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国外 >> 再塑生命 >> 正文

 

新课改下的语文审美教育──从《再塑生命》一文中体验美、创造美

新课改下的语文审美教育   ──从《再塑生命》一文中体验美、创造美   浙江省台州市西关中学 若 晨       前不久,我上了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再塑生命》一文,这一节课是在多媒体教室上的。在整个过程中,我尝试着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中让学生领会课文内涵,品尝人生的乐趣,感悟生命的意义和美。


一、发现美

  上课一开始,在贝多芬的钢琴曲《命运》这一背景音乐中,我微笑着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来讲讲美。”并在黑板上用红笔写了一个大大的“美”字。有几个学生露出了疑惑的神色,也有几个在下面小声嘀咕着:“不是说今天上《再塑生命》吗?”“我都预习过了,还收集了很多海伦·凯勒的资料呢。”我不动声色,继续微笑着提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美?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美的?”美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但学生从未探讨过这一问题,现在经老师提出后,学生积极性很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美就是好看的意思。”有的说:“美的东西让人看了很舒服。”有的说:“美还包括心灵美。”也有的说:“富春江的景色很美。”“陈倩倩今天穿的衣服很美。”有一个调皮的学生回答说:“老师的微笑很美。”这一回答倒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而此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了,及时引导说:“法国著名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开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所以今天,我们不仅用我们的眼睛,更用我们的心、我们的情感去寻找寻找生活中的美,去理解美的更为深广的含义。” 这里教师开始引入美育,激起学生的兴趣。


二、欣赏美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舞蹈《千手观音》,对学生进行美的陶冶。介绍《千手观音》的成功和它背后的故事,引出海伦·凯勒。学生介绍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老师补充,并给学生观看海伦和莎莉文老师的有关图片,让他们有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

  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意。让学生带着爱美的心,以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配乐朗读课文,寻找课文写得最美的小片段,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同时展示几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图片,如繁花似锦的夏季的图片,海伦与老师莎莉文在树上共进午餐的图片,太阳出来之前天空中云彩的图片等,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欣赏课文,欣赏美。


三、感悟美

  理解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探讨自莎莉文老师来了之后,海伦的生活中开始获得了哪些美?同学们积极地投入到小组探究活动中,认真研读课文,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小组认为海伦认识到了文字,感到了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理解了“爱”的涵义,开始远离孤独、无助、黑暗的生活,这是她生命中开始拥有了美的东西。有的小组认为莎莉文老师给了海伦以帮助、关爱,使她重新获得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是一种美。有的小组认为海伦能拥有一颗好学的心、感情丰富的心,具有坚毅的意志,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到后来成功了,为世界盲人服务,献身于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这是一种美好的精神品质。也有的小组认为莎莉文老师不仅让海伦认识到了大自然的友善、仁慈,也让她感受到了大自然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以及莎莉文老师对她的耐心教育,循循善诱,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美。


四、创造美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体会后,进一步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对课文美读中品味文章的美,展开创造性想象。学生思考,描绘一幅自己心目中的美的面。老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大家欣赏得意之作,培养学生欣赏的眼光。学生有的描绘了鸟语花香、小流水的优美景色;有的描述夕阳西下,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携手走在夕阳下,回忆种种往事的面;有的从好人好事、助人为乐、拾金不昧中看出了人的本性美、心灵美;有的从挫折、逆境中看到了不屈不挠、努力抗争、永不言败的美;也有的感受到了默默无闻、无私付出,为人类作贡献中蕴含的美;同时有很多学生提到了张海迪、贝多芬、保尔·卡察金、瞎子阿炳等,他们身残志不残,同病魔作不屈的斗争,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把欢乐留给了后人,从他们的人生中感悟到了美。

  最后老师激励评价,小结。


【案例评析】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化艺术作品的美的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变得高尚,在思想情感方面得以健康发展。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基本教学理念之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因此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地欣赏、评价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美,培养中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即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基于这种美好的目的,我在本节课的美育实施中,有如下几点做法体会:


一、 重视朗读,欣赏美

  没有美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在教学中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外,更要给学生以“美”的感受,用“美”来熏陶学生,用“美”来感染学生。语文教材中先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育的内容,要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美,首先要实施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再塑生命》一文,本身已极富美感,通过读,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觉经验,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进入作品美的意境。同时,多媒体教学给了我们更广阔的舞台。利用多媒体课件,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创设具体情境,营造气氛,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的面之中,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受到强烈的美的震撼,拉近了学生与作品的距离,从而让学生走进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


