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X >> 心声 >> 正文

 

心灵的呼唤 个性的回声──《心声》赏析与教学创新设计

心灵的呼唤 个性的回声   ──《心声》赏析与教学创新设计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官沟中学 雷 君     【教材赏析】

   《心声》是当代女作家黄蓓佳的作品。小说写一位与万卡有着相似命运的小男孩,要求在语文公开课上朗读课文《万卡》被老师以“嗓子沙哑”为理由拒绝;纠正同学的朗读错误被嘲笑;在公开课上终于得到机会,声情并茂的朗读了课文。通过故事揭示了社会生活的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这篇儿童小说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艰深的话,没有一个不好理解的词。小说的句子以短句为主,三五个字一句的话比比皆是,长句则极少,符合了儿童化的语言表达的特点和要求。黄蓓佳深谙了儿童小说语言的真谛,就是靠平平常常的语言表达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

  《心声》不以情节设计引人,也不以形象塑造见长,却以深沉的思想内涵、凄楚的人物形象和令人伤感的语言表达感染读者。

  《心声》顾名思义就是发自内心的声音、心里话。这个题目既代表了主人公的心愿,也代表了作者的心愿。主人公李京京的“心声”不仅在于执著的要求在公开课朗读小说,其深层次的“心声”包括二个方面:一是要求教师要公正、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关心和发展机会;二是渴望家庭和谐,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作者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众多受教育者的心声──呼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呼唤珍视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独特体验。

  《心声》情节清楚、线索分明、悬念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分析小说题材的文章就应抓住小说的线索。《心声》则是以李京京为中心人物来展开,李京京的性格又十分复杂,为了更充分的展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小说用了大量心理描写来表现他的心理活动,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些文字中窥探一些有关家庭与学校教育的问题。小说的另一个关键的人物是程老师,虽着墨不多却性格鲜明。她是个工作认真、爱荣誉的老师,为了上好公开课而精心的准备,但她又和许多教师一样,重视优秀学生,忽视一般学生,搞一种虚假的公开教学。不过小说结尾还是表现了她难得的优点,随机应变、勇于改正错误。

  综观全文这篇小说的主题非常具有针对性,它提醒我们在教学中应提倡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要尽可能地充分注意更多的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真正把教改落到实处。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把握文章要点的能力。

  2、学习体会心理描写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3、理解李京京的“心声”的深层含义。

  4、体会插叙的表达方式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

  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

  2、领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1、理解小说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

  2、理解“心声”的深层含义。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们带着一声啼哭来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用好奇的眼睛打量我们周围的一切,同时我们也希望自己被别人接受,一路走到今天,面对人生我们有太多的话想说,有太多的心声要表达,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黄蓓佳的《心声》,去听听主人公──李京京的心声吧!他会让你有似曾相识的感受。


二、感悟“心声”

  1、学生自由读课文,可以朗读,也可以默读。

    (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课文,为后面研读课文打下基础。同时要求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运用工具书给学生正音。)

  2、听录音读课文,注意感情。

  3、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内容。)

    故事的开端:公开课前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要求遭到拒绝。

    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的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故事的高潮:公开课时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

    故事的结局:李京京的朗读得到好评。

  4、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进行个性化片段朗读、分角色朗读、选择性朗读(根据朗读和表现需要自行取舍。)

  5、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质疑“心声”

  学生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老师可补充话题让学生讨论。

  例:

  1、小说着重刻了的人物形象是谁?

  2、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他的经历和小说《万卡》有什么相同之处?

  3、你喜欢文中的李京京吗?结合小说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4、讨论李京京的“心声”的具体含义。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的疑问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根据小说中具体的语言和段落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让学生在争论中得出答案,既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归纳总结:

  主人公“心声”的几点含义:

  1、在公开课上读课文。

  2、要求教师要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3、渴望自己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
第二课时 四、领悟“心声”的艺术特色

  1、组织学生找出并朗读课文中的心理描写片段,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设计意图:采取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式,通读课文、朗读心理描写片段,认真感悟李京京渴望朗读课文、渴望情感倾诉和宣泄的心理。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准确表达的能力。通过品析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2、文章中李京京回忆乡下生活的部分在小说中是以插叙方式出现的,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李京京的乡下生活和万卡的生活有相似之处,插叙有利于将二者的生活和感情融为一体,更好的表达和升华了李京京的感情。)

  3、《万卡》那样的打动李京京,你能从中得到有关文学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允许学生多角度的自由发言,只要言之有成理即可,可结合自身阅读体验回答。)

    例:阅读文学作品应融如入到作品中去,设身处地的去理解作品。

  4、在小说中为什么李京京朗读的课文能读的那么有感情,你能从中总结出我们在朗读的时候最应注意的是什么吗?


