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教学设计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第二中学 张鸿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成长历程理解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2、过程与方法: 阅读及重点语句分析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积极态度以及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 【教学重点】 1、梳理再塑生命的历程。 2、体会并能分析出海伦成功的因素。 【教学难点】 体会到海伦对生命的积极态度。 【课前准备】 搜集并整理海伦和莎莉文老师的有关事迹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千手观音》精彩画面,请同学们谈谈节目幕后的故事。如果让你把这个故事告诉给一个生活在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的人,你打算怎样告诉他? (同学讨论) 同学们会感到很为难,可是在19世纪美国的莎莉文老师就创造了一个奇迹。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见证这个奇迹。 二、认识并了解海伦·凯勒及莎莉文老师的事迹 1、同学们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2、教师准备材料: 海伦·凯勒及莎莉文老师的相片。 海伦·凯勒一岁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随着又丧失了说话能力,然而就在那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秀的成绩从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各国民众的赞扬。1959年联合国曾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马克·吐温 三、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1、阅读课文,概括本文记叙的主要事件: 明确: ⑴ 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 ⑵ 老师让我了解大自然。 ⑶ 老师引导我理解爱。 2、迅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标划出能体现海伦心理的句子: ⑴ 生命原貌:像大雾中的航船 ⑵ 再塑生命的起始:与莎莉文老师的相识 ⑶ 再塑生命的发展:认识具体事物、了解大自然 ⑷ 再塑生命成功的印证:生命中拥有了(爱) 四、细节把握、重点研读 我静静地在那里坐了许久,不是在想珠子的排列方式,而是在脑海中用新的观念来寻求“爱”的解释。那天,乌云密布,间或有阵阵的细雨,突然间太阳突破云层,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又问老师:“爱是不是太阳?” “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老师回答说。她似乎意识到我仍然是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但当时我依然无法理解的话解释说:“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没有爱,你就不快活,也不想玩了。” 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 学生活动: 研读本部分,讨论下列问题: 1、读选文,把握文章,结合课外搜集海伦·凯勒的有关资料,讨论:为什么海伦对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 2、爱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可视可触的事物,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却处处能感受到它的存在。课文第三部分师生的回答中,有几个探讨什么爱的句子,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含义,也可以模仿着写几句话。 五、分析文章主题 问题1: 刚才我们一起见证了成功的再塑生命的历程,那么同学们现在对“再塑生命”该怎样理解呢? 明确:原意指“重新获得生命”这里指“海伦的生命被莎莉文老师从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引领出来,重新感受到了光明和希望”。 问题2: 海伦最终战胜困难,完成了生命的再生。读了她的故事,同学们你认为一个人要再塑生命需要具备那些因素呢? 明确:坚强的毅力、旺盛的求知欲、好的老师…… 问题3: 从这些因素中,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是怎样的一个老师?(结合文中事例回答) 六、合作与探究 莎莉文老师应该教会海伦许多东西,为什么海伦只写了“认识文字、了解大自然、理解爱”三件事呢? 明确: 1、文字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是走出黑暗的希望; 2、自然是生活的根基; 3、爱是人类的灵魂。 (根据学生回答适当引导) 教师总结: 回顾生命再塑的过程,海伦以超人的毅力旺盛的求知欲,跨越了生命的一道道沟坎,莎莉文老师用博大而深沉的师爱改变了海伦的生命轨迹。 拓展1: 生活中许多残疾人克服自身残疾刻画出完美的人生,你都知道哪些? 拓展2: 通过这些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本课结束(郑智化《水手》响起) 实践作业: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光明有声音的世界里,我们身边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用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亲切的问候让世界变得更美丽、更温暖。 【板书设计】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再塑生命,海伦·凯勒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再塑生命》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