二、适时引导,领悟美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的主要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轻叩学生美好的心扉。刚才的美读,已使学生初步领略了作品的语言美、人物美、意境美,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情境中,但这还只是处于审美的初级阶段,要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美感,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引导,将学生的情感流向引入轨道,以期引起强烈的审美共鸣,从而体验文章的美。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美不单单是眼睛看到的东西,更是用心灵感受到的一种情感的体验。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在小组探究活动中自己探讨,各抒己见,领悟《再塑生命》的美感,进入角色,真正理解人物的处境,进而理解人物的心境,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从而感悟人物的性格美。


三、展开想象,创造美

  创造美是美育的目的所在,也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随着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轰轰烈烈地进行,课程改革所大力倡导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倍受教师和学生们的青睐。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创造力也是无穷的,所以教师在这时应大胆放手,营造了一个开放的空间,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懂得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更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观点,尊重他人的想象力与创造成果。这一环节,在引导学生欣赏了作品的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心灵之后,注重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鉴别生活中的真、善、美,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更实际锻炼了语文方面的审美创造能力。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认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目的在于:学校要教人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使没有美就不能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这是多么精辟的论述!我想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能够挖掘出语文学科丰富的审美资源,把语文的学习延伸到艺术的领域、生活的领域,从美育的角度去看语文,学语文,那么,我们就可以凭借语文学科自身的美和创造语文教学的美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受到美的享受,品德上受到美的熏陶,心灵上受到美的净化,使他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再塑生命,海伦·凯勒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新课改下的语文审美教育──从《再塑生命》一文中体验美、创造美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再塑生命》同步练习
    一个令教师自豪与羞愧的名字
    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有感于《再塑…
    读《再塑生命》有感
    珍惜光明──读海伦·凯勒《假如给三…
    手掌上的阳光──读《假如给我三天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赏析
    不幸与幸运──《海伦·凯勒》读后感
    记忆深处的光明
    惊奇和欣喜
    快乐的圣诞节
    再塑生命──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再塑生命》教法指引
    与大海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再塑生命》教学建议
    童年的记忆
    《再塑生命》同步轻松练习
    《再塑生命》同步达纲练习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电子教材
    《再塑生命》整体把握
    《再塑生命》问题研究
    《再塑生命》生字注音
    《再塑生命》习题精选
    《再塑生命》研讨与练习说明
    《再塑生命》有关资料
    《再塑生命》参考图片
    海伦·凯勒简介
    海伦·凯勒用毅力之光驱散生命的黑暗
    海伦·凯勒笔下的莎利文老师
    海伦·凯勒为什么会成功?
    海伦的唯一一次恋爱
    海伦·凯勒在贫困中生存
    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
    永远的朋友
    多姿多彩的生活
    与命运抗争
    莎利文老师眼中的海伦
    永远的朋友
    《再塑生命》同步练习
    大学时光
    在快乐中学习
    直率、可爱的小女孩
    感同身受
    智慧之门的钥匙
    不羁的赤子
    全新的教育方法
    海伦学说话
    非同寻常的力量
    服从和爱
    《再塑生命》学法指导
    《再塑生命》素质教育新学案
    《再塑生命》课文背景知识
    安妮·修文的人生
    《再塑生命》主题思想
    《再塑生命》习题精选
    《再塑生命》形似字辨析
    《再塑生命》多音字辨析
    《再塑生命》词语解释
    读《再塑生命》后感
    《再塑生命》难句解析
    《再塑生命》中心思想
    《再塑生命》结构分析
    《再塑生命》疑难解析
    《再塑生命》重难点讲解
    《再塑生命》问题探究
    《再塑生命》写作特点
    《再塑生命》研讨赏析
    《再塑生命》写作借鉴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课文评点
    名人说“意志”
    海伦·凯勒的闲谈
    生活的真谛
    海伦·凯勒的演讲词
    我在上帝给的三天光明中──读《再塑…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一)
    海伦在上帝给的三天光明中──读《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二)
    我的老师
    《再塑生命》读后感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写作特色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听《再塑生命》有感
    《再塑生命》说课设计
    《再塑生命》说课设计
    《再塑生命》说课设计
    《再塑生命》说课设计
    《再塑生命》教学杂谈
    《再塑生命》导入语设计
    《再塑生命》导入语设计
    《再塑生命》案例分析
    《再塑生命》听后的思考
    《再塑生命》读写直通车
    再塑生命──情感教育与网络教学的融…
    反思我的语文课堂教学──《再塑生命…
    经师易,人师难──《再塑生命》课后反…
    一堂震撼心灵的好课──《再塑生命》…
    让学生与作者与文本对话──教海伦·…
    《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