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 浙江省上虞市百官中学 宋 燕 赵芦芳 【学习目标】 1、理解寓言艺术特色,学写寓言。 2、迁移经验技能,把握文意。 3、培养读、写、听、说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写作技巧,进行寓言创作。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续写寓言,感受特色 师生共同创作《龟兔赛跑》续篇,感受寓言的艺术魅力。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创作,并进行适时的鼓励) 总结:同学们,寓言的创作过程要求我们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进行生动的创作。下面,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了解寓言的特色,感受它独到的艺术魅力。 二、寓言简介 1、什么是寓言?具有什么特点?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 篇幅一般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人,更多的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的东西和现象。主题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讽今、借小喻大等寓意深刻的道理于故事中,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中常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关于《伊索寓言》:是一本古希腊寓言集。伊索是公元前六世纪希腊的一个奴隶,善讲寓言故事,后人搜集了古希腊流传的寓言,几经加工、编辑成书,统归在伊索的名下,称《伊索寓言》。 三、对比教学,学习寓言 教学构想:结合学生已获得的认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取他们认为可行的方法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两个故事。 1、小组学习,教师参与。 2、检验小组学习效果。 问题设计: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怎样以神喻人来刻画赫耳墨斯的形象表现出深刻哲理的?(提示:根据赫耳墨斯的两次心理活动分析) 2、《蚊子和狮子》是怎样运用对比刻画形象来表现哲理的?(提示:两次战斗的细节描写) 分析提要: 知识拓展:(人、神)万事万物 情节简单 言此意彼 想象与联想 总结语句:经过学习,我们知道,寓言故事里的人物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神,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做为寓言故事里的人物,寓言故事大多情节简单,但虽然情节简单却内藏寓意,那我们应如何进行寓言创作呢?一是要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二是对故事中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等进行描写,藏寓意于故事中。 四、拓展教学,创作寓言 教学构想: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尽情展现他们的想象力,获得成就感吧! 1、出示“给题目写寓言、给开头写寓言、给寓意写寓言”等几种不同要求的写作练习,让学生自主构思: 给题目写寓言:水滴与石头、新龟兔赛跑、口与鼻的对话等 给开头写寓言:老虎回家之后……树干对树叶说:“……”等 给寓意写寓言:告诫人们要保护环境、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等 自主创意写寓言:自拟题目,自找寓意进行创作 2、进行讲故事比赛: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上台讲故事比赛,教师给予及时地表扬适时评价。 3、总结: 师生互评:可结合讲故事情况展开互评,也可让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