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洪塘中学 谢兴存 【教学角度】 诵读见义、以声传情。 【设计思路】 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因此,本例教案以“诵读”为切入口,通过诵读训练,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其写作技巧。 【实施过程】 一、导入 《宋史》记载:“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勤政爱民,有政声,常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请学生模仿范仲淹“自诵”的语气,诵读“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一句。 二、默读 学生参照注释默读课文,正音,整体感知课文。 三、朗读 通过师生交流,能够正确、流畅地朗读全文。 四、诵读 1、诵读指导一:语调。语调的高低与语句的感情色彩紧密相关。一般说来较高的语调表达的是轻松欢悦、激愤热烈的感情,较低的语调则适宜表达沉重忧伤、低回婉约的感情。 2、诵读训练一:感受课文3、4两段的感情基调,加以诵读。体会语调高低的变化对诵读效果的影响。 3、诵读指导二:重音。重音的安排以语意的主次为依托。即,作者着意突出的内容就要加上重音,从而使诵读抑扬顿挫,在变化中表现作者的感情起伏和思想脉络。 4、诵读训练二:默读课文第2段,加上重音(“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进行诵读练习。 5、诵读指导三:节奏。节奏即停顿,其原则首先是不破读,其次就是停顿的缓急。停顿的缓急以句子的语法结构为本。 6、诵读训练三:划分第5段重点语句的节奏(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加以诵读。 五、自主诵读第1段 给第1段文字加上重音,划分节奏,并在小组内练习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六、诵读比赛 请若干学生以段落为单位自选3、4、5段进行诵读比赛,师生共同点评交流。 七、全体学生诵读全文 八、作业 1、参考相关资料,翻译课文; 2、熟练背诵课文。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岳阳楼记,范仲淹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岳阳楼记》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