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感受大自然美好 1、大海的歌 教材分析:  《大海的歌》由两篇清新、活泼,充满情趣的小韵文组成,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大海睡了》采用叙事表达形式,描绘了大海的“静”之美。它采用拟人的手法,使面有声有色。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淋漓的真情,把大海静谧之美与人类新生之美巧妙地融在了一起,读来亲切自然,又饱含深情。这首小诗写得好,好就好在诗人能静下心来感受大海,和大海对话。诗人不仅看到了美景,更体验到了风景中的人情。在生活中,也许我们也有过同样的体验,唯有把自己融入自然,把真情融入自然。用心去体会才能感知,才能与这样的景物对话,听到他们对自己的诉说……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海上的风》一诗,采用复沓式的表达形式描绘了大海的“动”之美。作者连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展现大海的祥和、温柔,粗犷、豪放。大海时而是纤纤的仙子,时而是多情的琴师,时而是勤劳的汉子,时而又是粗放的狂飙,这就是变化万千的大海。两篇韵文,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想象丰富,情趣十足。读后使人身临其境,遐想无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10个生字。理解“绽开、波浪滔天”等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1. 读中感悟,读中想象。 2. 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歌内容,通过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想象大海优美面,体会夜色中大海的美丽与静谧,以及大海的万千气象,领略大海的神奇壮观。 重难点分析: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 1. 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吧!课件播放大海的图片。 2. 初谈对大海的感受。 [语言训练]:看了图片,再结合你见过的大海,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 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两首诗,认识生字词 2. 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3.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 三、品读诗歌,读中感悟。 1. 默读诗歌。 2. 课件出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1)默读思考: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受?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出相关诗句。 (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四、集体交流、感悟《大海睡了》。 1.体悟大海沉睡时的静。 (1)读读这首诗,想想沉睡了的大海给你什么感受?板书:宁静 (2)交流: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的? 随机点出“不闹了,不笑了”,指导读好第一句,体会大海的静谧。 (3)还从哪儿读到了大海睡觉时的宁静? 教师随机点拨“轻轻的”一词,指导读好第二句,体会大海的静谧。 2.体悟大海沉睡时的美。 (1)交流理解“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 这个“她”是谁?点出:“抱”、“背”,她怎样抱着明月,背着星星? 出示面,如果你是明月,你是星星,在大海妈妈的怀抱里、背脊上,你会做些什么?又会想些什么? (2)大海妈妈的臂弯里抱着月亮姐姐,背脊上背着星星妹妹,她就像一位慈爱的妈妈正在哄孩子睡觉呢!哄着哄着,她自己也睡着了。听,播放潮声。(学障班) 出示: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大海睡熟的鼾声。 谁能读好它。自己先试试。指名读。 (3)大海和星月,母亲和孩子,多美的面,多美的情感哪!板书:美。 (4)指导朗读,试着背诵。 第二课时 一、集体交流、感悟《海上的风》。 (一)入情入境读诗歌。 1. 播放一段有关海风声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大胆发挥想象,伴随着呼呼的风声,看到了什么?(学生展开想象) 教师引导:“让我们睁开双眼,随着风姐姐一起漫步海边去感受‘海上的风’”。 2. 教师泛读,将孩子们带入情境。 4. 各种形式读文 (二)感悟大海风的神奇。 1. 从话题的交流中,感受神奇。相机指导朗读。 ●把海上的风比作花神,展现海上浪花翻滚 ●琴师,展现浪花翻滚发出的声音 ●把海上的风比作大力士,展现渔船来往的繁荣景象 ●把海上的风比作狮子,展现海风来临时海上波浪滔天的壮观气势。 2. 读中体会:师生交流感悟的同时,多种形式品味朗读。 3. 思考:诗歌的最后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 4. 展开想象,感悟海上风的神奇 (1)媒体出示大海美丽富饶的动态面,海湾、帆船、蓝天……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浪花的拍打声,柔柔的风声,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2)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课件出示填空:  海上的风是——, 它一来, 就________; 海上的风是——, 它一来, 就________; 海上的风是——, 它一来, 就________; 海上的风是——, 它一来, 就________。 二、仿写诗句,拓展延伸,积累实践教师导入: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小诗人,写下自己的小诗。续写“大海的歌”,写在小本本上。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 认读本课生字,组词,并说句子。 2. 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 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滔”字。 (1)自主学习7个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2)全班讨论。(音、形、义、写。) 教师点拨:“涛”与“淘”、“朝”与“潮”、“绽”与“淀”的对比、区分。 (3)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进行探究,学生练写。 四、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合作朗读课文。 2.配乐读文 3.指导背诵。 五、拓展活动: 收集有关大海的诗文,了解有关大海的知识。 2、 下的声音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生动的散文。作者心思的细腻,语言的精妙,让人读来回味无穷。作者以独特的生活视角,用第二人称的写法,描写了自然界中少有人关注的“下雪的声音”。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雪的赞美,对春的向往,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作者把自己对雪的感触娓娓道来,让你也不知不觉地融入到这雪声、雪情、雪景当中。让我们的心灵在被陶冶与涤荡之余,能够潜心静气地去思考和回味。 学生在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时,需要展开丰富地想象,融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中,细细地品味,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感悟到作者笔下的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 “啊,下雪的声音,与其用耳倾听,不如用心去感受。”是啊,也许用耳听只是时隐时现的自然之声,而用心感受的则是一个充满了无限的爱,充满了无限的美的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十七个生字,会认字八个,会写字九个,理解“倏忽、翩翩而至、袅袅婷婷、窸窸窣窣、窃窃私语”等生词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 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理解课文内容,用心感受下雪的声音,体会作者笔下所描绘的情境   3. 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积累优美的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笔下描绘的情景,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重难点分析: 用心感受下雪的声音,体会作者笔下所描绘的情境。在朗读文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淳朴、真实的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唤起学生美好的情感,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学生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师生从谈话交流开始,谈自然界,谈万籁之声,谈窸窸窣窣的雪声。 过渡:是呀,我们听过雷声、声、风声、涛声,你听过下雪的声音吗?这节课我们不光用耳朵来听,还要用心来感受下雪的声音。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 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音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 指名读课文。(发挥学生的评价方式) 3. 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语言理解。 三、师生对话、感悟文本。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读懂作者的心思。 过渡:“下雪的声音是微弱的,微弱的几近无声。但是,你如果屏气凝神,还是会听到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雪的世界中去聆听那下雪的声音。” 1. 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边读边思考:下雪的“声音”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这种声音是作者用心感受,有感而发的。作者听到下雪的声音是一种怎样的声音? ●画出相关语句,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2. 围绕话题,展开讨论。 3. 师生交流。 ●交流中,教师抓住关键词语,如“倏忽、翩翩而至、袅袅婷婷、窸窸窣窣、窃窃私语”等,同时让学生想象面,想想雪中的声音。 ●读中感悟,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引导学生入境无情,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结合自己的体验,进而内化成自己真切的感受,并抒发出来。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 “与其用耳朵倾听,不如用心去感受。那我们就会听到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在生活中,你有过“与其用耳朵倾听,不如用心去感受”的体验吗?课件展示 2. 学生畅谈交流。 第二课时 一、指导背诵课文。 二、配乐体会读文。课件展示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下雪的声音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