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敬畏生命》即是此类作品




敬畏字纸

 

     解放不久,祖父的杂货铺子关张了。祖父赋闲在家,终日缩在自己的小屋里,敲木鱼,念经,抄写经文。祖父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等到我开始启蒙,祖父有了事干,每天教我写大字。他的桌案上整齐地放着他珍爱的文房四宝,每次习字,祖父端坐在案前,长舒一口气,开始研墨,祖父不厌其烦,慢慢磨墨,一圈一圈,一圈一圈,浓了,用小铜勺加一点水,淡了,继续研磨,直到他以为墨汁恰到了好处为止。然后开始为我蘸笔,吸饱墨汁,轻轻地拔去笔尖的细毛,教我怎样握笔,怎样下笔,怎样顿笔,怎样收笔,祖父用他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一横,一撇,一捺地教我,不厌其烦。虽然我的毛笔字至今不能见人,但祖父教我的这套基本功,我稔熟于胸。

     祖父教我写字,用的是他开店时用的旧账簿,用不着了,拿来给我练习写字,看得出祖父对留有他辛勤汗水的账簿,充满眷念。祖父告诉我,要爱惜纸张,尤其对留有墨迹的纸张,更要爱惜。他说,纸和笔都是圣人造的,不可随意糟蹋。一张纸密密麻麻写完了,祖父小心翼翼将它折叠起来,放进字纸篓,累积多了,祖父便将它放入灶中,或放入院内的破缸中烧掉,看一缕青烟袅袅升起,脸上满是虔诚。祖父还特别对我说,不能用字纸擦鼻涕,更不能用它擦屁股,这习惯,我一直保持至今。

     我上小学时,几乎所有的练习本都是用废旧的字纸,裁成一样大小,再由母亲用针线订起来用。上中学了,学习负担远没有现在孩童这般重,每学期练习本都有没用完的,我把它裁下,重新装订再用。大了,我才知道了,汉字是由仓颉所造,纸是蔡伦发明,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仓颉,蔡伦就是中国的圣人。从此,我养成了对纸,乃至字纸的敬畏之情。

     直到上了大学,我从未买过像样的笔记本,友人送我一本精美的笔记本,硬壳封面的那种,我一直舍不得用,珍藏了几十年。我买过最贵的纸,是一本印有暗花的信笺,是用来寄情远在巴山蜀水的女孩用的,可惜一本信笺没用完,就被远方的人无情地拒绝了。60年代,纸是何等金贵,我的书橱里,至今还保存着我的大学教材,多少次迁徙,搬家,都没舍得“处理”,一套《文学概论》讲义,纸是黑色的,粗糙的,封面已经风化了,整整伴随了我50年。书是在饥荒年代印制的,那时,农村颗粒无收,老百姓连粮食都没得吃,纸从何来,忍饥挨饿的年轻学子岂能不珍惜? 工作后,每学期领到新备课本,我都不忍下笔,久久看着那洁白无瑕的纸张,生怕玷污了它。

     现在不同了,时代变了,科技发展了,报纸刊物多如牛毛,都是上好的纸张印成,能有几人看?一年到头,全国上上下下,大大小小,无数的文山会海要耗费多少纸张?学生们,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大学,所有的课本价格昂贵,令人乍舌。人们对纸张,对字纸极度浪费,弃之如敝屣,哪里有半点敬畏之心?我知道,对纸的珍惜敬畏,不独我一人,红色资本家大财阀荣毅仁先生平日的讲话提纲,记事,都写在废弃的残缺的纸条纸片上的。我的大学老师,就有几位用烟盒纸写讲课提纲的,传为佳话。80年代,我曾去看望过启功先生,发现他的案桌上,就有一叠裁下的大小长短不等的宣纸条,用镇尺压着,是拿来润笔或应付别人求题店招牌的。

     这几年,“敬畏”一词很热,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法律,敬畏......我很喜欢“敬畏”这个词,人是需要一点敬畏之心的,像蓑笠翁先生,对佛的敬畏,让我对他亦肃然起敬,所以,佛一直护佑他。否则,如权势者视民如芥,为JDP移山填海,践踏自然,拿法律当儿戏,最终都是要受到报应的。

     养成敬畏之心,我们是否可以从敬畏字纸做起呢?

