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品味文化感受魅力——《胡同文化》教学实录

;学生马上作出反应:“‘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我深入一步:“这三个词加在一起,是不是说明汪曾祺老先生是一个跟不上时代的遗老,一个抱残守缺的保守派?”

   学生不知怎么回答才好。我让他们齐读本段的下一句:“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再介绍汪曾祺在另一篇文章《日子就这么过来了》中的话:“过去的终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无可奈何之中,更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于是有学生解释说:“面对现实,作者也有他理智的一面,超脱的一面。”

   我趁此引向末段:“非常正确。一旦准确理解了汪老先生的心情,就容易领会他在结尾几个字中流露出的感情基调了。请大家用快、中、慢三种语速齐声朗读结尾,体味一下三种语速表现的三种不同感情。”并传授朗读技巧:“可以读得夸张一点,快速的更快,慢速的更慢,这样容易体会出感情,比较出差别。”

   学生:“再见吧,胡同。”(快速)

   学生:“再—见—吧,胡—同。”(中速)

   学生:“再——见——吧,胡——同。”(慢速)

   读完后大笑起来。

   我积极肯定:“看来我们已经品味出三种不同的感情基调了。快速的表示什么感情?”

   “欢快,轻松。”

   “中速呢?”

   “认真,郑重其事。”“有悲有喜,复杂多样。”

   “慢速呢?”

   “沉痛。”“悲凉。”

   “那么本文该用什么语速朗读才得体呢?”

   学生马上得出结论:“中速。”

   “非常正确!请用中速再朗读一遍。”

   于是学生用中速齐读起来:“再—见—吧,胡—同。”

   课上到这里,我再次体会到品味涵泳,是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课文中任何一处精彩的语言,都不能放过,都要“做足文章”。

   四、小结扩展

   “这节课,我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增长了见识,了解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感受到了汪老先生京味语言醇厚活泼的魅力,也体验到了北京市民散淡平和自足与作者怀旧感伤超脱理智的情怀。开始我们就说,要把这堂课上成‘快乐语文’课。各位感受到快乐了吗?”

   不少学生笑着点头:“感受到了。”

   这时我突发奇想:“汪曾祺老先生假如地下有知,会怎么说?请你假设一下。”

   马上有学生接上来:“嘿!(去声)真有你的!”

   众人笑。我也不住地点头:“传神。”

   然后转移话题:“接下来我们再感受一件快乐的事情。知道什么事情吗?”

   学生笑着摇头:“不知道。”

   “刚才我们学习的胡同文化是哪里的?”

   “北京。”

   “对,北京。北京对我们来说很亲切,但也很遥远。下面我们由远及近,联系一下我们南方的、我们家乡的地域文化。”

   (研究性学习是教育部在高中新开设的课程。从课内引申出去,扩展联系,以此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最常用、也是最值得提倡的一种方法。)

   我先做一番介绍:“我国南方有这样一个古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京城通往福建沿海的唯一陆上通道。历代官兵防守严密,南北商贾络绎不绝。这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来往的商旅及驻军禁不住诱惑,纷纷定居下来,于是这个古镇人丁兴旺,阜盛繁华。由于她处在大山深处,至今还保存着大规模的明清古建筑群,引起了国内众多专家的关注。”然后问同学:“这个古镇叫什么呢?”

   学生抢着回答:“廿八都!”

   “对。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她就是我们江山市的廿八都镇。先请大家看一段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

   学生哗然。

   我点击多媒体,播放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主持人胥午梅的播音报道——

   “日前,建筑学者和考古专家在浙江省江山市附近发现了一处大规模的明清古建筑村落。其保存格局之完整,考古和民俗文化价值之丰厚,在全国都属罕见。这片古建筑村落,总面积达一万三千多平方米,其中规模较大的明清古民居有三十六幢,文昌阁、大王庙等大型公共建筑十一幢。漫步在长约一公里的古街道上,两旁素雅古朴的黛瓦青墙,错落有致,高耸的门楼,精巧的天井,层层叠叠的马头墙,栩栩如生的木雕和壁画,还有雅致秀丽的枫溪古,使得整个古村落融建筑、绘、雕刻和文学艺术于一体,充分体现出明清时期江浙一带浓郁典雅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气息。而民俗学者考证,这个古建筑群最为可贵的地方,在于她是多种文化的有机融合。”

   (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多媒体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我紧接着电视报道的末句问学生:“为什么她是多种文化的有机融合呢?”

