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河底中学 张慧芳 【学习目标】 1、感情充沛地朗读课文。 2、体会雨果充满激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并品味其中蕴蓄的深刻含义。 3、领略伏尔泰这位伟人的思想光辉。 4、了解演说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品味雨果充满激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并体会其中蕴蓄的深刻含义。 2、领略伏尔泰这位伟人的思想光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查找雨果、伏尔泰的相关资料。 2、查工具书认识生字词。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请几位同学说说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雨果、伏尔泰的相关资料。 2、教师归纳、补充: ⑴ 伏尔泰(1694~1778),法国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启蒙思想家。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从小喜欢文艺。中学毕业后,由于写诗讽刺权贵,曾两次入狱。此后因宣传启蒙思想,多次受迫害并被放逐国外。为避开当局追捕,晚年避居法瑞边境,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逝世前回到巴黎。他的文学创作极为丰富,包括史诗、小说、戏剧等,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哲理小说。 ⑵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生于军官家庭。早期歌颂波旁王朝复辟,后受进步思想启发,逐步摆脱保皇观点,反对专制和教会。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二、整体感知 要求:默读,了解全文大意,讨论完“研讨与练习”二。 明确: 1、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一是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作出思想上的贡献(“培育良知,教化人类”,“教导人们走向自由”);二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 2、雨果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原因是:从那时起,“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思想取代武力,人们再也不会盲目地臣服于权威与专制,人间最高的律令将是基于正义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总之,“新纪元”的说法是对启蒙运动意义的高度评价。 三、研读赏析 1、全班感情充沛地朗读课文,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⑴ 体会语言风格。 ⑵ 选几个最能代表这种语言风格的段落,把它们背下来。 2、讨论完成“研讨与练习”三,品味题中句子蕴蓄的深刻含义。 明确: ⑴句含义:伏尔泰受到黑暗势力的诅咒、帮人民摆脱愚昧;人民祝福他,未来属于人民。 ⑵句含义:伏尔泰的微笑,是对封建统治者的蔑视和嘲笑,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 ⑶句含义:思想取代武力,意味着人民普遍觉醒,再也不会盲目地臣服于权威与专制,人间最高的律令将是基于正义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这句话揭示了启蒙思想家的毕生追求和巨大贡献。 ⑷句含义:表现出雨果向黑暗势力宣战的决心;同时也暗示着:伏尔泰虽然去世了,但他的思想仍然指引着人民走向光明。 四、总结演说的特点 1、学生谈谈自己的观点。 2、教师小结: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⑴ 认清对象,确立主旨。 ⑵ 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⑶ 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⑷ 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五、小结 再次朗读课文,领略伏尔泰这位伟人的思想光辉。 六、布置作业 查找雨果、伏尔泰的作品,选几部读读。 【课堂练习】 1、填空: ⑴ 伏尔泰, 国 家、 家、 家、 家。 ⑵ 我们学过雨果的一篇文章是 。 2、品味下面句子的含义: ⑴ 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⑵ 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