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教学设计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一中 廖维林 【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辩证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 2、通过分角色朗读和对矛盾冲突的分析,运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理解文章主题。 3、理解作者以“心声”为标题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促进健康师生关系的形成。 4、学习本文运用心理描写,通过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难点和重点】 1、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2、标题的深刻含义和主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讨论分析法。 【教学辅助】 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 感谢 让我怎么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么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么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么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幻灯片一、二) 同学们,这是教师节来临之际老师收到的一份节日的礼物,同学们的这段心声的流露让老师很感动,今天这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老师和学生的故事──《心声》,看看文中的学生是如何向老师表达心声的,我们又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幻灯片三) 二、整体感知课文 同学们,你们预习了吗?你们说小说写了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 板书: 李京京 程老师 三、精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及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 1、下面请同学们再仔细地阅读课文,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可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几个词语概括,并说出你这样概括的依据。 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 幻灯片四: 我从( )那里学到了( )。 ⑴ 我从(李京京)那里学到了(要给自己一个机会,要勇于展示自己的优点)。 执着、倔强。 从哪里看出来? 依据;第11~17段 比如:第13段 举了举手 第15段 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 第17段 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 这里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动作描写──举了举手 语言描写──老师,我能……念一段吗? 神态描写──结结巴巴 心理描写──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 下面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第11~17段)。(李京京 程老师 叙述者) 点评朗读情况:大家觉得读得怎么样? ① 李京京的语气:渴望 小心翼翼的(声音轻一点) ② 程老师的语气:不耐烦 分析: 语言描写──老师,我能……念一段吗? 神态描写──眼巴巴(李京京渴望老师关注他,能给他一个朗读的机会) 结结巴巴(李京京害羞、鼓起勇气说、小心翼翼的) 皱起眉头(老师不了解李京京的内心世界、不耐烦) 语言描写──两个“不行”(老师不耐烦) 老师不让他朗读,他不记恨,也没有采取什么过激的行为(比如与老师顶嘴,说老师偏心等),只是在心里犯嘀咕,这也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的。 心理描写──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有点不满) 什么句式?(反问句) 把它改成陈述句。 反问句的语气更加强烈。 小结:同学们刚才通过抓住描写人物的神态和语言的词语来体会人物的语气,体会的非常准确。(如果学生第一次读得不好,点评以后再读一遍。) 在这里除了从李京京身上得到启示,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又能学到什么呢? 明确:要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丰富人物形象,并且各种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 ⑵ 我从(李京京)那里学到了(要铭记亲情和友情。) 执着、自信。 从哪里看出来? 依据;第20~24段 第20、21段──想起爷爷、爸爸妈妈 对父母的不满意和对乡下爷爷的思念(铭记亲情) 第23段──想起妮儿──对小伙伴的怀念(铭记友情) 第24段──对朗读课文的极度渴望,对能读好课文的自信 这里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心理描写) ⑶ 我从(李京京)那里学到了(做人要直率、坦诚、善良、执着)。 