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柳永 >> 正文

 

浪子词人柳永与正统君臣审美意识的冲突

 柳永被时人和后人视为浪子词人,是因为其人其词涉及了许多风流浪荡之事。其实,他在少年时代并非浪子,而是很勤勉的书生。他的故乡建州(今福建崇安一带)在当时是人才辈出的“文献名邦”,“家有诗书,户藏法律,其民之秀者狎于文”[1]。柳永生长于此地一个传统读书奉儒之家,祖父、父亲、叔父都读书为官[2],长兄柳三复也在真宗朝进士及第并为官。受此影响,柳永自幼也喜欢勤学苦读,他曾在其《劝学文》中写道:“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3]。他少年时写的诗已颇见功夫[4]。从青年时代起,他到汴京开始了漫长的举子生涯。他成为浪子词人,也就是在此时期。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云:“柳永字耆卿,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这一方面是缘于性情和爱好,另一方面也是他以才取财,获得“润笔”以维持生计的途径之一。据宋人罗烨《醉翁谈录》载:“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宫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懂音乐,长作词,使他不仅可以尽情地到“烟花巷陌”去“浅斟低唱”、“偎红倚翠”,而且还能得到一些稿酬,这又助长了他的风流性情。他甚至结交一些“狂朋怪侣”,在京都的酒楼、妓馆里欢饮狂歌,纵情享乐。他的词风靡一时,从市井百姓到文人学士,甚至皇帝都喜欢他的词。陈师道《后山诗话》云:“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骩骳从俗,天下咏之,遂传禁中。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

  然而,当柳永科考求官时,他在词中对浪漫情事的铺陈渲染和对自由意志的公开表达,恰恰成了他入仕的障碍。此时,浪子词人与正统君臣的人格美和艺术美意识的差异变成了社会性、历史性的冲突。

  一、柳永与帝王人格美意识的冲突

  以下三条史料是人们谈论柳永与帝王关系时常引用的。北宋末严有翼撰《艺苑雌黄》:

  当时有荐其才者,上曰:“得非填词柳三变乎?”曰:“然”。上曰“且去填词。”由是不得志,日与儇子纵游娼馆酒楼间,无复检约,自称云:“奉旨填词柳三变。”

  稍后,吴曾在《能改斋漫录》卷十六中云:

  仁宗留意儒雅,务本向道,深斥浮艳虚薄之文。初,进士柳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及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景祐元年方及第。后改名永,方得磨勘转官。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5]:

  柳三变景祐末登进士第……皇祐中,久困选调。入内都知史某爱其才,而怜其潦倒。会教坊进新曲《醉蓬菜》,时司天台奏老人星见,史乘仁宗之悦,以耆卿应制。耆卿方冀进用,欣然走笔,甚自得意,词名《醉蓬菜慢》。比进呈,上见首有“渐”字,色若不悦。读至“宸游凤辇何处”,乃与御制真宗挽词暗合,上惨然。又读至“太液波翻”,曰:“何不言‘波澄’?”乃掷之于地。永自此不复进用。

  以上三则史料所述,参以其它史料,大致可信,但仍有疑点。首先是《鹤冲天》的写作原因、时间及柳永的科考经历。先看其词: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词中明言“青春”、“偶失”,当是初应科考落榜后所作。若非初次,当言“再失、”“又失”或“屡失”等。那么,柳永初试科举于何时呢?由于史料不足,柳永的确切年龄尚难断定,但学界考订柳永的生年不晚于雍熙四年[6]。以此年算起,则柳永在仁宗即位前已36岁。今存柳词中有《玉楼春》(凤楼郁郁呈嘉瑞)等,当系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作于汴京,其时柳永23岁[7]。从这一年到真宗朝结束,共开科考四次: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五年(1012年)、八年(1015年)、天禧三年(1019)年[8]。就是说,柳永23岁、27岁、30岁、34岁、均有可能应考。宋人多喜自言“老”,而自言“青春”当不过30岁。以柳永勤奋读书的经历,以其家庭父、兄辈的影响,他应考绝不会很晚。他进京就是为了应考,20多岁的举子在当时是常见的。据此推测,柳永在23岁、至迟27岁时已参加过科考,《鹤冲天》词则作于他初考落第之后。

  第二个疑点是:《艺苑雌黄》所载“上曰”,是真宗还是仁宗?《鹤冲天》作于“上曰”之前还是其后?

