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Y >> 岳阳楼记 >> 正文

 

《岳阳楼记》教学实录

岳阳楼记》教学实录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一中 李向红     一、导入新课

  师:大家好,先请大家来看我国的几座楼,看看它们叫什么名字?

  (按:面出现黄鹤楼、岳阳楼、腾王阁。)

  学生:讲出黄鹤楼、岳阳楼、腾王阁

  师:这三座楼就是著名的“江南三大名楼”(按:三楼在一面)

  师:我们来看岳阳楼。(按:面是岳阳楼及简介文字)

  师:在宋代有个叫腾子京的官员,被贬到岳阳做太守,于是生计修建了岳阳楼,请他的好朋友范仲淹为此事作记。这就有了文学史上的名篇《岳阳楼记》。

  (按:面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师:我们来看范仲淹的介绍。

  (按画面 范仲淹的像及文字) 最好用卷轴。


二、过渡

  接下来,我们大家来品赏《岳阳楼记》,要求:

  听录音时完成下列任务:

  1、疏通全文字词;

  2、了解文中多种的表达方式;

  3、体会警句。

  师:请大家带着这几项任务听。(按:朗读、面、音乐)


三、分析课文

  1、师:刚才同学们听得很仔细。先让我们以为看课文第二节。

  2、师:第二节写什么?

    生:第二节写洞庭湖远景。(板书)

  3、师:(按:洞庭湖远景图,文字:请一位同学用一段话来描述一下,最好用自己的话来讲)

    生:描绘洞庭湖远景。(如果没讲完,可再按一次图)连接远山,吞吐长江,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朝上日出,傍晚阴暗,气象变化很大。

  4、师:刚才同学描述不错。那么,大家能用一两个词来概述洞庭湖吗?

    生:气象万千的洞庭湖、壮美的洞庭湖……

  5、师:作者写洞庭湖远景用什么表达方式?

    生:描写(板书)

  6、师:请大家读这一部分描写。

  7、师:洞庭湖地理位置如何?

    生:被通巫峡,南极潇湘。

  8、师:解释“然则,北,南”(按:面文字,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生:解释词语。

  9、师:洞庭湖的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汇集了许多的……(学生答)

    师:请解释。

    过渡:

    面对这气势大、变化大的洞庭湖景象,作者心境非常宽阔,而迁客骚人的心情又如何呢?

 10、按:先请同学们欣赏“阴雨天洞庭湖”画面。(面加音乐)

    (按:“阴雨天洞庭湖。”文字:请你描述阴雨天洞庭湖景色并就讲出迁客骚人的心情。用上提供的词语。

    形式“只见洞庭湖上……这时,迁客骚人的心不禁……)

    生:只见洞庭湖上淫雨霏霏,连月不干,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远啼,面对此景,加上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这时,迁客骚人的心不禁悲凉起来。

    (提供的词语:淫雨霏霏,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虎啸远啼)

    (提供的词语: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去国怀乡

 11、师:刚才这位同学描述很不错。(按:面 阴·悲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薄暮冥冥  通近  去国怀乡  国都

    但要注意:

    按:薄  薄如钱唇  与“厚”相对  国  伟大祖国  国家

    迁客骚人面对阴冷悲凉的景,加上自己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不由得悲从中来,普通心理是悲。

    生:解释词语。

 12、师:指板书:可见这段表达方式应是?

    生:写景 抒情 景中有情 情景交融 (板书)

 13、师:请全体来读这一段。

 14、师:刚才读得不错。

 15、师:请根据面词语来背诵本段。(按:阴雨景,上面已提供的词语)

    (实在不会背的可偷偷省一下)

 16、过渡:迁客骚人在阴雨天中产生了悲情,那么在晴天的洞庭湖景色前他们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看第四节,听我来读一读。

 17、师:(按:在师读的同时配上轻松的音乐。

 18、师:大家揣摩一下看,我接下来想请同学们做什么?(提示与第三段相似)

    学生讨论:想让我们描述晴天洞庭湖景色。

    师:讲得非常好,那么请你来描述一下。(大家来点掌声

 19、师:(按:面:晴天的洞庭湖景色)

    (文字: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晴天洞庭湖景色并指出迁客骚人的普通心理)

    (形式:只见…….他们不由得……)

    生:学生描述。(是否要提示词语?)

