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妈住在东山岛的一个小山上,山前是一列大山岭,山后靠海是一马 平川的平地。林大妈的屋后有一片竹林。她和小儿阿根,就靠这片竹林过日 子。 说起林大妈这片竹林,那真是全岛上数一数二的。地面虽然不大,竹子 可长得挺旺,远看,青艳艳的一片,像一块绿油油的大绒毯;近看,一棵挨 一棵,密密麻麻的,像一片大篱笆。 林大妈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背弯、眼花、牙也掉了半嘴。可是,她偏 偏不服老,每天拄着拐杖,挟着弯刀,钻到竹林里,这里扫扫烂竹叶,那里 给笋芽松松土,一磨蹭就是一天。有时不小心踩断了一棵笋芽,她就心疼得 一天吃不下饭去。 林大妈这样没死没活地干,她是有打算的,这个打算在她心里已有十几 年了。十几年前,她老伴临死的时候,对她说:“你跟着我苦了一辈子……咱俩受点苦也算不了啥,只要孩子……无论如何得给他成个家,抱个孙子… …”从那时起,林大妈就想积蓄点钱,好给孩子成家。可是,她刚积了几个 钱,要给大儿子阿桂成亲,却碰上蒋军撤退,阿桂被抓去了,几年的积蓄被 抢得一干二净,林大妈只好带着小儿子过着苦日子。 但是,不管日子多么苦,林大妈给儿子成家的念头始终没有断。蒋军抓 去大的还有小的,现在小儿子也长大了,当上了民兵;听说在山下村里还找 了个对象。如今日子过好了,林大妈打算多积蓄几个钱,给儿子把喜事办得 像样点。要不,怎么对得起那死去的老头子呢。 于是,林大妈干得更起劲了,收竹子时,把那又壮又直的好竹子一根根 地拣出来,捆好放在一边存起来,哪怕是生活再难的时候,也不去动它。 竹子越积越多,不到一年工夫,竹林前面的竹子垛有房顶那么高了。林 大妈一有空就拄着拐杖来看看竹垛,越看越高兴,摸着竹竿,数数捆数,点 点根数,心里盘算着:“再加七捆就够五十捆了。到了那时候,拿几捆换木 料搭三间房子,剩下的卖给合作社,买布、买猪肉……一定给孩子把喜事办 得比他爸爸娶我的时候好上十倍。” 有一天,林大妈实在憋不住了,她就把这件事对儿子说了。儿子笑了笑 ,似乎要说什么,但是望了望母亲的笑脸,又改了口,说:“好嘛,政府正 要盖房子呢,把好竹子卖给国家吧!” 就在这个时候,东山岛的战斗发生了。林大妈家前的那座大山上,成了 战场,数不清的解放军战士攻上山去打敌人。 夜里墨黑墨黑的,伸手不见五指。阿根到民兵队去集合了,林大妈靠在 竹子垛上,摸着心爱的竹子。大炮“咕咚咕咚”地震得人心跳,林大妈望望 战场,想起了那些抓走大儿子的蒋军又来了,我这竹子……人民解放军呀! 你们千万要把这群狗东西给我杀死…… 忽然,一阵脚步声从竹林后面传过来,越来越近,接着几十条黑影窜过 来,为头的那个黑家伙,压低嗓子喊:“什么人?过来!” 林大妈吓坏了,她抖抖索索地走过去,一下被那家伙抓住了。那家伙用 一根硬东西把她推进屋去,林大妈觉出那硬东西是枪,但她不知道这些坏人 是从哪来的。 一个人问她:“快说,这山上还有什么人?有没有你们的解放军?” 林大妈告诉他们,这山上没有别人,只有她一个孤老婆子。 那人推她一把说:“去,烧开水。多烧!” “没有柴火!”林大妈稍微清醒了些。 “这里有!”外面的人拉进一捆竹子,“咔嚓咔嚓”折断了,丢给她。 竹子,就是林大妈的命呀!现在,她忍住心痛,把它当柴火烧了。她慢 吞吞地把锅里添上水,刚要擦洋火,一个蒋军拉住她:“把门关起来,不要 让火光露出去!”林大妈关上门,点起火来。竹子在火里烧得劈劈啪啪地响 ,每响一声,林大妈的心就抖一下,这不是烧竹子,简直是烧她的心。 就在这时候,蒋军们忙起来了。那个当军官的拿出一张纸,用手电筒照 着,身边围着一群蒋军士兵,蒋军官说:“再过半个钟头就开始,我们从海 上摸到这里,要从后面打他们!只要打下前面的那个大山头,”他用手朝大 山一指,“我们就能占领全岛。听明白了没有?”“可是要保守秘密,要叫 共军知道我们在这里,那——前面是他们,后面是大海,我们一个也跑不了……”那个蒋军官瞟了林大妈一眼。林大妈连忙转过脸去,向灶炕吹了几口 气,假装没听见。不知哪一个又说了句:“不要紧,那么一个孤老婆子…… ” 蒋军的话,林大妈虽说不能全听懂,但是意思是知道了。水烧开了,她 又偷加一瓢凉水,坐在门后边假装打盹。她闭着眼,心里好像烧滚了的锅: 这些土匪就是抓走大儿子阿桂的蒋军!现在又来了!