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备课、上课与课后反思
----农村初中校长的管理随笔(34)·课堂教学
上一周,我校的高丽娟老师就和我打招呼,让我去给她班学生上语文课,由于事情多,未能如愿。昨天下午,高老师又提此事。我想了一下,今天上午9:00要去看一个生病的教师,10:00到县教育局汇报收费检查有关准备工作。下午要迎接省检查组来我校视察。还好,上午第一节课还是能空下来的。于是,我答应了高老师。
昨天晚上,我提前备课,课题是《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这是一篇传统教材里的老课文了。课文内容没什么深度,该怎么让学生有兴趣学习,是本课的关键。在备课过程中,我给第一课时确定了以下几个要点:1.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三要素、科学小品文等知识);2.围绕“奇怪”去解题;3.在第一课时完成1--3节教学,第4节完成一半,剩余部分用第二课时完成。
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按照备课的思路去探讨课文。在探讨过程中,有这样几个值得一提的地方:
1.八年级(3)班的学生在高老师的指导下,思维很活跃,回答问题积极,而且都很靠近“答案”,特别是几个男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第一节我重点和学生一起“啃”三个点:a.说明文中叙事该怎么写,与记叙文有什么区别;b.一个对称的句子:“空中看不见一只飞鸟,地上看不到一只走兽。”c.写这一节目的是什么。
之所以突出这三个点,因为说明文写作中的举例子和记叙文的叙事有着很大的不同,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分清文体需求。对称的那个句子应当是值得初二学生注意的句子,很浅显,很容易模仿。第一节写作目的的理解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时的目的去构思很有帮助。
3.第二节略讲,课文中不是每一个段落都要去讲,有时需要“删除”。
4.第三节强调一个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内容上可以发挥下,我结合了著名的“彭加木沙漠失踪”讲了沙漠的“恐怖”,提高学生的兴趣。
5.第四节主要是解释“海市蜃楼”的原理,我结合从东海县城到温泉的路上,有一段路有明显的“光的折射”现象,给学生分析物理学意义,学生听的饶有兴趣,有20个学生当堂举手说看过路上的折射现象,也就是身边的“海市蜃楼”。
一节课下来,觉得有两点不足:1.在段落解读之间,少过渡,似乎缺少些语文的过渡语言;2.第二节、第三节的作用阐释的还不清楚,教学参考书也没谈的透彻,我把第二节讲成过渡是否科学呢?第三节的作用呢?这里需要我们再进一步研究,需要说明的是,竺可桢毕竟不是作家,他写的文章也未必就经过严谨的推敲,所以,在研究文体特点的时候,我们也要考虑到这个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