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发着烧呢……”
“瞧,有一只往外探头了!”
“先别烫它,等它出来……”
探头的是那只变得明哲保身了的中年工蚁。它原本是一只在蚁群中颇受尊敬的工蚁。一只任劳任怨,责任感很强的工蚁。不惟老蚁摔得不轻,“保育园”里的许多小蚁也确实被“狂风”吹感冒了。尽管它对此并不应负什么直接的责任,但它一想到自己曾当众反驳老蚁,认为不是风,就一阵阵地独自脸红,仍因自己所犯的“言论错误”而觉得罪过。它率先来到穴口,是一种将功补过的表现。
它向外观察了一阵,没觉得外面的情况有什么异常,于是放心大胆地爬出。
啊,多好的天气呀! 它仰望太阳,伸了几伸胳膊,分别将四条腿活动了一阵,之后向穴内发出平安无事的讯号。 于是一只只中青年工蚁们接连爬出了那道裂缝;而蚁穴里,蚁群按照“社会”的分工,又开始了一天按部就班的忙碌。心宽体胖的蚁后,照例通过它大量需要的早餐,从“化学鸡尾酒”中获得着关于种群的第一份“报告”,并一如既往地进行加工处理,从体内及时排出另一种化合物。它处理种群的各种指示,通过那另一种化合物的传播,在蚁穴的各个角落被有效地执行着,落实着…… 如果不是因为两个农村孩子的恶作剧,关于这一群蚁的故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但是…… 哥哥见爬出来的蚁不少了,下达了袭击的口令:“开始!” 于是两个不可爱的孩子分别用香头烫那些蚁…… 对蚁们来说,这当然是比“风”更加突如其来的不可抗的灾难呀! 蚁是不会发出任何声音的。否则,它们被烫时的哀号,也许会使俩孩子听了不忍,由不忍而停止他们的恶作剧。它们不会发出任何声音,那一时刻是它们多大的不幸啊!俩孩子见蚁们被烫得在地上翻来滚去,伤残之状惨痛触目,反而大为开心,其乐陶陶……
蚁毕竟是蚁! 从那道裂缝里爬出了更多的蚁。皆是勇猛善战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兵蚁。整队整队的兵蚁出动又能奈人何呢?它们的对手是它们仰视也看不明白的凶恶之物啊!对于蚁们而言,敌人是不可名状的,仿佛来自于上苍。那造成它们严重伤残的袭击,迅疾不可避,也根本无法招架,无法对抗,更无法反攻…… 视死如归前仆后继的兵蚁们,最终也不过是靠着数量之多,使俩孩子顾此失彼,而得以将它们的伤残了的同胞一一抢救回裂缝里去。包括奄奄一息的,无一弃之不顾。 蚁这一种虫的天生可贵,斯时过人! 群蚁大骇,大悲,大乱……
蚁后接到紧急情报,出于战备考虑,决定将所排之卵全部孵化成善作战的兵蚁,以补充其数量的伤残损失…… 那一天,成群结队的蚁数次企图勇突而出,全都被两个人类的孩子成功地“狙击”回去了。 蚁们又不明白它们遭遇到的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那是火呀!” 一些有经验的蚁如是说--但,是火为什么没有焰呢? “那是雷电呀!” 另一些有经验的蚁这么说--但,是雷电为什么听不到霹雳呢?而外面的天空多么晴朗啊! “依我想来,那一定是人干的……” 老蚁终于开口了。它的表情,它的语调,都非常地忧虑。它身后,一排排伤残了的蚁躺在地上痛苦扭动,没有任何办法能减轻它们的痛苦,也没有任何办法能疗治它们的伤残。它们中,某些其实已经死去。伤残和死亡,使老蚁的话老蚁的忧虑,显得无比严峻。 蚁穴完全被不祥的气氛笼罩着。 经久,面临大难的不安的沉默中,有一只小蚁胆怯地问:“人是什么?” 老蚁叹了口气,更加忧虑地说:“人,是地球上最神通广大的妖魔。它们善于发明多种武器。”--它回头看了一眼,又说:“我们那些可怜的兄弟,看来显然是被它们的武器所伤害的。” “可人为什么要伤害我们呢?”
“这我可就不知道了。人既然是最神通广大的妖魔,那它们当然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地球上从没另外一种动物有资格和它们谈判过,何况我们渺小的蚁!” “我们该怎么办呢?” 此话一经问出,绝望的哭声四起。 老蚁庄严地说:“都不许哭。哭是没意义的。人无论多么强大,却不能把我们蚁彻底灭绝。比如它们并不能钻入我们的穴中来加害我们。但这一个穴口,我们是必须堵上了。因为人也许会往我们的穴中扇烟、灌水、撒药……”
似乎也无第二种选择。
于是蚁后发布了她的总动员令;于是蚁们掩埋了死者,将伤残者们安置到更安全的地方,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劳动。它们并没将那道裂缝彻底堵死。它们还需要有一线阳光照射进来。它们在裂缝两旁备下了大量的泥土;派了观察员日夜观察外面的动静;派责任感最强的兵蚁把守在那儿,不许任何一只蚁以任何理由接近那儿。谨防由于某一只蚁的擅自行动,而使灾难再次降临在种群头上。种群的存亡高于一切。有敢违者,格杀勿论。之后它们另辟穴口。它们在穴中挖呀,掘呀,挖掘了一条条通道。有的通道由于碰到了坚石,事倍功半;有的通道由于判断错误,似乎永远也挖掘不到外面去,不得不放弃工程;而有的通道在挖掘的过程中坍塌了--那真是艰苦卓绝的劳动啊!小蚁和老蚁都责无旁贷地参加了。蚁们表现出的那一种百折不挠的信念和能者多劳的精神,伟大而又可歌可泣。终于的,有一天阳光从另一处地方照射进了通道。它们成功了。另一个穴口开辟出来了。斯时这一群蚁的每一只,都疲惫不堪精瘦精瘦。储存的食物越来越少,早已开始按定量分配了。考虑到“蚁多力量大”,所以蚁后加紧孵化后代,殚精竭虑了。幸而通道及时挖掘成功了,否则“她”肯定会以身殉职的…… 但那是一个多糟的穴口啊!它前边是水坑。水坑是由房檐滴水形成的。正是雨季,那水坑对蚁们而言,如同“汪洋大海”。它们一钻出穴口,就等于置身“汪洋大海”的海岸线上了……
这一群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付出了很大很大的牺牲,以更伟大更可歌可泣的雄心壮志,硬是在“汪洋大海”中筑成了一条跨“海”坦途!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