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一起歌教学设计

“演唱”亦即是《大纲》中的“唱歌”。音乐课曾一度被称为“唱歌课”,这是因为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我国的音乐教学很大程度上是以“唱歌”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现在音乐教学内容虽然多样化了,但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唱歌仍然是音乐教学活动的中心,可以说唱歌教学支撑着整个音乐教学,特别是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尤其如此。

(一)传统唱歌教学模式的回顾及问题分析

在传统的唱歌教学中,以学会歌曲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学中过分强调技能的学习,教学过程往往过于理性和枯燥,缺乏音乐性,学生不能充分感受与表现歌曲。传统的唱歌教学模式基本为:发声练习——导入新课——教师范唱——节奏练习——视唱歌谱——学习歌词——学唱歌曲——情感处理——通唱全曲——小结全课(思想教育)。传统唱歌教学中这种先练声后唱歌、先局部后整体、先识谱后唱歌、先学会歌曲后进行艺术处理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唱歌教学目标的达成。

1、先练声后唱歌的声音训练方式,不利于学生演唱技能的提高。

在传统的唱歌教学中,课前的发声练习,音乐老师们称之为开嗓子,是每堂课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练声曲目主要是一些较为专业的顿音、连音的母音练习,对演唱的气息、口形、姿势、声音的位置,都用专业术语提出要求。这种专业的声音训练,对于声乐专业学习的学生,或学校合唱队的学生可能是必修的功课,但这些专业化、程式化和枯燥的课前发声练习对于提高普通班级学生演唱技能的作用不会很明显,学生很难将发声练习中唱母音的感觉与演唱歌曲联系起来,更难将其运用于歌曲的表现。(加入练声的相关内容讲解弊端)

2、先局部后整体的歌曲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整体感受与把握歌曲。

    传统的唱歌教学中,常常会在学生没有充分整体感受歌曲,对歌曲的表现情绪和表现特点没有初步了解的情况下,或者采取教师带唱的方式(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进行歌曲学习;或采取先突破重点与难点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即将歌曲中较难把握的旋律片断拿出来单独进行节奏练习或视唱,解决歌曲演唱中的难点,随后再整体学唱歌曲。这种先局部后整体的歌曲学习方式,其实不利于学生对歌曲情绪情感和表现特点的整体把握,也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实践证明,先整体后局部的教学方法效率比较高,因为对整体的了解会使学习者变得主动,而且局部的难度在整体的把握中会变得容易。

3、先识谱后唱歌的歌曲学习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音乐教学中一直将识谱教学摆在较为重要的位置,认为识谱是歌曲学唱的主要工具。在教学中一般采用视谱唱歌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识谱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较好地把握歌曲的音高与节奏,视谱唱歌也成了传统唱歌教学中较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但由于学生视谱能力普遍较弱,视唱歌谱挤占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在这种机械、枯燥的音乐学习中,学生难感受到音乐的美,更没有足够的时间表现演唱歌曲,最终导致对歌曲学习失去兴趣。

课例:《在祖国怀抱里》

   4、先学会歌曲后进行艺术处理的方式,不利于学生表现歌曲。

在传统的唱歌教学中,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放到学会歌曲以后,认为惟有学会了歌曲的演唱,才能进一步让学生表现好歌曲,可往往学生学会歌曲后已没有了再进一步表现好歌曲的激情,反而不利于学生表现歌曲。加之一般教师歌曲艺术处理环节,没有对歌曲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如何把握歌曲情感,如何运用演唱技巧,如何表现音乐形象等等,仅对演唱的情绪提出整体性要求,难以展现歌曲的艺术特性,也难以提高学生演唱表现能力。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一起歌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一起歌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