曾几何时“人定胜天”的口号也和今天的曾几何时“人定胜天”的口号也和今天的“敬畏自然”一样时髦,大跃进年代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正确性。直到今天,我们遭受多次挫折之后,才认识到“人定胜天”思想的片面性。今天,当我们的舆论一致声讨“人定胜天”的口号的时候,我们也不能绝对否定“人定胜天”。世界的 万物都是在与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竞争中生存、发展的。任何物种如果没有战胜竞争对手的勇气和力量,它就无疑的要被自然界淘汰。作为生物之一的人类本身产生某种战胜一切自然竞争对手的信心和意念,实际上就是一种“人定胜天”的愿望。有这种愿望错了吗?相反,正因为有了这种愿望,才有了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当然,如果片面的认为人类最终能够“胜天”就错了,就会犯错误,就要失败。在这一点上,起码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即,人类不可能永存,而自然界将会永存。从这一点上说就永远不会有“人定胜天”的结局。不过,在批判“人定胜天”思想的时候,我们不能否认“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发展史。”尽管,我们永远也不会达到那个“完全自由的王国”。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就否定人类的前进方向,就放弃人类走向自由王国的努力。因此,虽然说“人定胜天”的口号是错误的,但是,具有某种程度“人定胜天”的愿望并没有错。同理,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另一个极端,我们也可以说:“敬畏自然”的口号是错误的,但是,对自然保持适当的敬畏却是应该的。我们赞同“对自然保持适当的敬畏”的说法。“适当的敬畏”的本意应该解释为这样3点:1、为了可持续的开发利用自然,我们应该保护自然;2、在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要遵从自然规律;3、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过程,是没有穷尽的。辩证地看,保持适度的敬畏,不等于一定要敬畏自然;具有战胜自然的决心和愿望,并不能够代表“人定胜天”的思想正确。应该说,有战胜自然的决心和愿望及对自然保持适度的敬畏都是正确的,然而,绝对的“敬畏自然”和“人定胜天”一样,都是一种极端的态度,也是一种违反科学的口号。 当然,我们公众的思维和舆论宣传都有一种惯性,在一段时期人们通常习惯接受某种说法,或者说是偏爱某个词汇。过去我们曾经相当崇拜“人定胜天,战胜自然”口号。现在,当我们反思这一口号的科学性的时候,又过多地宣传“敬畏自然”的内容。实际上,我们(特别是科学工作者)应该辩证的分析、看待这些口号。应该看到: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敬畏自然”和“人定胜天”一样,都是一种极端的口号。我们应该学会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不能光从某个名词在新闻媒体出现的频率来判断事物
张晓风是一位以细腻、敏锐见长的女作家。她的许多散文往往是以自己的日常生活、所见所闻为引子而生发开去,在联翩的浮想中探索一些关于生命意义、善良与美的主题,如《母亲的羽衣》《也是水湄》等。这篇《敬畏生命》即是此类作品中简短而又意味深长的一篇。文章写的是作者在印第安那州的一次小小的经历所引起的联想。一个夏日的午后,作者在湖边看书时,偶然发现湖边的树正在飘散着大团大团的、棉花似的白色纤维。沉浸在书本中的作者以为这只是一时被风吹散开来的,并未在意。可是,渐渐地,这漫天漫地、无止无休地飘送着的、云朵般的种子,完全转移了作者的注意力。它们自顾自地壮观地飘散着,本是来看书的人,却静静地坐在湖畔,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那整个的“长得不能再长”的夏日午后与整个的晚上。是的,我们许多人都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纤维播送的”。在我们所习见的植物中,比如柳树,便是以这样的方式传播种子的。那么,在杨柳吐絮的时节,那如雪的杨花,曾在你的心中留下怎样的印象呢?也许是杨万里那样的“杨花可是多情思,飞入船中落酒中”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或者是像黛玉“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一样的伤感?亦或是烟惹风迎的热燠燠的烦扰?要不就是四处飞附的轻薄缭乱?有时,那铺天搅地的茫茫漫漫,是否又会不期然地使你觉得摇摇无主?──当然,它也可能在你心中引起美好的遐想,比如像韩愈的“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但是杨花,这漫天飞舞的云絮样的种子,在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积淀而成的思维定势中,总不是积极的。然而,作者在那铺天盖地的飘洒中,却感到别样的震撼。那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字的敬畏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敬畏生命》即是此类作品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