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浙江省余姚市世南中学 缪春霞 【教学设计】 虔诚的倾听──认真的追问──间隔的复读──纵横的联想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关于三大名楼,关于《岳阳楼记》的地位。 二、听课文录音(找出你所欣赏的写景语句,读一读,写一写,品一品) 用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谈谈你听后的感受。教师谈自己初次阅读本文的感受。 展示学生书法作品,领读,分析喜爱的原因,品味作品语言凝练优美的特色。 三、你听出来了吗 因何作记? 四、讨论明确:因藤子京所嘱而作 (找出文中对藤子京的介绍语句,分析他们的关系。教师略作补充。) 那么,这篇散文是不是仅仅是应景之作呢? 五、投影以下文句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吾谁与归” 探究:共同之处是什么?那么,写作此文更重要的还在于什么? 明确:表明自己的情怀。可见,文中作者有所“记”也分明有所“寄”。 找一找文中表现观景人心情的语句。 六、投影文中抒情性语句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读)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读) 问:以下句子所表现的会是有什么样境遇的人?(一切景语皆情语,他们眼里的景物是怎样的,你能带着他们的那种或喜或悲的心情读一读吗?) 检查预习:范仲淹当时处境如何? 七、比较 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常八九,命运总是盲目而任性,它给人一只盛满陶醉的杯子,然后迅速地将它打碎。同是天涯沦落人,让我们透过这些诗句来比较范仲淹和他们的异同。 诗句: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 (楼落成后)待痛饮一场,凭栏大恸十数声而已。(藤子京)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思考:你觉得这些人是不是范仲淹眼中的古仁人? 古仁人的情怀是怎样的?(读第5段文字) 明确: 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你认为哪些人才是古仁人?(讨论) 八、补充范仲淹生平,现场操练,“想对范仲淹说……” 九、名联欣赏 万家忧乐到心头 翁去四面湖山归眼底 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铜琶铁板,大江东去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八白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两千里赤壁览黄鹤风流 十、作业 背诵全文; 探访虞世南这位古仁人的人生历程,感受虞世南的人格魅力。 【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叙 绘 抒 议 缘由──大观──异情──抱负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岳阳楼记,范仲淹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岳阳楼记》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