐迎敌的障碍。因此,他立即着手在沿江地区招募一万名熟悉水性的壮丁,组建一支能渡江作战的新军。同时,严厉整肃官军,提高士气,增强作战能力。他还经常向北方派遣探子,深入金兵占区,侦察敌军兵力部署等情况,为挥师北伐做好充分的军事准备。


然而,正当辛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辛弃疾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人杰词龙辛弃疾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辛弃疾——《木兰花慢》
    辛弃疾——《满江红(二)》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观雨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满江红(三)》
    辛弃疾——《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卜算子·漫兴》
    辛弃疾——《水调歌头(三)》
    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
    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水龙吟》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口造壁》
    辛弃疾——《鹧鸪天》
    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辛弃疾故居寻常巷陌风流在
    辛弃疾——《鹧鸪天》2
    辛弃疾——《念奴娇(二)》
    辛弃疾——《永遇乐》
    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
    辛弃疾——《清平乐·忆吴江赏木樨》
    辛弃疾——《感皇恩》
    鹧鸪天
    辛弃疾——《丑奴儿》
    辛弃疾——《摸鱼儿》
    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辛弃疾——《祝英台近》
    辛弃疾——《青玉案》
    辛弃疾——《菩萨蛮》
    辛弃疾——《祝英台近》
    辛弃疾——《喜迁莺》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水调歌头》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
    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词二首
    辛弃疾
    辛弃疾——《太常引》
    八声甘州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破阵子 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摸鱼儿的赏析
    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徐俯——《卜算子》
    京剧《辛弃疾》:历史与审美的呼应
    《西江月》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摸鱼儿
    辛弃疾的生平简介
    辛弃疾的作品
    【作者小传】辛弃疾
    辛弃疾——《摸鱼儿》
    沁园春 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辛弃疾——《满江红·题冷泉亭》
    辛弃疾——《粉蝶儿》
    辛弃疾——《武陵春》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
    辛弃疾——《醉太平》
    辛弃疾为何钟情上饶山水
    辛弃疾——《沁园春(一)》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辛弃疾——《踏莎行》
    辛弃疾——《千年调》
    辛弃疾——《永遇乐》
    辛弃疾——《沁园春》
    辛弃疾——《虞美人》
    辛弃疾——《虞美人·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辛弃疾——《八声甘州》
    辛弃疾——《忆王孙》
    辛弃疾——《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千年调》
    辛弃疾的"论持久战"
    辛弃疾——《鹧鸪天》1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词两首课文研讨
    辛弃疾——《念奴娇》
    辛弃疾——《水调歌头(二)》
    辛弃疾——《辛弃疾-水调歌头(一)
    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辛弃疾——《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水龙吟》
    辛弃疾——《虞美人·赋琵琶》
    摧刚为柔,销魂断肠 ——辛弃疾《摸鱼
    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辛弃疾——《最高楼》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辛弃疾——《摸鱼儿》
    辛弃疾生平
    辛弃疾与营盘街
    辛弃疾——《满江红》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说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生不逢时的辛弃疾
    宋词大家——辛弃疾
    辛弃疾——《满江红·暮春》
    辛弃疾——《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
    辛弃疾——《青玉案》
    辛弃疾——《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驰骋壮志,抒写悲愤——辛弃疾《破阵
    辛弃疾——《虞美人·同父见和再用韵
    辛弃疾——《虞美人》
    辛弃疾——《山鬼谣》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黄机——《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辛弃疾创建飞虎军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辛弃疾——《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活捉叛徒
    老当益壮辛弃疾
    京剧《辛弃疾》:历史与审美的呼应
    历史风云人物——辛弃疾
    诗酒大侠辛弃疾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赏
    辛弃疾-虞美人·用前韵送杜叔高
    《辛弃疾词鉴赏初探》课堂实录
    辛弃疾(1140 - 1207):著名爱国词人
    “金戈铁马”满堂彩泉城名士《辛弃疾
    辛弃疾研究综述
    兴农活商的辛弃疾
    读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营盘街上的悲情英雄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