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课题 十七 国宝——大熊猫

巴黎 武汉
5、将“人民英雄纪念碑、凡尔赛宫、黄鹤楼、中山陵”按其建筑的历史远近排列(用“﹥”表示)(2分)。
6、本单元我们所“游览”的名胜古迹各有各的特色,但异中也有同,按提示回答问题。
(1) 简述其独特之处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山陵:
凡尔赛宫:
黄鹤楼:
(2) 用一个词概括它们的共同之处:
7.读文答题:(2分)
历史上一度曾是法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凡尔赛宫在大革命后变得默默无闻了,到了19世纪下半叶,它又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政治中心。1870年,普鲁士军队占领凡尔赛,第二年德皇在此举行加冕典礼;同年,梯也尔政府盘踞在凡尔赛宫,策划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血腥计划。此外,1856年3月,俄英法等国在此签定了《巴黎和约》。1919年6月28日,在镜廊里法国及英美等国同德国签定了《凡尔赛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1) 这一段要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2) 这一段没有按年代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是按 来安排材料的。
8、仔细琢磨下面一句话的表述特点,仿照它以自己熟悉的建筑物为内容写一句话。
驰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3分)
仿写:
二、阅读理解部分。(8分)
(一)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周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9、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①非显者刺 ②后厅临大池
③非显者刺 ④俱以假山显
10、翻译下面句子。(2分)
①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
②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窃。
11、于园最奇特之处在于: 。(2分)
12、文中描写于园奇景极有层次,能显示其层次的词语是 、 、 、
。(2分)
(二)
往南转到碑身的后面,看到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庄严画面。深夜,起义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府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总督府内熊熊的火焰冒向天空;总督府的牌子,被打断在阶前;撕碎了的清朝的龙旗,被践踏在地上。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接下来的一幅是“五四爱国运动”。这是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浮雕的画面显示出学生们齐集于天安门前举行爱国示威游行的情景。一群男女青年学生,举着“废除卖国密约”的旗帜,慷慨A 地来到天安门前。梳着髻子、系着长裙的女学生,在向市民们散发传单。人群高处,一个男学生正在向围着他的群从演说。B 的青年演说者,怒形于色的人群,使整个浮雕充满了痛恨卖国贼C 人心的气氛。南面的第三幅是“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众1万多人在南京路上举行反帝国主义大示威,英国巡捕向徒手群众开枪射击,死伤多人。“五卅惨案”引起了全上海以至全国人民的极大D ,促使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风暴的爆发。这幅浮雕表现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界人民坚强不屈地向帝国主义斗争的情景。面上成千上万的工人、学生、市民举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小旗,冲破英国巡捕的沙袋、铁丝网英勇地前进,商店关门罢市,戴着礼帽的商人也加入了斗争的行列;被打伤的工人,在战友们的搀扶下,继续勇往直前。人群后面,隐约看到外滩的海关和银行大楼。
13、用“Ⅱ”给文段分层,并归纳层意。(3分)
一层: 二层; 三层:
14、在文章空白处依次填入恰当的词。(2分)
A. B。 C。 D。
15、从文中分别找出评价“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的历史意义的几句话。用横线出。(3分)
16、这里介绍的三幅面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的?(2分)
17、这段文字综合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2分)
18、如果你是一位解说员,你将怎样向观众解说第二幅面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50字以内)(3分)
19、假如南面还可以增加一幅面,在这个时间段里的大事还有哪些可以镌刻上去呢?