我不能叫他们再来糟踏 我,他们要暗算那边山上的人民解放军,我得赶快去报告!可是怎么去呢? 要是小阿根在家去送个信就好了;我去,恐怕走不到那里,就会被土匪打死 的,那不就完了吗…… 这时,她不由得想起老伴临死的话。她想:我死了倒没啥关系,只要人 民解放军能保住东山岛,往后阿根就有好日子过…… 她想着想着,忽然眼前一亮,听见“拍”的一声。她睁眼一看,原来蒋 军们正在抢水喝,一个蒋军踢着了竹火,照得满屋亮堂堂的。那个蒋军官火 了,就打了那家伙一个耳光。 这时,林大妈心里一下子亮了,她暗暗骂道:“畜生,你们怕火呀!”她有办法了,趁着蒋军不留意,拿着一盒火柴,偷偷地拄着拐杖溜出屋子, 摸摸索索地朝竹子垛走去。 摸呀,摸呀,竹垛摸到了,她望了望房子,就抓起一把竹叶,绕到竹垛 那边,钻到垛空里去,又抖抖索索地从腰里掏出火柴来。她的心跳得很厉害 ,手也在发抖。她把竹叶撒在竹竿上,抽出一根火柴,手抖得更厉害了。她 想这竹子就是准备给孩子办喜事用的,只要火柴一擦,就要烧个精光,可是 一想到屋里这些可恨的蒋军,立刻把心一横:“不,一定得烧,一定得让解 放军知道!”她咬紧牙根,使劲一擦,火柴断了;她又抽出一根,刚要擦, 手_抖,火柴掉了;她抓出三根火柴并在一起,“嚓!”一道亮光,她赶快 用身子挡着风,把火苗送到竹叶上。焦干的竹叶一点就着。火苗着旺了,林 大妈才放了心,爬出垛来,她像收完一批竹子一样的高兴。心想:“这么干 的竹子,再加风一吹,短命的再也救不下!” 她用力站起来,绕过竹子垛,朝着前面的大山站着。火被风一吹,一会 儿,火柱冲上天空,照得山坡上和白天一样。她举起拐杖在火影里摇着,喊 叫道: “解放军同志——这里来呀——” …… P8-11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王愿坚是成长、成名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短篇小说作家,不可能不受到那个时代意识形态、审美思潮的规约。但是,艺术之树是长青的。重读他那些精粹、隽永的短篇小说,拂去历史的尘埃,剥离僵硬的思想;依然可以窥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红军长征时期,逼真、凝重的历史画面;红军将士和苏区民众,艰苦悲壮的斗争生活和崇高的精神风貌。艺术的真实是无止境的。这历史和人物自然是被选择和净化的,但作家突出表现的革命历史的深层脉动,仁人志士们的精神人格,无疑也是一种历史的真实。正是这种真实性使作品仍然葆有现实意义和艺术魅力。王愿坚小说最重要的思想艺术特点,一是贯穿始终的“信仰”主题,他把那个时代的人们对革命、对国家(新中国)以及对领袖的信仰,表现得淋漓尽致、历历在目。而信仰是人乃至人类的永恒课题。二是他对短篇小说文体的不懈探索,他煞费苦心地在极有限的艺术空间里,表现了某一段宏大的、艰难的革命历史,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具有创新意义。
王愿坚走上一条革命战争文学的创作道路,与他的家庭影响和人生经历密不可分。他1929年出生于山东诸城县,父辈受过教育且喜爱文学,在乡村当国文教员,使他从小就走近了文学。抗战期间,他的父亲兄姐都参加了革命活动,他的家也成为敌后的联络点。1944年15岁时就进入山东革命根据地,先进干部学校学习,后加入八路军。他参加过部队的战斗生活,担任过宣传员、报社记者和编辑。解放之后,历任《解放军文艺》杂志编辑、《星火燎原》丛书编辑,后转入电影文学创作,与人合作改编和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四渡赤水》等。1991年在北京逝世。由于他亲历过抗日和解放战争,对战争和人有着深切的感受和体验。1953年他到福建东山岛采访刚刚发生的我军和国民党军队的一次战役,同时访问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苏区老根据地,听到了大量红军长征时的斗争故事。之后他重走长征路,遍访沿途的自然环境和民情风俗。他说:“自从1953年接触红军时期斗争生活的题材起,我就算扑到了革命战争历史上。在这个金矿的矿床上面行走,挖掘,寻找,慢慢地发现:我找的并不是历史本身,而是历史里蕴蓄着的另外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管它叫做诗。自然,我不懂诗。这里所说的诗,只是一种概括,指的是历史的内涵,包括绚丽的斗争生活,美好的人物形象,发人深思的哲理以及激动人心的思想感情等等。”