遇到挫折,不要轻言放弃。 从哪里看出来? 依据:第33~44段 不是这样的──直率、坦诚 固执地嘟囔──执着 可是他一点儿也没想到妒忌别人──善良 这里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分角色朗读: 先揣摩一下人物的语气,利用前面分析人物语气抓住关键词语的方法。 李京京的语气有没有发生变化?通过什么词语来体会? 终于──有点儿发窘──嘟嘟囔囔──嘟囔(声音由高到低) 赵小桢的语气呢? 奶声奶气──惊讶──尖起嗓子(语气从反问──指责) ⑷ 我从(李京京)那里学到了(宽容) 从哪里看出来? 依据;第49段 可怜起他来──李京京没有因为赵小桢先前对他的奚落而怨恨他,可见他的善良和宽容。 这里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心理描写) ⑸ 我从(李京京)那里学到了(做人要勇敢、关键时候不要躲避,即要勇于追求,不怕失败)。从哪里看出来? 依据;第51~52段 第52段: 咬紧了嘴唇──勇于追求,不怕失败(动作描写) 郑重地举起右手──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眼睛一眨不眨地望──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这里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第51段: 动作描写──扭动着身子(文中用了两次“扭”可见渴望之强烈。) 心理描写──真实自然 “不是要出风头,是心理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憋了很久的感情”指什么? 幻灯片六: 1、指盼望在课堂上能有一个回答问题或朗读课文的机会,这种感情在心中已经压抑很久了。 2、指心底那种对亲情和友情的渴望已经太久了。 ⑹ 我从(李京京)那里学到了(诵读课文要投入、专注)。 从哪里看出来? 依据;第57段 这里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涌出来,“叭嗒”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而都抓走了──诵读课文投入、专注(动作描写、侧面描写) 惊慌、想跟程老师道歉──纯真、坦诚(神态描写) ⑺ 我从(程老师)那里学到了(态度认真、尽责、自信、处事果断)。从哪里看出来? 依据;第5~6段 “处事果断”从哪里看出来?斩钉截铁 第6段──态度认真、尽责 这里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⑻ 我从(程老师)那里学到了(勇敢、随机应变、处事果断)。从哪里看出来? 依据;第53段 她只好说了声:“李京京,请你接下去读。”──勇敢、随机应变、处事果断 “只好能删掉吗?表明老师心理有一个斗争的过程。她想用种方式表现对李京京的重新认识,并以此表达自己的歉意。 ⑼ 我从(程老师)那里学到了(勇敢、知错就改) 依据;第58段 程老师从讲台上走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其中“发颤”和“请”能否删去?(幻灯片七) “发颤”和“请──表明程老师意识到什么,她决定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感动,她决定改变预定计划,丢掉表演意识,不顾后果,勇敢地让李京京把课文读完。 此时如果这样有一个机会给李京京,让他真实地道出他的心声,他会对父母、对同学、对老师说些什么? 明确:老师,谢谢你让我把文章读好,你的信任将是我最大的学习动力。 明确: ① 老师,我们不喜欢拖堂,我知道你这样做是想提高全班的考试成绩,但效果并不好,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课间得不到休息,我们不喜欢。 ② 老师,我觉得你开公开课前叫学生预先作准备,预先指定朗读学生,提前让他们坐准备,举手顺序也预作排好,这不对,把公开课变成表演课,有点弄虚作假的味道,应该公开课和平时一样,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展示,不要做秀! ③ 老师,你应该给每一位同学相同的关心和发展的机会。 ④ 老师,我渴望得到你的理解和肯定。 ⑤ 老师,我渴望家庭和谐,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 ⑥ 老师,请你离我们近些吧,请弯下身子来倾听我们的心声吧! ⑦ 老师,我们之间不仅需要知识的传递,更需要感情的交流。 ⑧ 老师,请不要因为我们某一方面的缺点而否定我们,我们需要的是您无私的帮助! ⑨ 爸爸、妈妈,请你不要再吵架了,让我们成为和睦的一家人好吗? 同学们,人无完人,老师也不是圣人,有时也会被名利困扰,犯下一些错误,甚至急功近利,忽视同学的感受,但是同学们的宽容和真诚的理解是最好的药方。我认为程老师作为教学战线上的新兵,她还缺乏经验,但她负责、勤奋、努力,也愿意改正自己不恰当的做法,我相信经过工作的磨练她会成为好教师的。 四、知识迁移 下面请大家读一段课外材料: 天使 ⑴小时候,我是一个捣蛋、不爱学习又极爱报复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父母和老师、兄弟和同学都极其厌恶我,然而,在心里我渴望着大家的关爱,就像人们渴望上帝的福泽一样。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常常默默祈祷:上帝啊!给我善良、给我宽厚、给我聪明吧,我也想如卡尔列一样成为同学们的榜样。可是,上帝正患耳疾,我的祈祷没有一句应验。我依然是个令人生厌的坏孩子,甚至因为我,没有老师愿意带我们这个班。 ⑵三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学校里来了一位新老师,她就是年轻的玛丽娅小姐。玛丽娅小姐刚一站到讲台上,整个班里都沸腾了,她太漂亮啦!我带头吹口哨、悄吻、往空中扔书本,好多男生跟我学,我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顶掀开。 ⑶玛丽亚小姐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大声叫嚷:“安静!安静!”她始终面带微笑在望着我们。奇怪,这样我反而感到很无聊,于是,我打一个手势,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闹。玛丽娅小姐开始自我介绍,当她转身想把自己的名字写到黑板上时,才发现讲桌上没有粉笔,我注意到她的眉头皱了一下,很快又舒展了。心想;糟了,她肯定识破了我们的把戏。但是,玛丽娅小姐却转过身来问:“谁愿意替老师去拿盒粉笔?”刚刚平静下来的沸腾又开始了,怪声怪气的笑声再次淹没了整个教室,好多男生争着去干这件事。 ⑷玛丽娅小姐请大家不要争,她会挑一个最合适的人选。玛丽娅走下讲台,仔细查看了每一个人,最后她说:“基恩,你去吧。”我说:“为什么是我?”“因为我看得出你热情、机灵又具号召力,我相信你会把事情做得很好。” ⑸我热情?我机灵?我具有号召力?我竟然有这么多优点?玛丽娅一眼就看出了我的优点!要知道,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说过我哪怕一点点的好处,甚至我自己也认为我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孩子。 ⑹我很快取回一盒粉笔,因为它就藏在教室后面的草丛里。当我正要把粉笔递给玛丽娅小姐时,我发现我的手指甲缝里存满了污垢,衬衣袖口开了线,裤腿上溅满了泥点,更糟糕的是我五个脚趾全从破了口的鞋子里露出了头。我很不好意思,可玛丽娅小姐一点也不在意这些,她接粉笔的时候给了我一个天使般的微笑。 ⑺从此,我决定做一个上进、体面的人,因为我知道天使正在注视着我。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祈( )祷 污垢( ) 淹没( ) 2、第⑴段的描述对下文进一步展示“我”是一个铺垫。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一下这时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3、玛丽娅小姐根据什么对基恩作出“热情,机灵,具有号召力”的评价?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4、⑹段对“我”的外貌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5、本文人物描写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6、本文为何以“天使”为题,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祈(qí) 垢(gòu) 没(mò) 2、“我”是一个调皮、捣蛋,但内心深处非常渴望上进的孩子。 3、⑴ “我带头吹口哨、飞吻、往空中扔书本,好多男生跟我学,我们的吵闹声几乎要把房顶掀开。” ⑵ “我打一个手势,大家立即停止了胡闹。” 4、“我”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表,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或“自惭形秽”)。暗示“我”已开始转变。 5、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善良,渴求关爱,希望成为同学的榜样,得到了玛丽娅小姐的热情鼓励和积极引导后,决定做一个上进、体面的人。 6、因为玛丽娅小姐具有天使般的美德)──宽厚,仁爱,关于发现学生优点;点明文章中心。 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不得不说我比程老师幸运!因为课堂上有那么多同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真实的感受,道出了真实的心声,让老师更为高兴的是同学们从李京京的身上学到了怎样面对拒绝、甚至嘲讽和奚落,从程老师身上学到了怎样对待工作和工作中的失误,并且从分析人物上也进一步掌握品读的方法。同学们,当我们走出这个故事的时候,也许细心的你还会发现,在自己的心中多了一面镜子。我从“程老师”这面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互相学习的关系。程老师如此,我也如此,此时此刻我的心里萌生了一个愿望:让我们彼此用宽容和爱搭起真诚的沟通和理解之桥,携起手来迎接属于我们的明天。同学们,你们愿意吗? 六、作业 文章结尾说李京京要给爷爷写信,假如你是李京京,你会对爷爷写什么呢? 【板书设计】 李京京 程老师 天真率直、坦诚 认真 善良、自强 语言描写 尽责 自信 勇敢 随机应变 处事果断 知错就改 执着 神态描写 【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落实情况: 教学目标能有效落实。 2、教学亮点有哪些: ⑴ 导入精彩,并能切近文章的主旨; ⑵ 问题设计有梯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体验; ⑶ 学生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大都能有比较深刻的情感体验和感悟,这归功于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 3、存在的问题及矫正措施: 学生对程老师的评价难以做到中肯全面,有的还有点过激,这需要老师去引导。 问题: ⑴ 我从(程老师)那里学到了(勇敢、知错就改)? ⑵ 从程老师身上,我们得到了哪些借鉴? ⑶ 客观地评价程老师。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心声,黄蓓佳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心声》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