五、重温“心声”鲜活的小说形象

  (要求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加以说明,切忌人云亦云,既要给学生发表言论的空间,也要保持正确的导向,避免偏颇。)

  例:李京京:纯洁、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着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程老师:对工作认真、好强、自信、但有些虚伪,在教学上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和认可,但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六、拓展延伸

  1、你想对小说中的人物表露自己的心声吗?把你最想对他们说的说出来。

    (设计意图: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加深体验。)

  2、这篇文章实际暴露了当今教育行为中的一些弊端,你能站在公正的立场,请你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简单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提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从浩瀚如烟的资料中搜集有价值的信息。”此环节的安排就是让学生从课堂拓展到课外,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将学生的视野从课本引向生活,给学生一个大的发展空间,舞台有多大,学生的表演就会有多精彩,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认识自己。)


【教学后记】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指引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强调语文个性就是强调学生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的独立价值和独特感受”。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学就必须从情感体验上做文章。语文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在《心声》的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

  1、让学生“读”,在读中体验、感悟: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读什么。我就在我的教学里设计了感悟“心声”这一块,先让学生理清小说的思路,梳理故事的情节,了解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初步体验小说带给人思想上的冲击,在教学中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有选择的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又让学生感受到了自主合作的快乐。通过朗读的揣摩、体味,对下一课时理解小说的主题也就水到渠成了。真正把课改的要求落实到了语文教学中。

  2、让学生“议”,议出小说的主题:

    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更不要认为课本、教参或教师自己准备的答案就是唯一的正确的答案。应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寻求答案,但老师还是应该把握一个中心,不能让学生的答案过于离谱。

   ⑴ 诱发学生“质疑”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在小说中为什么李京京朗读的课文能读的那么有感情?程老师开始为什么不让李京京朗读课文,但后面却又让他读完呢?类似的问题使学生对文章的深层次的阅读,加深体验;也使学生在感悟后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增加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⑵ 创设“生疑”情景,培养善于争论的能力。争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心声》值得争论的就是“心声”的深层含义。含义的种类多,让学生在争论的同时引发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可以演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品”,品出文章的艺术魅力:

    成功的小说就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我让学生找主人公心理描写的句子并加以品析,这样既体会了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又学会了对小说人物的赏析,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4、让学生“悟”,悟出人生的道理:

    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他们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去解读小说的主题,我在教学设计里通过“表露自己的心声”这一拓展延伸,让学生带着语文课堂上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

  总之,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自身的多方面真实的体验中才能不断积蓄,最终在积蓄的各种体验中真正拓展、升华、飞跃。新课堂教学一定要秉承新课程理念中一切以发展为本的精神,一切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学的所有任务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心声,黄蓓佳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心灵的呼唤 个性的回声──《心声》赏析与教学创新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心声》说课稿
    《心声》课堂教学实录
    《心声》课文全解
    课文心声研讨
    《心声》赏析
    孩子是什么
    《心  声 》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说课稿2
    《心声》教学反思
    心声 课堂实录
    《心声》教学实录
    《心声》教学设计2
    《心声》赏析与教学创新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3
    《心声》人物形象分析
    以说促教,揭示《心声》的内涵
    《心声》说课稿3
    《心声》课文赏析
    读黄蓓佳小说——《心声》有感
    心声(免费教案)
    《心声》教学案例
    儿童小说《心声》研究性教学设计
    《我要做好孩子》班级读书会课堂实录
    《心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心声》教学实录一
    《心声》同步练习一
    《心声》教学案例一
    黄蓓佳《心声》人物赏析
    《心声》课堂实录
    我们怎样学黄蓓佳的《心声》
    心声
    《心声》教学实录
    《心声》教学案例──关注每一位学生
    《心声》教学案例
    《心声》教学案例与反思
    听听心声
    《心声》形似字辨析
    《心声》多音字辨析
    《心声》词语解释
    《心声》课文赏析
    《心声》结构分析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人物形象分析
    《心声》主题思想
    《心声》中心思想
    《心声》课文题解
    《心声》问题探究
    《心声》疑难解析
    《心声》强化练习
    《心声》问题研究
    《心声》整体把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研讨与练习说明
    《心声》教学建议
    《心声》有关资料
    《心声》参考图片
    又看《苔丝》
    黄蓓佳的女儿
    女儿“调动”黄蓓佳创作之路
    《万卡》简介
    《心声》生字注音
    《心声》课文配读
    《心声》电子教材
    《心声》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心声》同步练习
    《心声》同步练习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给教学的启示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难句解析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杂谈
    《心声》素质教育新学案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