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看看“自读提示”,回想我们读过的寓言,回答:什么是寓言?
生 a:寓言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翁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生b: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硕果“一个寓言可分成身体与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有些寓言往往在篇末点明寓意,有些寓言则把寓意含蓄在故事里面。(引用得好!)
生c:寓言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它的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古喻今,借远喻近,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大家说得全面!)
师:请概括第一部分(1段)的意思。
生:这一部分写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
师:第一句是这一部分的第一层,是故事的起因和开端,主要写了什么事情?
生a:这一层想象赫耳墨斯来到“雕像者的店里”,了解自身的价值。(都对!)
生b:这一层交代赫耳墨斯去雕像店的原因。
师:第二句到段尾是第二层,是故事的发展和结局,这一层主要写了什么事情?
生:这一层想象赫耳墨斯询问雕像者的情况,主要写他们的对话。
师:赫耳墨斯三次发问的提示语有什么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第一次发问的提示语是“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比较平静;第二次发问的提示语是“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着意写了赫耳墨斯的表情“笑着”,他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那赫拉的雕像更等而下之了,自己肯定能超过这个价格,似乎满有把握,不成问题,所以露出了骄矜的表情,笑了,一个“笑”字,把人物形象写活了;第三次发问的提示语是“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着意刻画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他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他竟然以为自己的身价会超过父亲——最高神宙斯,赫拉更不在话下,这是何等狂妄。他自以为自己是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而雕像者一定是势利的,阿谀奉承的,他这样猜度别人,足见他自己心灵的卑劣。
提示语的变化使文章的语言活泼;使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使故事情节发展并有波澜。
师:第二部分(2段)点明的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生:这篇寓言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爱慕虚荣,自高自大,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不被人尊重。
师:这篇寓言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生:这篇寓言以叙述为主,间用描写,增强了寓言的形象性和文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