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G >> ge >> 葛水平 >> 正文

 

美丽得遥远

 大同下华严寺有一位被郭沫若很是看重的胁侍菩萨。
  胁侍菩萨合掌含笑,深含历史垢痕的牙齿闪露着时间光芒。她斜倾着身子在聆听佛音降临。在吸纳更多的目光中以一种不一般的魅力,在一千九百六十四年七月五日一下就击中了郭沫若先生的心魂。当时,空气里仿佛富含了无数细小的思想颗粒,先生的罗织这些思想颗粒时,原本过于空旷和单一的想象一下充盈了起来,丰富了起来,色彩斑澜了起来。他在众人对她的美丽的渲染和赞美中获得了俗世般的灵魂深处的妥贴和宁静。然而,居职之下前呼后拥的虚势让他周身盈着时间的雾气,他好想静下来,但是不能。就在先生走出大同市旧的城门洞时,他突然留恋地想起一件重大事情要做,他想再一次去下华严寺,再一次看一看那尊胁侍菩萨。他的心中满含情爱,并爆溅出了一团缤纷的景致。他再一次停留在她的身旁时,独自凝视很久。一直到太阳敛尽锋芒的时候,他终于找到了一种贴近的叙述:下华严寺薄伽法藏塑像,乃九百二十六年前故物,比例合乎自然,表情特别生动,余以为较太原晋祠圣母殿塑像为佳,诚为不可多得的艺术作品,宜尽力加以保护,特别是南面的一尊胁侍菩萨,更是合掌露齿含笑皆是菩萨。郭老的随形赋声、百般曲折、极尽委婉的叙说,是多么精道。天赋的活泼,一下子就如舞蹈一样轻松愉快起来,这是郭沫若先生俗世的“慧根”。
  而今郭沫若先生已经从这个世界上走向一个更深广的天地,而他留下的叙说就像干净的光华一样四处辐射。我的一位朋友,七十年代到大同,就是冲着对尊胁侍菩萨光华四射的描述去下华严寺画速写的。整整一个下午,她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统治,她席地而坐。多年之后取出当年的素描让我看,她说,无人知晓她当时的精神状态,胁侍的露齿合掌让她兴奋和笨拙,她一页一页地,直到腿脚麻木,心律不易察觉,直到她清楚地读懂了她衣纹流波暗含的深意,她才爬着走出下华严寺的薄迦教藏殿。她在台阶上坐了很久,看到向晚的夕阳滚圆地挂在西方天空,她惶惑得不敢抬头,一任泪流满面。如今我的这位朋友也已英年早逝。在2000年岁头,她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洁白的空间衬着她洁白的脸庞。她微笑着说:终于踏过新世纪的门槛了。之后长久闭目。2000年人们噪杂纷纭地述说着,纪元应从2001年开始。那么她到底是放在上个世纪了。然而我在怀念她时,我认为上世纪和下世纪对于生命出现一次来说没有多大意义,倒是她在大同下华严寺那尊露齿合掌含笑的菩萨像前,跏趺坐姿为她短短的人生注入了无尽的美学成分。这是对生命重量的尊重,是她踏不过下一世纪惟一可以仅有的慰藉。我不知道这是在安慰她还是在安慰我,在迅疾飞逝的时间中,我依旧卑琐地活着,而她已走远。
  没有任何缘由。我在2001年冬日循着她的去路走进下华严寺。尽管我是个拙劣的行走者,但我隐隐知道一定有什么遗失在了下华严寺,悠远的建筑透露出寻找着内心的安妥。
  下华严寺,辽代薄迦教藏殿。薄迦是梵语,语为“世尊”,是佛的十大称号之一,薄迦教藏就是释迦牟尼所说的经典教藏。薄迦教藏殿自辽中叶以来,就是华严寺的藏经殿。原殿内所藏的辽代佛经虽已散佚,但藏经用的经橱和天宫楼阁依然存在。它和大殿以及殿内的辽代彩塑透过的尘埃,散发着历史的沉香。
  辽代受唐和五代影响,在建筑上基本继承了唐代简朴、雄厚的风格,斗拱雄大硕健,雕饰较少。但辽代又有自己的建筑特点,它更趋向于贫民化、世俗化。这并非表明金人对神之崇拜的三心二意,实在是金人在神与人、此岸与彼岸之际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随意、达观的人生处世态度。我照着灯光看右侧椽底有一行字迹,回头问看寺的守门人,他说上写:“维重熙七年岁次戊寅玖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甲午时建”,这大概就是薄伽教藏殿的开工吉日,距今1042年。
  而此时,我的感官在游离开我思想的主线外,不经意中看到了她――胁侍菩萨。她的上方是壁藏阁。一路数过去,重楼壁藏38间。据说拒内现存佛经一万八千余册,并有一套完整的《大藏经》,共五百八十五函,每函十本。内容分经、律、论三部分,甚为珍贵。今生我怕是无缘面见。我又一路走回来,佛台上一个全整的世界,众神的天堂。佛如一个模子塑出来的。那身段,那眉眼,那轻盈的体态,那端庄的仪容,修美灵俊。惟有她,灵怪的感觉灵动飞扬的身姿,空灵澄明,悠远浩渺。古人在把玩理想生活中竟把玩得如此细腻,我该怎样赞美她身后的这位匠人。我不知道现代人还具备不具备赞美她的资格和能力。我听到千年回响,风雕日蚀和人的目光积聚对抗,让我一下就推翻了我对今人的敬仰。
  我庆幸的是,事物最朴素的感情的判断帮助了我,我追忆塑造她的工匠该有多么俊秀。他的风格捅破了多少年来隔离人世那层窗户纸,使长期囿于模式平淡、祥和、在智若愚的佛像走向世俗,有了新意,有了生气,有了另一种翻版。他也可能是一个非常奇崛的人物,有诙谐的人性,有沧桑的容颜,也许皮肤粗糙,眼神黯淡,甚至佝偻着背,在看人的时候微露凄情。这些都是因为他的贫苦(女儿患病,妻子别离)。他被生活被弄得十分迟钝了。他在领命塑造这一胁侍菩萨像时,他拿捏的那团泥巴极有路数地把玩了很久,他发灰的脸上皱起了缺少光泽的微笑,他挽起袖管安安静静地拿捏。我仿佛看到了他脸腮上挂着一滴滴滚圆的汗水,阳光下,眼泪一样悲戚。不需刻意去追想,粲然浮现在他眼前的是他日日看见的女儿,他惊悚于自己的创造,难道女儿是菩萨?是渡他走向佛地的第一个台阶?他在平静隐忍中化解了心结。多么可怕的艺术时空穿透啊,通达睿智的心态,把平静的佛国世界造得娇媚百态。
  这时候。有另一种声音传来,我能感觉那是来自上苍的回声。从最远的辽代金人开始,世界像满池的春水一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葛水平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美丽得遥远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