   学生马上回答:“因为居民来自各地。”

   我往下展开:“是的。廿八都的居民除了当地土著外,大多为来自各地的商旅和驻军的后裔。古镇四千余人,却有132种姓氏,9种方言。历史形成的移民现象,使古镇民风民俗极具个性,丰富多彩,与我们江山市其他地区的民风民俗完全不同,专家学者称她为‘文化飞地’。”

   学生颇为惊讶。

   我接着说:“我们身为江山人,对这个远离县城,处在大山深处披着神秘面纱的古镇了解得却不多。你们想了解吗?”

   学生齐声回答:“想!”

   我继续引入:“好的。提起古代十大名关,我们都会想起嘉峪关、山海关、函谷关之类的,殊不知廿八都镇南端的枫岭关也是我国古代十大名关之一。历史上有‘操七闽之关键,筑两浙之藩篱’之称。”

   学生纷纷称奇。

   “历史上的一位民族英雄曾在此驻扎过,知道是谁吗?”

   学生摇头。

   “他就是明代的郑成功。郑成功和他的父亲曾驻扎于此,并留下了‘猎岭晴岚’的遗踪。”学生颇为惊讶。

   我“降低难度”:“廿八都的出现与另一位名人直接相关。他是谁呢?”

   学生脱口而出:“黄巢。”

   “对,是黄巢。自从黄巢‘刊山七百趋福州’,开辟仙霞古道后,廿八都开始兴起。这里的不少居民还是当年黄巢起义军的后代呢!他们中不少是河南人,至今还有踩高跷的民间习俗。”

   学生点头。

   我笑着问他们:“还想了解吗?”

   学生齐刷刷地回答:“想!”

   我偏偏刹住话题:“我不说了,留着给你们自己去研究吧。”

   学生笑了。

   我接着说:“我们正在开设研究性学习课。想把廿八都古镇列为我们班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吗?”

   “想!”

   “好的。那现在就分分研究小组,以十人为一小组。请各小组讨论一下,自己准备研究哪个方面哪个角度。廿八都古文化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研究。”