(3分)
(三)
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以小平台划分8段,每段30步至54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雾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祭堂与南端入口处石坊的水平距离为700米,垂直高差为73米,其间有392个踏级。祭堂是宽30米、深24。7米、高28。7米的重檐歇山建筑。它在整个陵园建筑中体量最大,等级最高,其正面明间的双檐连接处刻有中山先生的手书“天地正气“。三个圆券门上方,镌刻着“民族”、“民权”、“民生”六字,室内有12根黑色花岗石圆柱,护壁为黑色大理石,左右壁上刻有中山先生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全文。堂中央偏北处,置有这位伟大的革命家的白在理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祭堂后面是高8。4米,直径13。7米的墓室,其地面中央砌有圆形凹穴,穴中安放中山先生的大理石棺及卧像,周围有环形走道及石栏以供瞻仰。室顶为半球形穹隆,对外不开窗,用电气照明及机械通风。中山先生的灵柩在1929年奉安时,即安葬于地下5米深处,外用钢筋混凝土加固,以策安全。室外砌有环形围墙,外铺地,并植以梅、玉兰等花木。
中山陵是自辛亥革命以后,我国为革命领导人兴建的一座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陵墓。中山陵建成以后,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人士前来瞻仰。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陵园十分关注,除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外,还对整个陵区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和精心的维护,使得这位伟大革命家的安息之所,始终保持着整齐、宁静、肃穆的景象。
20、选文第一段中大量运用了四字词语或句子,使语言典雅优美,你喜欢其中的哪些四字雅词、雅句呢?请摘录至少六个,工整地抄在横线上。(2分)

21、第一段开头为何要详写平台周围的环境?(2分)
22、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博大精深,而他的陵园祭堂正面和圆券门上为何却只刻有“天地正气”和“民族”、“民权”、“民生”两大内容?(2分)
23、“奉安”一般用来称君父下葬,或称神主牌位的迁置。文中用来写孙中山灵柩的迁葬是否欠妥?请说说理由。(2分)
24、墓室外植以梅、玉兰等花木,象征着什么?(2分)
25、最后一段与前文在结构上存在什么关系?(2分)
(四)
艾菲尔铁塔
巴黎艾菲尔铁塔举世闻名。它是世界驰名的钢铁建筑,也是法国巴黎的最高建筑物和游览中心。
艾菲尔铁塔是为庆祝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而建的。1887年动工,1889年举行竣工仪式,以设计人著名法国建筑工程师居斯塔夫•艾菲尔的名字命名。
艾菲尔铁塔矗立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岸的战神广场上,塔基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除了4座塔墩为水泥浇灌的之外,塔身全是钢架镂空结构,当时300名安装工在两年时间中用250万个铆钉,把重达7000吨的1。8万个金属部件安装成300。65米的高塔。据说整个建筑费用为746万法郎。铁塔本身的重量加上电视天线、4个基座等,总重量为9757吨。
全塔共分3层,每层有平台高栏,从地面到塔顶装有电梯和1710级阶梯。由4座墩柱支撑的第一层高57米,下面为东西南北4座大拱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二层离地面115米。第三层离地面276米,建筑结构猛然收缩,直指苍穹。从一侧望去,艾菲尔铁塔呈苗条的“A”形或像倒写的字母“Y”,具有优美的曲线型轮廓。艾菲尔塔既是名胜,又是个文娱活动场所,演员可以在塔上演戏,甚至把笨重的大象牵到塔上表演。
铁塔在1980年底关闭,开始问世以来的一次最大的改建工程。首先将铁塔第二层原来每平方米重量为400公斤的混凝土平台,改为厚8毫米、每平方米重量为95公斤的钢板,使铁塔的重量减轻1340吨。改建工程还包括:第二层上的豪华饭店迁至第三层,原地重新开设一个大众啤酒馆建设“居斯塔夫•艾菲尔”接待厅,供组织学术会议、举办讲座和招待会之用;建设一个视听博物馆,游客可以看到介绍铁塔历史和建筑特色的影片和电视节目。现在游人到第三层平台观赏巴黎全景,由4座同时自动上下的电梯载运,而不像过去要分层搭乘了。(选自《语文学习报》 刘玉秋)
26、第一、二段分别说明什么内容?(2分)
27、第四段的结构特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国宝——大熊猫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课题 十七 国宝——大熊猫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国宝——大熊猫》课文精讲
    《国宝——大熊猫》教学反思
    13《在大熊猫的故乡》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大熊猫》教…
    国宝熊猫(艺术活动)
    动物趣事 ――《大熊猫出国》说课设计
    《国宝——大熊猫》教学案例分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国宝-大熊猫…
    七年级下《国宝_大熊猫》2苏教版
    《国宝——大熊猫》叶永烈
    《国宝——大熊猫》教案
    2010年市公开课《国宝——大熊猫》
    《国宝--大熊猫》名师教学设计
    国宝——大熊猫
    国宝熊猫
    叶永烈《国宝——大熊猫》原文阅读
    海韵讲座:叶永烈“出没风波里——我…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2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国宝——大…
    语文七年级下苏教版第17课《国宝——…
    国宝晶晶身上采血 破译大熊猫基因密码
    (苏教版)《国宝——大熊猫》教案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松树金龟子》《国宝——大熊猫》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国宝——大熊猫》
    (苏教版)《国宝——大熊猫》学案
    (苏教版)《国宝——大熊猫》教案
    《国宝—大熊猫》说课稿
    我国的国宝——大熊猫 (大班)
    《国宝——大熊猫》教案
    叶永烈的 国宝--大熊猫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中国国宝——大熊猫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国宝——大熊猫》教案3
    语文七年级下苏教版第17课《国宝——…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7课《国宝——大…
    《大熊猫》教学设计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2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3
    第十七课《国宝——大熊猫》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