  细审前引三则史料,于本事多含糊其词,而宋人其它诗话、词话、笔记转述者,亦不考原委,皆言仁宗,而不确言“上曰”之“上”为何人,以致后人有“耆卿蹉跎于仁宗朝”[9]之误会。其实,柳永蹉跎于科场20多年,主要不是在仁宗亲政之后,而是在真宗朝和仁宗年少、章献太后听政朝间。严有翼说“耆卿喜作小词,然薄于操行”,因而“上曰:‘且去填词。’”可知他的词名从他初试科场就已成为障碍,而命他“且去填词”之人,当是真宗。严有翼又说“由是不得志”等等,已说明柳永“无复检约”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柳永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浪子词人柳永与正统君臣审美意识的冲突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少年游 柳永
    安公子诗词赏析
    雨霖铃诗词赏析
    做百姓之子,是柳永人生的归宿
    命运和时代促使柳永不经意间成为宋词
    迷神引 柳永
    宋:柳永小传
    斗百花 柳永
    “一代词宗”柳永:天子不宠百姓宠
    论柳永对词坛的贡献
    《望海潮》词和柳永其人
    柳永的行踪
    柳永的政绩
    柳永其人
    柳永《鹤冲天》赏析
    满江红 柳永
    夜半乐 作者:【柳永】
    斗百花 柳永
    早梅芳 柳永
    甘草子 柳永
    玉蝴蝶 柳永
    柳永与武夷山有着血脉之缘
    【赏析】雨霖铃 作者:【柳永】
    浪淘沙 柳永
    八声甘州诗词赏析
    柳永生平简介
    雨霖铃 作者:【柳永】
    蝶恋花 作者:【柳永】
    八声甘州 作者:【柳永】
    斗百花 柳永
    戚氏 柳永
    【注释】定风波 柳永
    【赏析】望海潮 柳永
    柳永的葬地
    柳永作《醉蓬莱》词的原因及时间
    柳永
    柳永词全集
    雨霖铃 柳永
    倾杯 柳永
    定风波 作者:【柳永】
    【注释】玉女摇仙佩(佳人) 柳永
    【简析】玉蝴蝶 柳永
    【赏析】蝶恋花 柳永
    【注释】夜半乐 柳永
    鹤冲天 赏析 柳永
    【简析】八声甘州 作者:【柳永】
    柳永:满江红
    柳永:今宵酒醒何处
    早梅芳诗词赏析
    柳永的词
    姓氏专家为柳永翻案 称其关心百姓非混
    玉蝴蝶 柳永
    倾杯 柳永
    柳永简介
    望 海 潮 柳永
    漫话柳永
    定风波 柳永
    柳永生卒的推测
    夜半乐 柳永
    鹤冲天 作者:【柳永】
    甘草子 作者:【柳永】
    安公子 作者:【柳永】
    八声甘州 柳永
    驻马听 柳永
    诉衷情近 柳永
    采莲令 柳永
    斗百花 柳永
    忆帝京 柳永
    曲玉管 柳永
    木兰花慢 柳永
    采莲令诗词赏析
    甘草子 诗词赏析
    卜算子慢诗词赏析
    锦堂春 柳永
    集贤宾 柳永
    柳永南下记
    柳永的凄凉送别词
    二郎神 柳永
    送征衣 柳永
    鹤冲天诗词赏析
    蝶恋花诗词赏析
    定风波诗词赏析
    斗百花诗词赏析
    斗百花 诗词赏析
    斗百花  诗词赏析
    试论柳永的都市风情词
    昼夜乐 柳永
    读柳永 (梁衡)
    绝唱——柳永的一生
    少年游诗词赏析
    少年游 诗词赏析
    望海潮诗词赏析
    夜半乐诗词赏析
    忆帝京诗词赏析
    甘草子诗词赏析
    浪淘沙诗词赏析
    木兰花慢诗词赏析
    送征衣诗词赏析
    昼夜乐诗词赏析
    曲玉管诗词赏析
    迷仙引诗词赏析
    破阵乐诗词赏析
    驻马听诗词赏析
    柳永 杨柳岸晓风残月
    集贤宾诗词赏析
    浪淘沙 诗词赏析
    破阵乐诗词赏析
    二郎神诗词赏析
    锦堂春诗词赏析
    迷神引诗词赏析
    归朝欢诗词赏析
    柳永
    戚氏诗词赏析
    满江红 诗词赏析
    引驾行诗词赏析
    竹马子诗词赏析
    倾杯诗词赏析
    少年游 柳永
    玉蝴蝶诗词赏析
    婆罗门令诗词赏析
    诉衷情近诗词赏析
    赘语柳永
    柳永简介
    柳永是北宋前期的一位重要词人
    《柳永》简介
    非主流作家柳永的两面性
    “一代词宗”柳永:天子不宠百姓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