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银
[数学目标]
1. 在讨论中让学生们懂得分析人物形象
2. 巩固小说知识,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3. 展示学生个性,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自主的解答问题,积极发展自己的见解
[重点难点]
弄清“心声”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设计]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用课件展示)(三分钟)
黄蓓佳(1955- ),女,江苏如皋人。1973年中学毕业,后发表处女作《补考》。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在江苏省外事部门工作。1985年调江苏省作协任专职作家,现为中国作协会员。写小说,也写散文。著有长篇小说《夜夜狂欢》,中篇儿童小说《唱给妈妈的歌》,短篇小说《在水边》等。
一、 清字词障碍:(用课件展示)(四分钟)
棱léng角 斩钉截jiéi铁 恍惚huănghū 桢zhēn 过瘾yĭn 揽lăn 蜷quán
狡猾huá 咽yàn 唾tuò沫 琅láng琅 痒yăng痒 发窘jiŏng 嘟囔du’nang
撇piĕi 眯缝 抽噎yē 抽泣qì 呵hē斥 圣诞dàn
二、 导入新课:(一分钟)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遭遇,不同的想法,不同的人生,当你遭受困难和挫折时,你会怎么办?当你看到一篇文章,文章中主人公经历跟你类似是,是否很容易就引起你的共鸣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新的一篇课文〈〈心声〉〉
昨天已经叫大家预习了,并且每个同学在预习中提的两个问题(经小组长的加工整理重复的省略,并写了组员的姓名),我也看过并归纳了一下,总结起来有十几个问题,这说明同学们认真预习了,并且能根据课文内容有创造性地提出疑问,接下去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些问题:(2分钟)
师:1.课文题目是《心声》,那么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写的是谁的心声?(曾素芳同学提的问题,以下只写姓名)
生齐答:李京京的心声。(30秒钟)
师:2.那谁能告诉我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曾素芳),请同学们讨论一下(2分钟),(以小组的形式,每组四至六人),再派一名代表来回答。(4分钟)
A生:李京京地心声是想朗读《凡卡》这篇课文。
B生:李京京地心声是想回到爷爷的身边,或者希望爷爷能来看他。
师:李京京的“心声”仅仅是为了读课文吗?
A生:不是,在读课文的同时,;李京京也把心里的想法读出来了。
B生:老师,不是读出来,是说出来。
很好,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李京京的“心声”到底是什么,也就是文章题目“心声”有什么含义:
师:李京京想念他乡下的爷爷及与爷爷生活在一起的快乐的日子,对吗?
生:对。
师:那么,“心声”的第一层含义就是:李京京深埋心底地亲情、友情。
还有,刚才A生说过,李京京不只是想朗读课文,他还想通过读课文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对吗?
所以,“心声”的第二层含义是:李京京非常想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和愿望。
同学们还有别的想法吗?
C生:老师,我觉得李京京还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因为李京京虽然声音沙哑,可是他也有权利朗读课文呀。
师:同学们认为他说得好不好?
生:好(给予鼓掌)
师:太好啦,C同学说出了“心声”的更深一层的含义,那就师:作者想借主人公呼吁老师(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愿望和感情的心声。
师:还有吗?
生:沉默
师:那好吧。
3、李京京为什么想朗读《凡卡》这篇课文?
C生:因为李京京的遭遇和凡卡相似。
D生:他们俩都有一个爷爷,小时候都有一个玩伴,他们都住在乡下,他们的遭遇相似,所以他喜欢《凡卡》这篇课文,很想来朗读。
E生:他想通过读课文把自心内心的感受倾泄出来。
师:他们的回答怎么样?
生:(鼓掌表示肯定)
师:4、.李京京想读课文的愿望实现了吗?(1分钟)
大部分学生答:没有。
少部分学生答:实现了。
师: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能说明理由吗?
F生:老师,应该说他的愿望没有实现,因为他很想读课文,可是程老师不让他读;但是到课文的最后,老师还是让李京京读课文了。
师:他回答得对吗?生:对。
师:5、为什么程老师起先不让李京京读课文?(邹阅帆、朱进达)(1分钟)
G生:因为李京京声音沙哑。
H生:因为程老师怕李京京沙哑的声音会影响公开课的效果,会让老师难堪,会让学校丢脸。
师:6、可后来为什么程老师又让李京京读课文,而且还用“发颤”的声音请他把课文全部读完呢?(苏洪洋、丁晓东、刘瑞云、陈瑞安、马晨君、王柳清、付清江)(1分钟)
I生:因为当时除了李京京没有人举手。
K生:不对,林蓉举手了。是程老师指定得赵小桢没有举手。
L生:也不完全,其他同学也没有举手,不然老师就不会叫李京京了。
师:7、李京京读得怎么样?(3分钟)
M生:他读得很感人,在场得人都被感动了,连李京京都掉眼泪了,“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涌出来”。
N生:老师,赵小桢也流泪了,课本101页写道:“教师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
师:同学们对他们得回答满意吗?