   各组热烈讨论起来。

   讨论之后,我请各小组长介绍一下本组的课题名称,同时让大家推举一位打字速度快的同学上来,边听边打,将各组的课题名称打上屏幕。

   于是屏幕上出现了各组的研究子课题,有的研究黄巢当年怎么开辟廿八都,起义军中的一些人马是怎么留下来的;有的研究郑成功在廿八都的时间及活动情况;有的研究商旅留在廿八都的主要是哪些地方的人,他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大兴土木形成大建筑群的;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小学教案资料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品味文化感受魅力——《胡同文化》教学实录,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辩日
    《阿房宫赋》课堂实录
    《死水》教案
    《赞美》教案
    故都的秋
    春姑娘上《道士塔》
    想像让课堂如此美丽
    语文综合活动课《莲文化的魅力》上法
    张国生《羚羊木雕》上课实录
    《奔落的雪原——北美观瀑记》
    《扬州慢》课堂实录
    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我教《走一步,再走一步》
    《山居秋瞑》铁皮鼓实录
    开学第一课:让我轻轻地告诉你
    小傻教《项脊轩志》
    范美忠《孔乙己》课堂实录
    《我与地坛》阅读教学设计
    李镇西老师《提醒幸福》教学实录
    我上《五人墓碑记》
    《斑羚飞渡》教学实录
    《道士塔》教案设计
    站在单元起点(下)
    《纸船——寄母亲》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第六课景泰蓝的制作
    lilynannan:《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
    天地一沙鸥:《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
    摩西实录:初雪霁《废墟的召唤》
    摩西《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
    陈钟梁执教《致橡树》教学实录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泪珠也珍珠》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童趣》
    韩军《登高》课堂实录
    《门》原创教案
    一厘米
    《回忆鲁迅先生》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设计
    我教《装在套子中的人》
    摩西《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
    东方雪实录《卫风·氓》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
    为教参《梵高传》补遗张国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指要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潘…
    余映潮《夏天也是好天气》课堂教学实…
    干国祥《故乡的小路》课堂实录
    干国祥《八只小猫》课堂实录
    丰富的人物描写
    《童趣》教学实录及点评
    《核舟记》教案设计
    《再别康桥》教案
    制作“‘中秋·月亮’文化集”
    《秦风·无衣》《邶风·静女》教案
    课题:学写诗歌评论
    《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
    《走进李清照》课堂实录
    千古文人《世说》梦——《世说新语·…
    我可以这样上赞美吗?
    世界上最伟大的声音——《我与地坛》…
    《人生的境界》实录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我教《荷塘月色》
    摩西《项链》课堂实录
    《孔乙己》教学设计
    用心灵触摸言语——第8册《一次特殊的…
    <我有一个梦想》课堂教学实录(原创)
    《未选择的路》教学实录
    《故事两则》课堂实录
    《我若为王》课堂实录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情感体…
    《走一步,再走一步》实录
    “学会感悟”——“有感而发”写作教…
    《荔枝图序》上课实录
    课堂实录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实录
    《陋室铭》教学思路
    春姑娘上《陈奂生上城》(教学设计及…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
    李镇西教《冬天》(课堂实录)
    李镇西教《孔已己》(实录及评论)
    真情浓墨写童心--我的一次作文评讲…
    星星变奏曲
    《故事两则》课堂实录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
    对联天地,美不胜收——综合性学习课…
    若曦《乡愁诗两首》课堂实录
    着眼于人的终生发展——我教《向沙漠…
    东方雪《我的呼吁》课堂实录
    袁卫星实录《一碗阳春面》
    《就是那一只蟋蟀》课堂实录(袁卫星…
    课堂实录:《亲近诗歌》(袁卫星)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摩西上《孔雀东南飞》
    《五人墓碑记》《明史·周顺昌传》比…
    毓君教学实录《不朽的失眠》
    增小之《对联讲座》
    柳宗元《渔翁》课例
    美得“叫人心疼”的香雪——《哦,香…
    湖畔初阳:在别人的故事里洗尽悲哀—…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说课教案
    我上《桃花源记》复习课
    高中第一册诗歌单元教学设想
    课堂实录: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肖盛怀《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
    云裳实录《在山的那边》
    云裳实录《理想》
    云裳实录《山中访友》
    云裳实录《生命生命》
    三张图片上《社戏》——毓君实录
    云裳《绿色的呼唤》活动课实录
    摩西《短歌行》实录
    课也可以这样上——我教《南京大屠杀…
    华罗庚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和实录
    风之语讲《泪珠与珍珠》实录
    yuanling79《错误》教学设计
    王开东——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洛可:《背影》教学实录
    《散步》教学设计
    草:余映潮《纪念白求恩》教学实录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
    “布衣总统”孙中山
    《师说》教案设计
    《虞美人》课堂实录
    一节“相识”课【已发表】
    我很重要
    陈太丘与友期
    《白色鸟》课堂实录
    “哀”字一线牵——春姑娘上《哀江南…
    梅洪建:《蜀道难》和《将进酒》实录
    铁皮鼓上《过秦论》
    东方雪《赤壁赋》教学实录
    摩西《项链》课堂实录
    《黄河颂》
    《我为什么而活着》课堂实录
    《闺塾》课堂实录
    乡愁诗教案2
    范美忠讲《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生物入侵者》教案
    李镇西教《孔乙己》
    《人生的境界》课堂实录
    李研的《〈论语》十则》课堂实录
    《巴尔扎克葬词》课堂实录
    铁皮鸿门宴
    站在单元起点(上)
    余映潮:《我愿意是急流》课堂实录
    《孔雀东南飞》实录
    铁皮鼓实录《山居秋瞑》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核舟记》教案设计
    用心灵触摸言语——第8册《一次特殊的…
    我教《祝福》
    求教:广东版《等待散场》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亲近诗歌》
    情景教学法《安塞腰鼓》课堂实录
    《阿Q正传》第五课时实录
    《最后一课》
    《沁园春·长沙》实录
    《社戏》课堂实录
    第一册第一课《毛泽东词二首〉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闺塾》教学实录片段
    余映潮教《鹤群翔空》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堂实录
    农夫和蛇
    盗草
    <斑羚飞渡》教学实录
    《伟大的悲剧》课堂实录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