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X >> 心声 >> 正文

 

儿童小说《心声》研究性教学设计

四川省遂宁师范学校(西华师大遂宁初等教育学院)  翟玉泉

小说作者:黄蓓佳

一、研究性学习目标: 

①针对《心声》一文设置的五个研究性小课题; 

②培养合作探究意识,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二、研究重点:来自《心声》一文的五个研究性小课题; 

三、研究难点: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掌握; 

四、研究周期:四课时 

五、研究过程:

                            第一研究段(一课时) 

教师:今天,我们就黄蓓佳的《心声》一文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板书课题:《心声》)

教师:下面听录音范读,整体感知文意。

( 板书:一、感知课文,诵读文段。)

教师:在课文感知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对某一个文段理解比较深,情感把握也比较确切,下面哪位同学能把这样的文段给大家朗读一遍。

生1:朗读            教师:点评 

生2:朗读            教师:点评 

教师:下面我给大家朗读课文“到了上公开课的那天” 至小说结尾(声情并茂) 

生:掌声 

教师:为了深入地理解文意,把握小说情节,我给大家拟定了几个研究性小课题 

(投影出示研究性小课题,各研究小组组长到讲台抓阄,明确各自承担的课题) 

教师:根据抓阄结果,声明各研究小组承担的研究性小课题; 

(板书:二、明确课题,合作探究) 

教师:研究性小课题展开的一般流程是研读教材,结合课文正文,课文注释及手头相关资料,讨论教材,然后根据这些材料中的事实、观点,围绕自己的课题加以分析、归纳,形成课题研究报告,最后进行发言交流,完成结题。 

板书:研读→讨论→归纳→交流发言(结题) 

 在这样的研究性学习中,大家只有充分发挥合作探究的意识,方能高质量地完成课题报告。 

板书:研究→讨论→归纳→交流发言(结题) 

(合作探究是研究性学习的精魂) 

下面,我们进入本文研究性学习的第二步:研读、讨论,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走动。 

生:同学们走动,结对讨论(气氛十分热烈) 

                      第二研究段(一课时) 

教师:这节课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第三步:分析材料,扣题成文(板书)由于我们的课题研究的材料主要来自教材,所以同学们要利用好课文中的文字表述来充实自己的研究报告,然后归纳课题小组成员的理解与观点,写成课题研究总报告。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子报告和总报告的关系,没有课题小组成员独到、深入细致的子报告,是不能成就课题发言的总报告的。所以,小组每一个成员的努力都是至关重要的!课题研究报告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自己的论题,做到言之有物,论之有据,能经得起众人的质疑。 

下面大家接着研读、讨论、分析材料,注意扣题成文,可以自由走动。 

生:走动,结对讨论。 

教师:教师负责课题指点,巡回走动。此时,教师也是热烈讨论中的一员,(当同学们的讨论不需要我的时候,我就站在一边。) 

生:同学们热烈讨论以后,又各自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扣题写作,(此时,课堂又恢复原有的秩序,平静而有序,中间夹杂些许讨论的声音) 

(临下课前2分钟) 

教师:在本节课中,同学们的讨论自由,深入而热烈,非常好!在课下的时候,同学们注意推举出本组的课题发言人,以课题发言人为中心,集思广益,在子报告的基础上结成课题汇报发言稿。下节课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发言交流,完成结题。(下课) 

 


                       第三研究段(两课时) 

教师:在前面两节课里,我们经历了研究性学习的前三个环节:一、整体感知,诵读文段;二、研读讨论,合作探究;三、分析材料,扣题成文;今天,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四、发言交流,完成结题。在每一位课题发言人进行报告的同时,大家要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认真地去听、深入思考,如果在这个小组课题研究的范围内你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应针对发言的报告进行询问和质疑,而负责这个课题的发言人及课题组其他成员应给予必要的回答和解释,否则小组研究的课题不能通过!下面由承担\\\"课题①“儿童小说主题的针对性研究”的小组发言人进行发言。 

生:(同学们掌声欢迎) 

生①:小组发言人进行课题研究的汇报发言。 

(发言完毕) 

教师:针对这个小组的课题研究报告,同学们可以进行质疑和询问,在质疑和询问的过程中,小组发言人及小组其它成员应给予必要的解答;当发言人不能解答质疑和询问的时候,小组的其它成员应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援助,只有这样,小组承担的课题才有可能被通过。 

生1:质疑、询问 

生①:解答 

教师:生1同学,你对发言人的解答满意吗? 

生1:(回答)。 

教师:请座。还有质疑、询问的吗? 

生2:质疑、询问 

生①:解答 

教师:生2同学,对此解答满意吗? 

生2:(回答)。 

教师:生①继续解释 

生2:依旧不满意。(原因在于生①的解答确实没有说清楚) 

教师:小组成员有补充发言吗? 

