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走进李清照》课堂实录

nbsp; 我的介绍就到这儿,希望同学们有时间再就这个问题跟我们组的同学交流。(下)
   生:(鼓掌)
   点评:初二年级的学生能就一位词人前期的作品研究到如此广度,并以“格调清新、妩媚秀丽、细腻婉转”准确概括词作风格,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成绩。
   
   师:宋珊珊同学的发言虽然比较简短,但仍不失清晰、精要。正如刚才她讲到的,李清照早年的作品虽然也抒发一些离愁别绪,但总体上仍是一种清新明快的风格。那么,她的后期词作的风格又有了怎样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请第三小组的发言人来为我们介绍一下。
   
   李清照后期词作简介
   叶雯:我离得太远了(她坐在最后一排,过道上还坐着听课的老师),可不可以不上讲台讲?我保证讲得很大声。
   生:(笑)
   师:好,时间就是金钱嘛,你不愧是咱们深圳的孩子。
   生:(笑)
   叶雯:(快速地)我们组有两个发言人。我先来说说李清照词风变化的原因。其实刚才邱子维也提到了,1127年,金兵入关,爆发了靖康之变,李清照被迫离开故乡,流落南方。1129年,她的丈夫赵明诚病逝,她精神上失去了依靠,受到很大的打击,可以说是家破人亡。后来,她孤身一人从建康到越州、四明、温州,最后到临安,颠沛流离,受了很多苦。所以,她的后期作品一反前期的清新明快,呈现出另一种风格。待一会我们组的臧越会向大家详细介绍。
   师:不错,李清照词风的变化可以说是社会和家庭的双重悲剧造成的。那么,我们来听听臧越如何评价她的后期作品。
   臧越:(走上讲台)我们小组的研究重点是李清照的后期词作,她后期的代表作大致有《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等。(屏幕显示这几首词及相同意境的图片)经过我们小组成员的讨论,她后期词作的风格可以用凄清哀婉、忧愤深沉、苍凉悲楚来形容。(屏幕显示:凄清深沉、苍凉悲楚)
   下面,我就以两首词为例,为大家简要地分析一下。(屏幕显示《声声慢》全词)《声声慢》这首词,就十分细腻地表现了一个孤独女子的寂寞凄凉的心情,这与她前期作品中那种贵族少女、少妇的清淡、飘逸的伤春悲秋截然不同。《声声慢》一开篇就用了14个叠字道出自己空空落落、孤苦无依的晚年惨境,被后人誉为“神来之笔”。后又用“淡酒”、“黄花”、“梧桐”、“细雨”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凄凉之境。这也是清照南渡之后飘零生活的真实写照,读来非常感人。
   (屏幕显示《永遇乐》全词)《永遇乐》这首词以汴京的元宵佳节作为回忆的聚焦点,一如烟如梦的“中州盛日”和“如今”的艰难岁月互为对衬,极写过去的繁华,反衬出如今的孤寂。其中“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一句,(屏幕显示:词中这一句加下划线)语言看似通俗平淡,却凝聚着词人凄苦无告的深沉愁绪,国破家亡之恨,流离患难之苦,在对比、反衬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李清照后期的杰作还有很多,由于时间关系,不能一一介绍,相信同学们手里也有很多资料,我们下来再作交流。谢谢大家!(下)
   生:(鼓掌)
   点评:前后期词风变化原因的研究中,渗透着生活道路决定创作道路的唯物史观与现实主义的文艺观。
   
   师:臧越发言的可贵之处在于,她不是孤立、笼统的概括,而是把对词风的阐述融进了对作品的赏析过程之中,有理有据,是一种非常务实的研究精神,值得赞赏。
   点评:教师亲切、自然,点在关键处。从“非常务实的研究精神”方面肯定赞赏,说明艾巧老师的教学始终将人格、个性的培养,情感、意志的教育装在心中。
   将课文中所选的李清照的《如梦令》重点研究讨论,并不平铺开来赏析,而是以设问:“《如梦令》是李清照前期还是后期作品?”引导学生思考,激活思维,引起一场热烈辩论,掀起该课的第一个高潮。表现了教师的引导智慧与教学艺术。
   赏析《如梦令》
   师:刚才,几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了李清照的词作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的不同的风格。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这学期的课本里也有一首李清照的词,请大家打开书293页,大家根据我们现有的认识,判断一下这首词属于前期还是后期的作品?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生:(讨论,气氛热烈)
   师:大家已经有结论了吧?谁先来说说?