 20、师:刚才回答很不错。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填一下板书。

    按:面           去国怀乡
      阴·悲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生:学生口头填空。(按:听学生的回答逐个按入)

           心旷神怡
      晴·喜  宠辱皆忘
           把酒临风

    (板书)

    (描写抒情)

 21、请同学们读第四段,尽量脱离书本。

 22、师:据板书:迁客骚人面对不同的景产生不同的情,这照应于文中的哪句话?

    生:揽物之情,得无异乎?

 23、师:(按:文字揽物之情,得无异乎?)请一位同学来翻译。

    (这句话并入前20的板书)

    学生翻译。

 24、师:请大家互相讨论一下,迁客骚人晴喜,阴则悲,登楼者心情变化的饿依据上一什么?(还是前面的板书保留在屏幕上)

    生:因物因己,心境不好,因为被贬,远离家乡。

 25、师:请大家再考虑一下,迁客骚人的心情,实质上是同还是异?

    生:讨论。同,看似异,实为同。都是因物因己而或喜或悲。

 26、师:范仲淹也是被贬之人,他同意这两种人的心境呢?是不是认为应有第三种心境?

    生:不同意这两种。

 27、师:既然不同意为何要写出来?

    生:铺垫,对比衬托。不迁客骚人与古仁人形成对比。(板书)

    突出“异”。(板书)

 28、师:古仁人的心境由哪句表达出来?

    生: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板书)

 29、师:请译此句。

    生:译此句。

    师:再看一句。(按: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30、师: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前面的二者“以物喜,以己悲”形成对比,作者认为“以己悲以物喜”不可取,要向古仁人那样,那该怎么办?请用原文的话来回答。

    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1、师:(按:居……处…..)这句话重在哪个词?

    生:忧 忧国忧民

 32、师:作者认为该怎么做?进亦忧,退也乐,什么时候“乐”呢?他的伟大抱负在哪里?

    生:齐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按:先……后……)

 33、师:译此句。

    生:译此句。

 34、师:作者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直抒了自己的抱负。与欧阳修在《醉》中提到的“与民同乐》,哪个境界更高。(按:先……后……“与民同乐”·《醉翁亭记》)

    生:讨论,这句境界更高,一先一后写出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奋发向上的精神。吃苦在人前,享乐在人后。近千年前的古代仁人志士有这伟大的胸襟,令人钦佩,同时教育启发千百万后来人。

 35、师:讨论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物,举例(按面:先天下……后天下……)

 36、师:作者通过写景、抒情、议论阐发了自己的抱负,应该说文至此可矣,“微斯人”一句是否多余?为什么?有何用?请大家回到文中第1段。

    生:不多余,照应第1段。

 37、师:第1段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写什么?

    生:记叙,交待滕是“谪”人,但与迁客骚人不同,被贬期间能“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38、师:所以作者写这一句的目的是勉励滕子京也自勉,都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为国为民奋斗,并说明,这样才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39、师:下面请全班同学朗读。(配乐)

 40、师:请学生质疑。     一、古今异义的词法现象

  古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词语,其意义和用法跟现代汉语不同,这古今词义的变化,是阅读文言文时应特别注意的。

  A、前人之述备矣

  B、去国怀乡

  C、春和景明

  D、把酒临风

  E、是进亦忧,退亦忧

  F、微斯人,吾谁与归

  G、虽我之亡,有子存焉

  H、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二、文学史上有趣现象,“贬”出好文章


三、本文特点上一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


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靠不好可,不要写,应积极面对


五、文句优美,凝练,有节奏音乐美


六、详略得当

  《看戏》中……

  本文重心是抒抱负,所以写巴陵郡胜状略,写迁客骚人是为反衬古仁人之心。


七、难解的词

  具:百废俱兴  《岳》        “具”通“俱”
    此人……为所具言所闻 《桃》 详细

  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守: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名词  动词  词类活用

  胜:余观之巴陵胜状        美好的

  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或: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

  心:予谈求古仁人之心       思想感情

  高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八、吾谁与归 提宾句 吾有谁归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五、总结(按出总板书)