生①:主动补充 

教师:生2同学,对此解答满意吗? 

生2:满意(并坐下) 

[接着又有几位同学质疑和询问,小组发言人和小组其它成员都积极主动地给予解释,中间出现各据一词的辩论,第三方参与解说(有学生,也有教师)教师主要从看问题的不同角度给予适当的点拔,并建议发言人的课题报告吸收该观点并加以完善课题总结] 

教师:下面举手表决该小组承担的课题是否能够通过? 

生:举手一致通过。 

教师:祝贺你们。“儿童小说主题的针对性研究”的课题报告被大家通过。 

生:掌声也表示祝贺 

教师:一个课题被通过真是不容易啊!好,下面由承担第二个课题“小说《心声》的情节特点浅析”的课题组发言人进行发言…… 

经过同学们的课题报告的发言、质疑、解答,再质疑,再解答,再发言,一个个课题报告在充实和完善中不断被通过,(中间也确实出现了报告没有被通过的情况,又给了该小组一次完善补充发言的机会,才被大家通过) 

教师:大家通过对《心声》的研究性学习,不仅是落实了本文学习的目标①理解儿童小说的情节的曲折生动性;②理解小说主题的针对性;更重要的是大家初步掌握了一种深入学习的有效方法,那就是研究性学习。在大家的课题结题报告当中,充分体现了同学们合作探究的精神,展现了你们的聪明才智,说句心理话,你们的报告很精彩,有些地方已超过了老师的想象,坚持下去,大家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掌声)(铃声响起,下课) 

在研究性学习的第二时段,我给大家找了一些有关本文的材料,制作成5份,每小组1份 

教后感: 

一、鉴于同学们这是第一次接触研究性学习,在大家研究学习的过程中,方法的指导多些,这样的方法指导,在同学们熟悉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流程后,可以删去,这样,可多留一时间给同学们讨论、思考。 

二、这是同学们在师范学习阶段第一次接触儿童小说,但同学们通过合作探究式的研究性学习,他们对各个问题理解都比较深透,挺好。 

 


三、同学们身上蕴含着很多、很强的聪明才智,给他们主动学习的学科机会,给他们表现才华的学人情境,给他们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他们的表现会像水晶般灿烂。 

附研究性小课题:

①儿童小说“主题有针对性”,教材上说:“儿童小说以少年儿童为阅读对象,往往针对少年儿童的思想实际,写出他们最想知道的问题,表达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以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研读课文,具体谈谈你对这篇主题针对性的认识(儿童小说主题的针对性研究);

②研读课文,具体谈谈儿童小说的“情节引人入胜”的特点(小说《心声》的情节特点浅析);

③评析小说中的老师形象;

④评析小说中的李京京形象;

⑤结合小说中《万卡》对李京京的心弦的触动,谈谈你对文学欣赏的认识(从《心声》看文学欣赏问题)。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心声,黄蓓佳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儿童小说《心声》研究性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心声》教学实录
    《心声》课文全解
    课文心声研讨
    《心声》赏析
    孩子是什么
    《心  声 》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读黄蓓佳小说——《心声》有感
    《心声》说课稿2
    《心声》说课稿
    《心声》课堂实录
    《心声》教学设计2
    《心声》赏析与教学创新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3
    《心声》人物形象分析
    以说促教,揭示《心声》的内涵
    《心声》说课稿3
    《心声》课文赏析
    《心声》教学反思
    心声(免费教案)
    《心声》教学案例
    《我要做好孩子》班级读书会课堂实录
    《心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心声》教学实录一
    《心声》同步练习一
    《心声》教学案例一
    心声 课堂实录
    黄蓓佳《心声》人物赏析
    《心声》课堂教学实录
    我们怎样学黄蓓佳的《心声》
    心声
    《心声》教学案例──关注每一位学生
    《心声》教学案例
    《心声》教学案例与反思
    听听心声
    《心声》形似字辨析
    《心声》多音字辨析
    《心声》词语解释
    《心声》教学实录
    《心声》难句解析
    《心声》人物形象分析
    《心声》课文赏析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主题思想
    《心声》中心思想
    《心声》课文题解
    《心声》问题探究
    《心声》疑难解析
    《心声》强化练习
    《心声》电子教材
    《心声》研讨与练习说明
    《心声》问题研究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建议
    《心声》有关资料
    《心声》参考图片
    又看《苔丝》
    黄蓓佳的女儿
    女儿“调动”黄蓓佳创作之路
    《万卡》简介
    《心声》课文配读
    《心声》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心声》素质教育新学案
    《心声》整体把握
    《心声》同步练习
    《心声》同步练习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给教学的启示
    心灵的呼唤 个性的回声──《心声》…
    《心声》结构分析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杂谈
    《心声》生字注音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