   郑夏洁:我们小组都认为这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
   师:为什么?
   郑夏洁:因为这首词中表现出来的感情是很快乐的,与朋友一起出去游玩,还喝了很多酒,兴致很高,如果是后期的作品,不可能有这样的闲情逸致。
   师:有道理,有没有不同意见?
   詹惠林:我认为不是前期的,这首词一开始就写“常记”,这是一种回忆的口吻,还有,喝酒也不是只有高兴了才喝,也可以借酒消愁啊。
   生:(笑)
   师:好,现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你们支持谁?
   许秋姗:我也认为是前期的作品。回忆,不见得一定要年纪大了才可以回忆啊,二十几岁也可以回忆十几岁啊,三十几岁也可以回忆二十几岁啊。我觉得不能只看字面的意思,这首词我们读起来觉得很清新,有一种青春气息,应该更符合她前期的风格。
   桑琛:我也认为是前期的作品,她描写的自然景物是“藕花”、“鸥鹭”,都是色彩比较鲜艳、明亮的,她后期的作品都是写那些“梧桐”啊,“黄花”啊,“孤雁”啊,所以……
   詹惠林:那也不一定啊,“落日熔金”,金色不也很鲜艳吗?但这也是后期的作品啊!
   师:看来争论还挺激烈的,大家同意谁的意见呢?
   生:(大部分人说“郑夏洁”“许秋姗”)
   师:其实,这首词确切写于哪一年,至今学术界也未有定论,大家刚才争论的主题已经基本上属于研究生的研究内容了,我说,你们真了不起!
   生:(笑,面露得意之色)
   师:我很欣赏许秋姗的一句话,我们分析作品,不能只看字面的意思,而更应该从总体上把握作品的意境,去体会它所要表达的感情。大家看看,这首词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陈浙:写了李清照回忆她有一次出去游玩,兴致很高,喝酒喝醉了,忘了回家的路,走进了荷花之中。
   师:是“走进了荷花之中”吗?
   陈浙:不!是划船划进去的。
   师:对了。所以才有后来的……
   陈浙:“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对,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带着一点醉意、开心畅游了一天的少女,一大片粉红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小学教案资料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走进李清照》课堂实录,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辩日
    《阿房宫赋》课堂实录
    《死水》教案
    《赞美》教案
    故都的秋
    春姑娘上《道士塔》
    想像让课堂如此美丽
    语文综合活动课《莲文化的魅力》上法
    张国生《羚羊木雕》上课实录
    《奔落的雪原——北美观瀑记》
    《扬州慢》课堂实录
    对联天地,美不胜收——综合性学习课…
    我教《走一步,再走一步》
    《山居秋瞑》铁皮鼓实录
    开学第一课:让我轻轻地告诉你
    小傻教《项脊轩志》
    范美忠《孔乙己》课堂实录
    《我与地坛》阅读教学设计
    李镇西老师《提醒幸福》教学实录
    我上《五人墓碑记》
    《斑羚飞渡》教学实录
    《道士塔》教案设计
    站在单元起点(下)
    《纸船——寄母亲》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第六课景泰蓝的制作
    lilynannan:《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
    天地一沙鸥:《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
    摩西实录:初雪霁《废墟的召唤》
    摩西《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
    陈钟梁执教《致橡树》教学实录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泪珠也珍珠》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童趣》
    韩军《登高》课堂实录
    《门》原创教案
    一厘米
    《回忆鲁迅先生》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思路
    摩西《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
    东方雪实录《卫风·氓》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为教参《梵高传》补遗张国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指要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潘…
    余映潮《夏天也是好天气》课堂教学实…
    干国祥《故乡的小路》课堂实录
    干国祥《八只小猫》课堂实录
    丰富的人物描写
    课堂实录
    用心灵触摸言语——第8册《一次特殊的…
    《再别康桥》教案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秦风·无衣》《邶风·静女》教案
    课题:学写诗歌评论
    《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
    千古文人《世说》梦——《世说新语·…
    我可以这样上赞美吗?
