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283
73、善人者不善人之师………………………………………………284
74、事亲以适,不论所以矣…………………………………………285
75、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286
7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287
7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289
78、治大国若烹小鲜…………………………………………………290
79、始乎谅,常卒乎鄙………………………………………………291
80、绝迹易,无行地难………………………………………………292
81、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哉………………………………293
8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294
83、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295
[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五十七章
[要义]
以正道治理国家,以诡道用兵作战,这是政治路线和军事策略的不同处。老子的以正治国就是推行无为政治,在他看来,符合冲虚、自然、谦下之道的就是“正”。在卜辞中正是征的本字,就是出兵围攻城邑,“利用行师征邑国”是也;在篆文中,正是止一,天下公认的统一标准就是“正”。卜辞中奇是骑的本字,像人骑在马上,后来转作不正之义、不俗之义或不偶之义,出奇制胜就是采用特别的策略取胜。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以清静无为的正道治国,以出奇制胜的方法用兵,以不扰民来治理天下,我怎么知道这样做呢?根据就在于:天下的禁令越多,百姓就越陷于贫穷;民间的武器越多,国家就越陷于混乱;人们的技术越巧,奇怪的物品越多;法律越是分明,盗贼反而越多。所以圣人说:我无为,人民自然顺化;我清静,人民自然端正;我不搅扰,人民自然富足;我没有贪欲,人民自然淳朴。他又在四十八章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他在三十九章说:“古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这里的“一”就是冲虚清静、自然无为之“道”,“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也就是“以正治国”的意思。
[故事]
《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政者正也”即是以正治国,首先要清正国家机关,纯化官僚队伍。季康子是当权派,所以孔子说:“只要你正了,谁敢不正?”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塌下来,上边正下边自然正了。“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季康子又忧盗贼横行,问计于孔子,孔子说:“如果你不贪,你赏赐的,人家也不要。”意思是说,当权者少私寡欲,清静自正,下级们自然也不贪,虽是赏赐都推辞。言外之意,盗贼横行的根源在于季康子贪得无厌,不断榨取民脂民膏,致使百姓衣食堪忧,过不下日子了,自然起来做盗贼,暗中把官府掠夺的财富再偷回来。季康子是窃国大盗,是土匪头子,他只有以身作则,不贪不榨,才是根本的弭盗方法。说到底,以正治国就是要统治者以身作则,廉洁奉公,苟上正矣,谁敢不正?
《荀子·宥坐》:“孔子为鲁司寇,有父子讼者,孔子拘之,三月不别。其父请止,孔子舍之。季孙闻之不悦,曰:‘是老欺予,语予曰为国家必以孝,今杀一人以戮不孝,又舍之。’冉子以告。孔子慨然叹曰:‘呜呼!上失之,下杀之,其可乎!不教其民而听其狱,杀不辜也。三军大败,不可斩也;狱犴不治,不可刑也。罪不在民故也。慢令谨诛,贼也;今生也有时,敛也无时,暴也;不教而责成功,虐也。已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
《周易·系辞传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背着口袋骑驴走,肯定招来盗贼,因为他们认为,口袋里准是黄白之物,否则就放在驴身上了。金银财宝不好好收藏,就是教人家来偷,把自己打扮得漂亮妖冶,就等于引诱人家来淫。篱牢犬不入,都是自己思春人家才来淫,“女人浪,倚门框;男人浪,满街逛。”风流荡妇潘金莲常倚门向街,搔首弄姿,招蜂惹蝶,恰撞着眠花宿柳、妻妾成群、整天浪游的第一浪子西门庆,所以才有那桩千古当为戒的花案。内因更关键,权力核心先腐败了,慢慢向外烂下去,以至于整个权力机关都烂掉。所以孔子对季康子说:“你所不要的,赏给人家也不要。”上行下效,当权的希罕而抢购的,社会上也趋之若鹜,有钱的争购紧俏货,没钱的只好作偷作抢了,那是一个“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的强盗社会!“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季康子又对孔子说,用以杀止杀的办法把坏人杀掉,进到正道那里去,怎么样?孔子说,为政之道不在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而在于道德感化,你向善,百姓自然向善了。君子的道德像风一样,善通人的道德像草,如果一阵风吹过,草一定跟着风向眠到了,风力越大,草越倒伏。孔子对季康子的三次回答都是“春秋责备贤者”之意,高标准要求统治者。孔子作《春秋》的主旨,是责备领导者和有道德学问而应负历史责任的贤达者,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论语》以“政者正也”来解释为政在于当权者先求自正,正己而后正人正家正国。后来《大学》《中庸》以正心诚意作为领导人的必然修养,内圣外王、修齐治平都是这个意思。但孔子的“正”与老子的“正”是有区别的,因为二人的“道”不同,老子的“正”是自然无为、居下不争、贵柔守雌等,而孔子的“正”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正其位,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