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生自由选择说。
[点评:与开头相呼应。又是“快乐”情感的一种延伸。同时也是激发想象的口语训练。]
3.除了我们看到的,谁还在享受雨后的快乐呢?(出示空白幻灯片)
(1)小组交流
(2)指名说
[点评:没有特定内容,学生围绕“快乐”主题进行想象的口语训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作业(学生自己留作业)
感受了《雨后》这篇充满快乐的诗歌后,课下,你还想做些什么?
[点评:打破老师留作业的习惯,给学生一个自主作业的机会。]
六、总结(配乐)
快乐是无处不在的。不仅在雨后。在雪后,在风中,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在爸爸妈妈老师的关爱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快乐。那么,从现在起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点滴快乐,做一个快乐的“我”。
[点评:结束语的目的在于升华主题。快乐是无处不在的。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内容: 《雨后》是著名作家冰心的诗作,全诗以浅近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雨后 孩童戏水的嬉闹情景,勾画出孩子们活泼、俏皮的形象,极富童趣.怎样使学生进入情境,体会诗中儿童特有的心理,进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是这篇课文教学要解决的任务和目标,我打算用以读为本,层层推进的方式实施这节课的教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能读、会读和读好的过程. 2、掌握要认的生字和课文中的部分其他生字,感受雨后兄妹俩嬉戏的快乐情境, 体会哥哥对妹妹的关爱之情. 3、鼓励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要认的生字是重点. 2、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朗读认字,读出愉悦的心情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境,唤起生活经验 1、上课一开始,多媒体展示雷雨后同学们在操场上嬉戏的场面,学生说说看到了 什么. 2、教师问:“夏天,一场雷雨过后,你最喜欢干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3、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夏天里,一场雷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一条彩虹挂在天空.池塘里水满了,明晃晃的,像一面大镜子,碧绿的荷叶上晶莹的水珠滚来滚去.青蛙在大声地唱歌,蜘蛛在树杈上忙着织网.家家户户打开门窗,大人们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孩子们一溜烟地跑出家门,尽情地玩耍起来.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看见了,觉得非常有趣,就把孩子们玩耍的情景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叫《雨后》.” (教师板示课题.) 4、谁有兴趣来读一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5、想知道诗里写了些什么吗?那就赶快去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这样的情境创设,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乐读氛围,激发自主阅读 1、乐读的第一步: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几分钟时间,请你们借助汉语拼音自由朗读课文,一遍可以,两遍也行,三遍、四遍就更好了.遇到生字圈起来多读几遍,还要把句子读通顺.不会的可以请教同学、老师.哪个小朋友读得特别好,等一会儿请他当小老师领大家读. (教师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在教室里巡视,发现读得好的可以摸一下他的头,以示鼓励.发现错的随时纠正,对求助的热情帮助.) (2)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树梢、赤脚、使劲、妹妹、拍打、发射、溅、糟糕、兴奋、短粗、咬着 学生多种形式练习读. (读中随时给予积极评价,让学生始终保持朗读的兴趣和热情.) 2、乐读的第二步: (1)小朋友,生字新词认识了,下面我们来分节读课文,你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坐着读可以,站着读也行. (等学生读完后,老师可相机评价:“你读得真棒”“读得真有兴趣,你们能读得这么有趣吗?”“读得不错,再练一练,肯定能读得更好”等鼓励的话语,不断激励他们朝着新的目标努力,使他们相信自己“我能读得更好”,“我一定能学得更好”.) (2)小朋友,敢和别人比赛读课文吗?赶快去找对手比一比吧!看谁最厉害? (让小朋友自己找对手比赛读,乐读的情绪会更大.) 3、谈谈总体感受:小朋友,读了这么多遍,你有什么话想和大家说说? (由于这篇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很接近,而且又富有童趣,让学生先谈谈自读后产生的感受,唤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亲近感,更有利于教学的深入展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