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想:1、整体感知课文,研读文中的一些疑难句子,以点带面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通过听朗诵,体会文章悲壮而激越的感情。 3、通过替伟人设计墓志铭,深入的理解伟人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引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非常特殊的散文——《巴尔扎克葬词》(幻灯片投影图片),1850年,巴黎震惊,法国震惊,世界为之震惊。一位伟人与世长辞了,他就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8月22日,巴黎公众冒着霏霏细雨在著名的拉雪兹公墓替这位文学天才送葬。巴尔扎克生前的好友——雨果饱含感情的宣读了这篇葬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情理交融的散文。 师:请同学们把你们在预习中发现的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摘取出来,写在吃上?(可以简写,每人写1~2句,时间为5分钟) 生:阅读课文,并完成句子的摘抄。 师:梳理生摘取得句子,把比较集中的问题分类,利用实物投影,投影出来,请同学把句子勾画在书上? 生:勾画一下这些句子:1、对我们来说一切的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2、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3、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4、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5、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6、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 师:这些都是同学们发现的问题,老师也有几个句子不能理解,现在请你们发挥集体的智慧来帮我解决? 师:抛出以下几个句子:7、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8、于是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仍游刃有余。 师:下面我们分成四个小组来研究这些句子,我们先分一下任务,第一组的同学研究1、2两句,第二组研究3、4两句,第三组研究5、6两句,第四组研究7、8两句,请同学相互合作,交流,五分钟以后请一个代表来发言? 生1:“虚构”消失了指巴尔扎克真的已经逝世了,同时也表明他的创作生涯结束了。 生1:这就像《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一样。 生1:第二句是说巴尔扎克是一个比武力统治者伟大的精神统治者,也就是他的精神将会影响人们。他将成为人们精神的导师,所以说他是一个思想家。 师:说的非常好,同学们看这两段正好是在总体评价巴尔扎克的成就,同时对他的逝世,表达了自己深切的悼念之情。 生2:第三句,是说他活的时间不长,但是他生活的很充实,活的很有意议。 生2:第四句是说伟人们写下来许多伟大而杰出的作品,作出来伟大的贡献,未来的人们将会安放雕像来纪念他们。 师:分析的很到位,能抓住其中的重点的字词,从而理解整句话的含义,这也是一种方法。这一部分内容又是在说巴尔扎克的哪一方面呢? 生:评价他的作品和所取得的成绩。 生3:第五句,雨果面对好友的去世,引发了对生死的思考,从宗教的角度,死亡是一种真正的解脱,同时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 生3:第六句,雨果认为巴尔扎克逝世以后应该去了天堂,所以说这是光明,同时他的作品也还将鼓舞人们去争取光明。他的生命结束了,但是他的影响才刚刚开始,而且他的精神是永恒的。 师:同学们,他们说的好不好? 师:雨果在葬词的结尾表达了自己的生死观,同时也对巴尔扎克给予了崇高的赞扬,用富有诗意的话说他的逝世不是“不是黑夜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虚无而是永恒!”这就比说:“他将永垂不朽”要生动,形象的多。这也是这篇葬词与众不同的地方。 生4:第七句,说的是巴尔扎克对现实社会的揭示和批判是深刻的,在他的作品种我们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的或阴沉或悲壮的理想。 生4:巴尔扎克在揭示和批判社会现实的时候是冷静地,同时又是深刻的,入木三分的,他所揭示的领域是别人不敢涉及的。 师总结板书:结构:哀悼——评价——生死观 师:伟人的逝世让我们认识到躯体的消失不是真正的死亡,他的精神是永恒的,下面我们结合一下课文的朗读来体会一下葬词所蕴涵的强烈的感情? 生:听录音朗诵。 师:听了这样声请并茂的朗诵之后,同学们可能也有感触,那么,哪个同学来说说你对文中哪一段最有感触? 生:自由发言,朗读。 师:巴尔扎克已经长眠于地下,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可能还有很多话想对他说,现在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请你用简短、精辟的预言给巴尔扎克设计一个墓志铭? 师:投影示范墓志铭的写法:法国作家司汤达: 阿里哥.贝尔,米兰人。 活过,爱过,写过 法国思想家卢梭: 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爱自然和真理的人。 思想家马克思: “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生:思考,完成,小组讨论,推荐比较好的。 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师进行形式多样的点评。 师:“死亡”是一个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我们不愿接触到的话题,学了这篇葬词之后,让我们怀着对巴尔扎克的崇敬去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好好活着?去体会巴金老先生曾说过的那句话——“人,不是光靠吃米活着的。” 【案例分析】 学会质疑,感受质疑带来的快乐 一、确立学生主动质疑的意识。 二、创设学生主动质疑的情境。 三、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 四、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五、尊重学生的意见,努力做到,师生平等地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