    世界上最伟大的声音——《我与地坛》…
    《人生的境界》实录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实录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核舟记》教案设计
    一节“相识”课【已发表】
    《孔乙己》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课堂教学实录(原创)
    《未选择的路》教学实录
    《故事两则》课堂实录
    《我若为王》课堂实录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情感体…
    《故事两则》课堂实录
    《走一步,再走一步》实录
    《童趣》教学实录及点评
    《荔枝图序》上课实录
    我教《装在套子中的人》
    我教《荷塘月色》
    春姑娘上《陈奂生上城》(教学设计及…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
    李镇西教《冬天》(课堂实录)
    李镇西教《孔已己》(实录及评论)
    真情浓墨写童心--我的一次作文评讲…
    星星变奏曲
    乡愁诗教案2
    “学会感悟”——“有感而发”写作教…
    课也可以这样上——我教《南京大屠杀…
    若曦《乡愁诗两首》课堂实录
    着眼于人的终生发展——我教《向沙漠…
    东方雪《我的呼吁》课堂实录
    袁卫星实录《一碗阳春面》
    《就是那一只蟋蟀》课堂实录(袁卫星…
    课堂实录:《亲近诗歌》(袁卫星)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
    课堂实录: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肖盛怀《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五人墓碑记》《明史·周顺昌传》比…
    摩西上《孔雀东南飞》
    柳宗元《渔翁》课例
    美得“叫人心疼”的香雪——《哦,香…
    湖畔初阳:在别人的故事里洗尽悲哀—…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教案
    我上《桃花源记》复习课
    高中第一册诗歌单元教学设想
    风之语讲《泪珠与珍珠》实录
    《沁园春·长沙》实录
    铁皮鼓实录《山居秋瞑》
    云裳实录《在山的那边》
    云裳实录《理想》
    云裳实录《山中访友》
    云裳实录《生命生命》
    三张图片上《社戏》——毓君实录
    云裳《绿色的呼唤》活动课实录
    摩西《短歌行》实录
    《虞美人》课堂实录
    增小之《对联讲座》
    我很重要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毓君教学实录《不朽的失眠》
    王开东——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洛可:《背影》教学实录
    《散步》教学设计
    草:余映潮《纪念白求恩》教学实录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布衣总统”孙中山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师说》教案设计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和实录
    《阿Q正传》第五课时实录
    陈太丘与友期
    《白色鸟》课堂实录
    “哀”字一线牵——春姑娘上《哀江南…
    梅洪建:《蜀道难》和《将进酒》实录
    铁皮鼓上《过秦论》
    东方雪《赤壁赋》教学实录
    摩西《项链》课堂实录
    余映潮:《我愿意是急流》课堂实录
    《黄河颂》
    《我为什么而活着》课堂实录
    《闺塾》课堂实录
    制作“‘中秋·月亮’文化集”
    《生物入侵者》教案
    李镇西教《孔乙己》
    品味文化感受魅力——《胡同文化》教…
    《人生的境界》课堂实录
    李研的《〈论语》十则》课堂实录
    《巴尔扎克葬词》课堂实录
    铁皮鸿门宴
    站在单元起点(上)
    摩西《项链》课堂实录
    《孔雀东南飞》实录
    yuanling79《错误》教学设计
    华罗庚
    《核舟记》教案设计
    用心灵触摸言语——第8册《一次特殊的…
    我教《祝福》
    求教:广东版《等待散场》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亲近诗歌》
    情景教学法《安塞腰鼓》课堂实录
    范美忠讲《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最后一课》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
    《社戏》课堂实录
    第一册第一课《毛泽东词二首〉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闺塾》教学实录片段
    余映潮教《鹤群翔空》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堂实录
    农夫和蛇
    盗草
    <斑羚飞渡》教学实录
    《伟大的悲剧》课堂实录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