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广东省作家协会举办广东省新锐女作家黄咏梅作品研讨会,会议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谢望新主持,与会嘉宾纷纷就黄咏梅的小说展开研讨,认为她的作品是广东青年作家中岭南小说味最足,并且将传统小说叙述与现代小说技巧结合得比较到位的一位作家。
70年代出生的另类作家
洪治纲(暨南大学中文系教师):在70年代出生的作家群中,黄咏梅是属于相当特殊的一类。她的小说创作历史不长,作品数量也不是很多,但是,它们却完全摆脱了以女性私密体验为依托的“极端个人化”的叙事倾向,明确摒弃了不断复制作家主体的自恋式审美表达。在她的小说中,我们很少看到与作家自身相吻合的人物形象,也很少发现与创作主体相印证的生存境域。黄咏梅的小说给人最深的感受,就在于她非常善于整合那种市井环境与人物之间的精神联系,尤其是对广州等南方都市市井氛围的捕捉和还原,包括对方言俚语和民俗风情的独特表达,不仅生动丰富,而且别有韵致。另外,在黄咏梅的小说中,还有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冲动。即使这种理想只是超越了现实层面一点点,即使这种理想在很多成功者的眼里根本不成为理想,但是,当它们悄悄地驻足于那些卑微而又柔弱的小市民们的心中,它们仍然显得熠熠生辉,并成为他们努力奋斗的一个幸福目标,而痛苦也便成为他们无法避免的精神处境。
邹月照(广东文学院副院长):我个人喜欢她的《关键词》,这个短小说的好就在于它远离了原来小说的宗旨,但这看似游离的写法,恰恰使得这个短篇的表现力丰富了。比起上次研讨过的同样是70年代出生的广东作家,后者显得传统些,结构和故事的取舍都走的是一条传统道路,而黄咏梅是用传统的语言来写现代结构的小说,这是她的特色,我建议她以后专攻短篇小说创作,一定会大有作为。
新闻特质与岭南特色
伊始(广东文学院院长):看了黄咏梅的小说,我感到很吃惊。她年纪轻轻,竟然能写出这么人情练达却又绵里藏针的作品来。我读她的《草暖》、《勾肩搭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汪曾祺。我不知道她是否喜欢汪,是否在写作上受到汪的影响,可是,她这几个味道小说,我姑且这样称它们,是跟汪的叙述风格很接近的,语言节奏感强,平淡从容却又不缺表现力,分寸感掌握得很棒。
钟晓毅(广东省社科院哲文所所长):身为媒体工作人员的黄咏梅,身处这个圈子当中,懂得把自己隐匿起来,用她灵敏的目光去洞察这个社会,从而安静地创作,这是她的聪明之处。黄咏梅的小说有一种岭南文化在现代意义的生发,读来使人感到活色生香,就好像我们身处的岭南一样。这是她的小说与岭南的气脉一贯相通的地方。所以我们读来非常欣喜,也感到亲切。
吴佳联(广东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黄咏梅的小说有新闻特质,写的都是身边事情,有的甚至都是我们熟悉的事情,可是,她没有仅限于还原这种经验的真实,最难得之处在于她渗透出一种悲悯的情怀。
张维:(《羊城晚报》副总编辑):我认为黄咏梅可以作为一个研究的“标本”。因为从事文学编辑这个身分,往往带来写作上的危险,那就是对文本过分熟悉和规范过分偏执的危险。但是黄咏梅的小说躲过了这一“劫”,她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子,而并不局限于新闻的写法,更不局限于什么流派的文学风格,她的小说,意识上是现代的,根底是中国文化的。另外,她关注的不仅是小说人物所代表的草根性,而是普遍的人性,这就是她小说的深广度所在。
何龙(《羊城晚报》花地编辑部主任):可能是新闻工作的影响,我现在读文学特别注重作品所传达的信息量,尤其是信息背后的信息。黄咏梅小说有许多“背后信息”,比如她的《负一层》的底层象征、《勾肩搭背》所隐喻的现代男女“生理的距离不能再近,心理的距离不能再远”的关系状态等。
上图:研讨会上,黄咏梅在发言(右一)
绝望生存境地上的理想亮色
熊育群(《羊城晚报》花地编辑部副主任):黄咏梅的小说读了之后,给人一种文字飞翔的感觉,她从容的写作态度,诗意的语言和想象力,使她的小说永远有一种宽广度。她早期的小说,写小市民生活状态的一些小隐痛,近期开始写弱势群体,以一种灰色调的笔触,写出一种绝望的生存境地,但期间又不乏理想的亮度,这是她的成熟之处。
游焜炳(广东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黄咏梅的小说写的都是凡人,但是凡人不凡,偏偏能做出奇事。但是这种所谓的戏剧性效果,在她的平实的叙事中,一点也不显得突兀,反倒觉得很妥帖。这是她的功力之处。
杨克(广东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黄咏梅是女作家中不强调女性意识的为数不多的作家。她写别人的生活,写另一个阶层的生活,但都是以个人视觉展开,不是以公众话语、视野展现。我认为这是她作品的广度所在,另外她与别人不同的成绩在于,写这个都市日常非戏剧性的东西,却也能写出文学性来,这是很难的,但她做到了。
曹霞(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讲师):黄咏梅的小说情节均由生存琐事构成,在她看来,生存本身就是一桩艰难珍贵的事业,一切为了生存而付出的努力都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在她的小说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