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刘家科 >> 正文

 

《大爱无疆——林秀贞采访手记》评论专辑

 张胜友(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
  报告文学创作在这几年形成了一种自觉,除了表现我们国家社会大变革中的重大事件外,还不断地出现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人物和先进人物。在评选林秀贞为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里,称她是农民中的“伟人”,也让我很感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林秀贞的无私奉献精神,确实值得我们的作家和从事文学工作的人为他们的这种精神大声疾呼。
  
  吴晓林(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河北应该说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可以说是慷慨、厚重、勇敢、博爱的一片热土,新时期以来,在这片热土上又在涌现出很多感人的先进人物。林秀贞就是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共产党员责任于一身的优秀代表。她以无私和博爱,使人感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神力量和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职责。正因为有这样的党员、这样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才使我们国家从发展繁荣到走向和谐美好,有了真正的群众基础和基石。这本书的创作与发行乃至它的传播与推介,其意义不仅在于作品中描写的成功,更主要的是通过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去鼓舞人,让我们的下一代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李   刚(河北省作协党组书记):
  多年来,河北省作协将组织创作反映重要题材的作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为作家的创作提供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大爱无疆——林秀贞采访手记》,就是河北省作协又一部组织和策划的重要题材作品。作家刘家科这次接受创作任务后,多次到村镇对林秀贞同志和她周围的群众进行深入的采访,以作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创作了这部优秀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给人以感动和震撼,为我们学习林秀贞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提供了一部生动的教材。
  
  刘金凯(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大爱无疆——林秀贞采访手记》的出版过程,倾注了许多人的心血。常常能感动别人的人往往是强者。从林秀贞的这些事迹来看,一个农村妇女能做到这些事情,承担着比常人重很多倍的压力,是很不容易的。她表现了一种博大的爱。这部作品全方位地体现了林秀贞的事迹,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贴近了这个时代,贴近了普通的农民,贴近了基层普通党员,从而感动了人心。
  
  张晨光(河北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
  在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作协和河北省新闻出版局的支持下,河北出版集团提出了组织出版《大爱无疆》的计划,并且列为年度精品图书的出版规划。河北出版集团和河北教育出版社多次协调和沟通,紧锣密鼓地推进了这本书的出版和创作。一本好书离不开厚实的生活积淀,离不开作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深厚的创作功力,更离不开作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相信《大爱无疆——林秀贞采访手记》的出版,必将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起到积极的作用。
  
  吴秉杰(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
  “大爱无疆”中的所谓“大爱”就是人类美德所相通的地方,这也是我们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这部作品的写作,在深度和广度上面都是一次精神的探索。能不能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发现“爱”,这对于作家是一种责任感。作者刘家科写这个题材,是带着感情写的。写报告文学应该有感情上的投入,应该和主人公进行心灵的交流和沟通,才能够完成与整个社会的交流,才能发挥报告文学的作用。刘家科在书写的过程中,不仅运用了采访手记,还有许多从别人的视角出发的多角度书写,让主人公变得活起来,成为我们生活中一种活生生的具有崇高道德品质的人。
  
  刘家科(河北省衡水市政协副主席,《大爱无疆——林秀贞采访手记》作者):
  我为什么要写林秀贞这个人物,简单地说就是三句话:这个人让我感动,她的事让我感动,她的深刻人格让我敬仰。写林秀贞,也确实让我感到了一种社会责任感。她的这种时代精神,是对我们这个社会有用的,我有责任把它展示给这个社会。我平时写散文,但是散文不能容纳这样的题材,所以我想写报告文学。《大爱无疆——林秀贞采访手记》也是我第一篇报告文学,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
  这本书创作完成之后,我梳理这些年来散文创作的感想和收获,概括成四句话。第一句是“百姓的生活比作家的想像更精彩”,第二句是“记录比描写更容易体现生活的真实”,第三句是“心与眼的沟通的最短距离是直线,要不了那么多的修饰和形容”,第四句是“作品美在于它自身的个性”。在这部作品写完之后,我就认定了这四句话是我原来所探索的和今后所遵循的。
  
  展现英雄典型的思想境界
  □陈建功
  大约一年前,我曾经到衡水参加刘家科的散文集《乡村记忆》研讨会,为此集中阅读了刘家科的一批散文作品,深为他笔下浓郁的乡村风情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所感动。那次研讨会上,我获知的一个多少有些意外的消息是,刘家科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散文家,而且也是一个出手不凡的报告文学作家。他的报告文学《普通党员》在《中国作家》发表后,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这次我高兴地看到,在对林秀贞事迹做进一步采访的基础上,家科同志对《普通党员》做了进一步的充实、修改,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爱无疆》,较之《普通党员》又有了新的提高和突破。
  《大爱无疆》以生动传神的细节,以素朴简捷的“手记”形式,更为真实而自然地描写了林秀贞的精神风貌。9篇“手记”和两篇“附录”,我以为是一种形式感极为突出的文体突破。而这文体的突破,并不是技艺的炫耀,而是和素朴叙说的同构,是对一个人物不同角度的塑造。这一新颖而素朴的叙述形式,真正表达了作家这样一种感受,正如他所言:“让人感动的是林秀贞事迹的本身,是真实的人物和故事。”
  当然,《大爱无疆》的成功,并不仅仅是一种文体的成功。刘家科是个很优秀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就以塑造和描摹人物见长,他的报告文学同样发挥了这一特长。他紧紧抓住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细节,深入描写,娓娓道来,一层一层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采,也一步步地展示和升华作品的内涵。说到林秀贞的思想境界,我不由地想起一位著名学者的论述。他说,共产党人不仅是阶级的先锋队,而且是民族的先锋队;不仅是共产主义思想的拥有者,而且是伟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刘家科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大爱无疆——林秀贞采访手记》评论专辑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