从1954年起,厚积薄发的王愿坚开始了扎实而漫长的短篇小说创作。五六十年代的代表作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三人行》、《亲人》、《普通劳动者》等,其中有多篇一直作为大学、中学教材的入选篇目。上世纪70年代后期作家再度出山,创作了“长征系列小说”。在王愿坚的全部作品中,只有少数篇什描写了东山岛战役、东北抗联的战斗以及解放后革命前辈的工作、生活,绝大部分作品都表现的是1935年前后闽粤赣一带根据地军民的艰苦斗争和红军的长征,部分作品虽然着笔于现在,但倒叙的依然是那一段历史。第二次国内战争是现代革命史上的草创期、转折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历史时段,在当代文学中反映并不多,王愿坚选择了这一重要历史题材,并用短篇小说文体作出了成功的实践。他的作品已成为“红色经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愿坚在艺术的方寸之间,写出一部瑰丽多姿的革命“诗史”。在《党费》等作品中,描述了苏区人民在国民党军队的再次占据下,艰难的生存和坚韧的斗争。在《足迹》、《食粮》等小说里,展现了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时,险象环生的历程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在《支队政委》等篇章中,刻画了留守老区的游击队,依靠组织、凝聚群众开展的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一篇作品表现的只是革命历史中一条小溪、几朵浪花,但汇聚起来,就构成了波起浪涌、奔流不息的长河。作家没有回避这一历史时期斗争的艰苦、道路的坎坷,但更着力凸现了红军战士和老区人民对革命事业、未来社会的虔诚信仰。《七根火柴》中的那位无名战士,饥寒交迫、生命垂危,但依然要把夹在党证里的七根火柴,留给部队使用,因为他相信革命一定会成功的。《粮食的故事》里那位游击队总务长郝吉标,山上一穷二白,他每天为部队的吃饭穿衣绞尽脑汁,但却与儿子想象着未来的“新国家是什么样子”,应该“怎样建设”等问题。坚信美好幸福的新国家终将取代贫穷战乱的旧中国,这是当时蕴藏在所有革命者心中的社会信念。《歌声》描写的是1935年东北抗联战士的斗争故事,但却形象地回答了“新国家”是什么样子的问题。几位受伤的战士被日军围困在大森林里,就在他们悲观绝望、准备以死殉职的时刻,他们看到国界那边的苏联,阳光明媚的集体农场、紧张而愉快地劳动着的男男女女,听到用俄语合唱的《国际歌》歌声……于是他们突然间有了勇气和力量,冲出了重围。全新的苏维埃是当时风雨飘摇的旧中国的一个鲜明比照,也是无数革命者和普通人的社会理想。王愿坚深入揭示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崇高、坚定的精神信仰,正是这种信仰照耀、激励着人们,同舟共济,走向了胜利。
王愿坚新时期文学初期创作的“长征系列小说”,集中刻画了红军长征途中,几位革命领袖的形象。《夜》、《足迹》、《草》、《启示》是写周恩来的,把一位日理万机、鞠躬尽瘁、沉着智慧的指挥家形象刻画得逼真感人。《肩膀》、《食粮》、《标准》、《歌》是写朱德的,将一位体恤战士、身先士卒、治军有方的统帅形象描绘得生龙活虎。《同志》是写贺龙的,突出了他乐观豪爽、与兵士打成一片的大将风采。《路标》是写毛泽东的,渲染了他在革命危急关头,体察军心,运筹帷幄的领袖形象。在短篇小说中塑造领袖形象,是有相当难度的。王愿坚凭着他对革命历史的了然于心和对领袖人物的较深把握,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的情节和细节,塑造了一个个形神兼备的独特形象。(太原日报)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