生:鼓掌,微笑。
师:8、李京京为什么能把课文读得如此感人?(刘瑞云、李琼瑜、丁子翔、黄宏达、许白茹)(5分钟)
回答:(4分钟)
O生:因为他的遭遇和凡卡相似。
P生:因为他同情凡卡。
Q生:因为《凡卡》这篇课文使他想起了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R生:因为他能理解凡卡的心情,他知道凡卡心里是怎么想的。
师:他们的回答好吗?还有哪位同学补充吗?
S生:老师,有,因为他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在学校,老师不喜欢他,同学嘲笑他:在家里,父母经常吵架,母亲还经常打她,他感受不到友爱,母爱,这样就更想念乡下的爷爷,所以才会在读课文时眼泪都流出来了。
生:鼓掌
师:鼓掌
师:9、李京京为什么会流泪?(李达愿、黄文滨、陈瑞安、许凯云)
T生:因为他太感动了。
U生:因为他很伤心,他同情凡卡,同时也想起了乡下的爷爷。
V生:因为他读得太投入了,他完全懂得凡卡的心情。
师:很好。既然这样,李京京的泪是什么样的泪?(思考并回答,2分钟)
W生:是感动的泪。
X生:是悲伤的泪。
Y生:是同情的泪。
师:不错,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还是有一定深度的。我们接下去讨论:
10、谁也流泪啦?
生齐答:赵小桢。
Z生:老师,你说错了。赵小桢是“轻轻的抽泣”,“抽泣”是指小声地哭,不是流泪。
A生:小声地哭,也会流泪。
师:Z生听得很认真,很善于发现问题。那么老师就把题目改称“赵小桢为什么会抽泣?”(黄志军)(4分钟)
B生:因为他也被李京京所感动。
C生:我觉得她是不好意思了,因为她没有举手回答问题。
D生:对,她怕老师指责她。
E生:不对,她当时没想那么多,她是觉得以前错怪京京了。
F生:她以前还嘲笑李京京,觉得后悔了。
G生:对,她是因为自责而抽泣。
师: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还有补充吗?
H生:有,她听李京京读得那么好,而自己却读得奶声奶气的,自觉不如李京京,所以抽泣。
师:大家回答得很不错,从不同角度来看赵小桢的抽泣,由此也启示我们:同样一个问题,我们从不同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理解。
很好,最后,我们来谈谈“我的心声”。你也许有与李京京类似的经历,你也许有很多话想对老师和同学们说,那么,请你敞开心扉尽情倾诉吧!(4分钟)
甲:我来自乡下,我希望爸爸妈妈能让我些农活,不要把我宠得像“小皇帝”一样。
乙:我希望爸爸妈妈能为我买台电脑,这样老师布置的上网查资料的作业,就不用到爸爸的单位去查了。
丙:我在老师的眼里不是一个很好的学生,可我也特别想改变,希望老师能给我机会。
丁: 我的“心声”是爸爸春节能回家来过年。爸爸是一名军人,常年在外,一年难得看上他几回。更别说吃年夜饭了。
戊:我希望爸爸妈妈不要再吵架了,不要再像课文里李京京的爸爸妈妈一样,虽然妈妈很少打我,但是他们吵架时,我的心里难受极了,又不知道怎么劝才好。
……
刚好下课铃响
布置作业:
1、 课文的生字词每个抄写三遍;
2、 《ABC卷》第15课;
3、 你的“心声”是什么?可以写在日记本上,以后有时间再交流。或者你认为不想让人知道,锁在抽屉里,那也没关系。
第二课时
详细过程略:
步骤:
一、 检查作业,再叫几位同学上台讲讲自己的“心声”(5分钟)
二、 上一节棵讨论了11个问题,涉及到课文的方方面面,当然,同学 们提出来的问题还很多,接下去我们再论讨几次典型的问题:
1. 课文多处写到小树林,它们在文中有何作用?
2. 李京京为什么要在小树林里偷偷地朗读?(马晨君)
3. 为什么李京京要到小树林里写信,而不在教室写?(3分钟)
4. 文章几处用了对比的手法?(叶尚智)
5. 为什么要描写程老师的外貌?(马晨君)(3分钟)
6. 你能领悟到李京京读完〈〈凡卡〉〉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吗?(张薇)(4分钟)
7. 你如何评价赵小桢的行为,她为什么不敢朗读?(潘思琪)(3分钟)
8. 你如何理解程老师安排这次公开课的做法?(3分钟)
9. 实现生活中有类似与程老师这种做法吗?请举一例。(5分钟)
10. 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黄少文)(3分钟)
11. 这篇文章多处用到心理描写,你能找出来吗?(主要讲明直接心理描写和间接心理描写)(4分钟)
布置作业:
1. 李京京会向程老师道歉吗?
2. 事后程老师会对李京京说些什么?她对李京京的态度会从此改变吗?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