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桥》教学设计
|
《桥》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黑河市第四小学 连 珣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2、积淀情感,让学生在塑造的情境与氛围中感情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营造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 师:同学门上刻之前老师请同学门看一段录像,大家看后说一说你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 1、出示课件(带声音的洪水肆虐的情景)。 2、假如这样的情景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揭示课题:师:是呀,逃生是人的本能,此时此刻“桥”就是人们生存的希望啊!今天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16课《桥》板书课题、读题。 二、回顾旧知 请同学门把书翻到16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回顾一下课文住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感受洪水肆虐的危急与人们的恐慌 1、师:下面我们重新回到红水席卷村庄的场面请大家自由读文1~6,把文读通,把文中能令人恐慌的句子多读几遍。 2、随机交流:哪处让你最害怕,就读那一处。(随机询问:你干吗害怕?) ⑴ 第一句:像泼,像倒,大雨滂沱,能读得这么轻吗? ⑵ 第二句:洪水已经追着你的屁股了,还能这样无动于衷吗? ⑶ 第三句:一会儿工夫,从脚,到膝盖,到大腿,洪水真是肆无忌惮,把你看到的洪水读出来。 ⑷ 第四句:此时此刻,洪水像什么?把你看到的就像魔鬼一样露着狰狞面目的洪水读出来。 3、师:读到这里老师想请你们这些会学习的孩子谈一谈为什么你在读这些句子时会感到害怕?这些句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感染力? (这些句子多采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像受惊的野马”“在路面上跳舞”“洪水狞笑”“放肆”等词句让我们非常真切形象地感受到洪水的肆无忌惮,洪水就是魔鬼猛兽,突出了情况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 师:谈的多好啊!你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此时洪水如猛兽般正以强大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村庄,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舍,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可劳动一天的人们还在熟睡中。一声惊呼,大家突然一脚踩进水里,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是什么感受?你能想象出男女老少命在旦夕时惊慌失措的样子吗? 4、师:那我们就一齐读一读1-6自然段,把自己那种危急、恐怖、恐惧、担心读出来。 四、感受老汉伟岸的形象与不朽的精神 1、(学生自由朗读)师:是的,求生是人的本能。当一百多号人跌跌撞撞地向那唯一可以逃生的木桥拥去时,有一位老汉早已站在了木桥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作出的人生抉择。 请同学们自由读7~13段,想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板书: 老汉 2、交流汇报: 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老汉沉着冷静,嘴上不说话,心里正思考着应对突然来临的灾害的办法。“像一座山”,说明他临危不惧,形象地表现了老汉是村民的主心骨,对稳定村民情绪所起的作用。一座山本义是什么意思?本文代表什么? ⑵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说话简短有力,以严格的先人后己的党纪控制了局面,组织大家有序地撤离。 (让学生写出评价老汉是怎样的人的词语,可能是:临危不惧、临危不乱、坚定果断、先人后己……) 4、指导有表情朗读老汉说的两句话: (要读得干脆、有力,节奏快,采用个别读、分角色读、评读等方式。) 5、齐读第二大段: 师:这部分的描写使我们看到了老汉那沉着、冷静、无私无畏、临危不惧的高大形象,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老汉,齐读第二大段。 五、启发联想,加深体验,注重积累 1、当我们的脑海中树立起这位清瘦的巍然屹立如山一般的老汉形象时,你联想到了什么词句?什么文章?什么人什么事?如: 词──忠于职守…… 句──不是亲情,胜似亲情…… 人、事──《丰碑》中的军需处长 《一个降落伞包》中的周恩来 “非典”时期的钟南山、姜素椿、叶欣…… 六、思辩“矛盾”之举 1、是的,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有着崇高的人格魅力,他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洪水无情,但人间有爱。当情况越来越危急,洪水已漫到人们的腰际时,又发生了什么?请一名同学用心读一读第14~23大段。其他同学静听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读议结合,交流汇报,提升认识: ⑴ 谈体会: 要求边谈体会,边用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例如: 生:从“冲、揪、骂”这几个动词可以看出老汉对小伙子很凶。 为什么对这个小伙子很凶?设疑、真切体会。 师:你能不能把老汉很凶的态度读出来? 生表情朗读第15自然段,学生展开评议,并在议读、感情朗读中理解、感悟。 ⑵ 学生发现矛盾与疑惑: ① 老汉从刚开始恶狠狠的“揪”到最后危难关头又“吼”又“推”,这是矛盾一,为什么? ② 急于求生的小伙子到最后危难关头又“推”老汉先走,这是矛盾二,为什么? (冲、揪、骂、凶)(师相机板书:老汉小伙子。)(吼、用、力、推) 七、学习第四大段,解开难解之迷 1、老汉和小伙子的言谈举止是多么充满矛盾,令人费解!请同学们听老师读最后4个自然段,老师相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 2、生谈感想。师相机点拨: (文章在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个结局太出人意料了,太让人震惊了。老汉太伟大了……) 3、反复咏叹,感受亲情: ⑴ 当我们明白老汉和小伙子原来是父子关系时,再回过头来看看父子在木桥前的情景,你们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⑵ 引诵第三大段: 同学们,让我们把“儿子”这个充满血缘、充满亲情的字眼带到文章中去,再一起来深情地朗诵第三段,我们就更能理解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了。 (教师引读:“老汉是村支书,他一心想挽救群众的性命,他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自己的儿子,骂道──”后边为学生接读,把几个“小伙子”都换读成“儿子”。) ⑶ 想象:老汉似乎要对儿子喊什么?(板书:喊) ⑷ 此时的老汉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回答,并有选择地请生上台板书关键词,如“父爱如山”等。) 师小结:是的,做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忠于职守,他是无愧的;做为一个父亲,他和天下父母一样舐犊情深。在生死关头,老汉做出的重大抉择,表现出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他的身上充满着崇高的人格魅力,闪耀着灿烂的人性光辉。 八、总结全文,探究“桥”的含义 课文中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汉的形象,为什么却用“桥”为题? 九、练习写话,颂人间真情 这座桥是党员老汉用血肉之躯为百姓架起的生命桥。这座桥是党员老汉舍身忘死架起的党与群众的连心桥。 老汉走了,英雄远离了我们,我想此时此刻同学门的心情跟老师一样激动,也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老汉说,面对此情此景,你最想说什么呢? 请同学们回家拿起手中的笔,用饱含深情的笔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对英雄的哀思,对英雄家人的宽慰吧!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桥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桥》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桥》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桥》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