  记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散文体裁,可记事,可议论,熔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我们的《岳阳楼记》由叙事、写景、抒情,由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转到古仁人之心,发出“先天下……后天下……”的议论,点明题旨,这是非常伟大的抱负,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有志青年,要立志拥有这抱负,为祖国民族拼搏。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岳阳楼记,范仲淹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岳阳楼记》教学实录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渔家傲 秋思》 《天净沙 秋思》比较…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赏析
    《渔家傲  秋思》赏析
    《渔家傲·秋思》教案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教案
    《望江南》《 渔家傲   秋思》教案
    渔家傲 秋思
    《渔家傲 秋思》赏析
    渔家傲秋思-【赏析】
    【赏析】渔家傲 秋思
    白发塞外吟悲歌--范仲淹《渔家傲·秋…
    语文《词五首》说课稿
    渔家傲.秋思(含答案)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引入知识,形象讲解──《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教学设想
    《岳阳楼记》教学杂谈
    运用新理念,教出新特色──传统名篇…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也谈《岳阳楼记》之“古仁人”
    范仲淹吃粥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导语设计
    《岳阳楼记》探美
    课堂对话中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岳阳楼记》教学实录
    《岳阳楼记》教学实录及反思
    绝唱──记《岳阳楼记》美文诵读课
    修楼求记,夺天下楼阁之首的岳州知州…
    岳阳楼记是一篇精妙绝伦的赞美词
    中国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记》,范仲淹的人生写真
    《岳阳楼记》补注三则
    评谢彦霞的《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教学建议
    浅谈《岳阳楼记》中景物描写的隐晦内…
    《岳阳楼记》研讨与练习说明
    《岳阳楼记》问题研究
    《岳阳楼记》整体把握
    《岳阳楼记》电子教材
    岳阳楼题咏
    岳阳楼和洞庭湖
    滕宗谅《与范经略求记书》摘录
    倾吐抱负 自宽胸怀──也谈《岳阳楼…
    《岳阳楼记》教学建议
    古文教学活动化的几点思考──《岳阳…
    岳阳楼诗文记
    岳阳楼简介
    《岳阳楼记》有关资料
    《岳阳楼记》参考图片
    《岳阳楼记》之“古仁人”探讨
    四言骈句
    《岳阳楼记》优化测控
    关于岳阳楼
    注意文言课文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也谈滕宗谅(子京)其人其事
    解读《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中的对偶句赏析
    《岳阳楼记》景物描写的特点
    《岳阳楼记》课文翻译
    《岳阳楼记》之“忌”
    范仲淹的豪情与柔肠
    也谈“得无”的用法与释义
    “越明年”应为庆历六年
    《岳阳楼记》的辞采特色
    “去国怀乡” 辨释
    “商旅不行”解
    《岳阳楼记》妙在一个“异”字
    《岳阳楼记》研究综述
    美哉!《岳阳楼记》
    千古名文费思量──读《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学法指导
    《岳阳楼记》素质教育新学案
    《岳阳楼记》形似字辨析
    《岳阳楼记》诵读指导
    《岳阳楼记》第三课时教学实录
    《岳阳楼记》多音字辨析
    《岳阳楼记》通假字
    《岳阳楼记》解词
    《岳阳楼记》多义词辨析
    《岳阳楼记》文言知识
    《岳阳楼记》生字注音
    《岳阳楼记》中心思想
    《岳阳楼记》课文背景知识
    《岳阳楼记》写作特点
    《岳阳楼记》写作特色
    《岳阳楼记》写作借鉴
    《岳阳楼记》疑难解析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字词活用
    《岳阳楼记》说课设计
    范仲淹为何不记岳阳楼
    《岳阳楼记》景物描写
    《岳阳楼记》问题探究
    《岳阳楼记》的文体
    《岳阳楼记》知识延伸
    读《岳阳楼记》后有感
    读《岳阳楼记》有感
    登岳阳楼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苏幕遮(怀旧)
    《岳阳楼记》同步练习
    《岳阳楼记》同步练习
    《岳阳楼记》习题精选
    范仲淹和滕子京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课文评点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语句特点
    《岳阳楼记》同步达纲练习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同步轻松练习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岳阳楼记》结构分析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