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结果——允许多样化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通常被认为是教师传授语文知识,进行语言示范的蓝本,也是学生求知的信息库源,完成语言学习从模仿到创造的凭借。我们一直把它作为僵硬的客体来看待的。然而,接受美学有关理论告诉我们,语文课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它也与一般的文学作品一样,不只具有唯一的意义,作为阅读的主体——学生,可以生发不同的读解结果,只要不是太过牵强附会,或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就应该肯定他们理解的“合理性”、“合法性”。也就是说,阅读的结果允许多样化的存在。
“自得”式阅读教学,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去渗透课文,把课文的不确定处和空白处,按照自己的理解组织起来,从而得出具有个性色彩的阅读结果。事实上,允许并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去感受课文的意境,用自己的审美观去再造课文的形象,能极大地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触动学生主体参与的兴趣,提高主体参与的有效度。
比如教《奶奶笑了》(第一册),课文开头一句“奶奶病了”,朗读体会时,有的小朋友说应该读得轻、慢一些,因为奶奶病了,没有力气,我看到奶奶病了,很伤心;也有的小朋友说应该读得快、急一些,因为看到奶奶病了,心里很着急,急得快哭了,急着想给奶奶做点什么。以上两种阅读结果是截然不同的,但反映出一年级的小朋友多么丰富的内心世界,多么深刻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能说哪一种是错误而否定它吗?
清代赵翼在《书怀》中说:“人心亦如画,意匠戛独创。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他认为事物之间没有相同的,人的内心世界也各不相同,阅读同一本书,各人体会心得也相异。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接受美学认为,一部文学作品没有读者参与阅读再创造,是没有生命力的。同样,一篇课文的学习,如果没有学生主体的个性参与,单是教师的讲解分析,也是苍白乏味的。
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以下几种形式的阅读:
1.背离性阅读:传统的课文阅读,常把学生视为施教的对象,要求他们搁置自己的主见,尽可能地去适应课文,贴近课文,以期与课文原意“同频同声”。背离性阅读则是倡导学生采用反向思维,有意要读出课文语言文字的另一层意思。如笔者教《蟋蟀的住宅》(四省市教材第十册22课),在让学生概括蟋蟀巢穴的特点时,有以下一个教学片段:
师:蟋蟀的住宅还有什么特点?
生:蟋蟀的住宅很小。
师:说它很小,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从这儿最能看出来:“……最多不过30厘米,一指宽。”
师(环顾其他学生):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
学生或举手或口述,大多表示同意。这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蟋蟀的住宅很大。”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互相观望,满脸惊疑。他继续说:“对于我们人来说,蟋蟀的住宅确实很小,可是对于小小的蟋蟀来说,它的住宅够宽敞的了,可以说是‘伟大的工程’了。”一时间,教室里掌声四起,教师也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
由“小”而“大”的阅读结果,充分展现了学生自主阅读实践的效度,“自得”式阅读的无穷魅力。尽管可能背离了课文的原意,但这是一种积极的背离。
当然,处理这类背离性阅读结果,要慎之又慎,如果引导不得法,一味追求形式上的背离,将会导致学生阅读思维的混乱,自然影响阅读的效果。
2.分歧性阅读:倡导“自得”,学生的“得”肯定不同,当然就会出现分歧的意见。教学中,可以选择有价值的项目,让学生展开争辩。如《景阳冈》这篇课文,学生在阅读时,对武松这一中心人物的评价,出现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大部分学生认为武松有胆有识,英勇无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赤手空拳打死猛虎,为当地百姓除了一害,是个大英雄。也有的学生认为就课文所写,并不能反映武松是什么大英雄,他不听店家好心相劝,执意酒后只身上山,是固执的表现;看到官府榜文,知道山中确有伤人猛虎,也曾动念下山,却因“恐店家耻笑”而继续上山,是鲁莽逞能的表现;即便他打死猛虎,也只是他本身力气大,且无退路而已。甚至有的学生还引入《水浒传》原著中李逵连杀三虎为母报仇的片段来比较,认为武松打虎也平常得很。后一观点虽有些偏颇,但不失有理。笔者以为,这一争论过程的意义,不在于学生是否弄明白了武松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而在于激励学生细读课文,读懂了课文,读出了属于自己的见解。
学生阅读实践中出现分歧性意见,值得鼓励,要看到分歧中迸发的绚丽的创造火花。教师要走出只求答案整齐划一的思维模式,鼓励学生不维书,不维师,积极探求有个性、有创见的阅读结果,多追求“我是这样理解的”,“我有不同的看法”等。但同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均衡发展,防止远离目标的发散分歧,要引导学生善于在分歧中吸取对方正确的意见,不要偏执一词,还应该进行适当的综合,以求学生“得”的正确,“得”的全面。
三、阅读表达——提倡个性化
阅读的结果,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予以表达,笔者以为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以往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让学生进行表达的,是提问式的,便用口述的方式回答;是练习式的,便用答案的方式呈现。学生一般不可能用自己喜爱或擅长的方式来表达。
比如学习《庐山云雾》(第十一册),引导学生感受庐山云彩的壮观奇美的景象,听到的课中,老师大都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想象到的景象。于是,有的学生能流畅地表达自己所想,但多数学生受“眼中之竹,异于口中之竹”情况的影响,表达的效果并不佳。它给我们的启发是:是不是可以允许不同的表达方式呢?愿意口述的可以口述,想通过感情朗读来表现的也行,写一首或许稚嫩蹩脚的小诗行吗?画一幅比课文描写的景象更美的庐山云雾图可以吗?
有教师在上《五月端阳》(第十册)时,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小组阅读“赛龙舟”课文片断的结果,几个学生齐上讲台,演绎了浪涛中舵手、桨手齐心协力、奋勇争先的情景,深深地感染了其他学生。这正是个性化表达激荡出的浪花,而这,不正是学生向往、教师追求的阅读教学的效果吗?
作者:严英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