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查询五年级数学单元的详细结果

 

(2)如果成绩在31~37为良好,有多少人的成绩在良好以上?

四、一个射击队要从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名参加比赛。在选拔赛上两个人各打了10发子弹,成绩如下:(10分)

甲:9.5  10  9.3  9.5  9.6  9.5  9.4  9.5  9.2  9.5

乙:10   9   10  8.3  9.8  9.5  10  9.8  8.7  9.9

(1)甲、乙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是多少?

(2)你认为谁去参加比赛更合适?为什么?

五、某公司全体员工工资情况如下表。(8分)

员工

总经理

副总经理

总门经理

普通员工

人数

1

2

5

32

月工资/元

8000

6000

4000

2500

(1)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

(2)    你认为哪个数据代表这个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六、李欣和刘云为了参加学校运动会1分钟跳绳比赛,提前10天进行训练,每天测试成绩如下表(单位:次)(10分)

第几天
姓名
成绩

1

2

3

4

5

6

7

8

9

10

李欣

152

155

158

160

157

159

162

165

165

167

刘云

153

154

159

155

160

164

158

162

160

165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李欣和刘云第一天的成绩相差多少?第10天呢?

(2)李欣和刘云跳绳的成绩呈现什么变化趋势?谁的进步最大?

(3)你能预测两个人的比赛成绩吗?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问题

七、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如下统计图。(9分)


(1)根椐统计图,你能判断明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2)有一种水果的生长期为5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7~10℃之间,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

(3)小明住在甲地,他们一家要在“五一”去乙地旅游,你认为应该做哪些准备?

八、某地家电商场A、B两种品牌彩电2003年月销售量统计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出折线统计图。(16分)

月份

台数/台

品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75

80

62

45

53

42

38

46

35

32

37

30

B

30

40

38

42

45

43

46

39

42

50

43

52

(1)哪种品牌彩电全年总销最高?

(2)为了清楚地展示两种彩电全年的变化趋势,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哪种更合适?为什么?

(3)如果你是商场经理,从上面统计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它对你有什么帮助?

九、下面是五年级两个班的12名队员平时50m短跑训练的平均成绩(单位:秒)

(8分)

一班:8.8  8.2  8.4  8.5  8.6  8.4  8.3  8.1  8.3  8.5  8.6  8.7

二班:8.5  8.3  8.4  8.5  8.3  8.4  8.3  8.4  8.5  8.4  8.4  8.4

(1)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

(2)你认为用哪组数据表示两个班的成绩更合适?如果这两个班进行50m往返接力比赛,你认为哪个班获胜的可能性大?

十、某地区1980~2000年年人均支出和年人均食品支出如下图年示。(8分)


(1)每年人均食品支出各占人均支出的几分之几?

(2)比较这几个分数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一课时  找次品(一)

学习内容:课本134页例1

学习目标:

1、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及其基本的解决手段和方法。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学习重难点:

1、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及其基本的解决手段和方法。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开放性、多样性。

学前准备:5瓶一样的药片,每人一个天平。

学习过程:

一、想一想天平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这里有5瓶药,其中一瓶少了一片,设法把它找出来。动脑想一想你能想出几种方法?试试看几次可以找到次品?

三、现在还有一个类似的问题要解决,只是我们没有天平可以称,而是要靠你运用推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6筐水果,有一筐中少了几个,找出这一筐。

如果又有7筐水果,有一筐中少了几个,你能找出这一筐吗?

四、学习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还有那些疑惑?

五、自我检测

1、1箱饼干有8盒,其中有7盒质量相同,另有一盒少了3块,如果能用天平,至少几次可以找出这盒饼干?

2、你能把5包瓜子中其中的一包质量不同的瓜子用天平找出来吗?

3、有5袋加碘食用盐,其中4袋每袋500克,另一袋不是500克,但不知道比500克重还是轻。用天平至少称几次能把它找出来?

找次品(二)

学习内容:课本134页例2.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及其基本的解决手段和方法。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开放性、多样性和有效性。

学习重难点:

1、进一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及其基本的解决手段和方法。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开放性、多样性和有效性。

学习过程:

一、大家现在已经比较熟悉怎么从5个或6个物品中找出次品来。如果物品的数量增大,还能找出次品吗?找出次品的过程会不会有什么规律呢?

1、假设有9个零件,其中一个为次品(次品较重)。至少要多少次才能找到次品呢?你想到了那些方案?哪个方案更好一些?

2、观察实验记录,你能发现什么?

3、如果零件是10个,11个……应该怎样称?

4、做一做

有10瓶水,其中9瓶质量相同,令有一瓶是盐水,比其它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

二、学习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或还有那些疑惑?

三、自我检测

1、有15袋白糖,其中的14袋都是400克,另一袋少一些。用天平最少称几次保证能找出这袋糖?

2、有30个零件,其中有1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3、有90多个鸭蛋,如果装进12个一排的蛋托中,都能正好装完。你知道有多少个鸭蛋吗?

4、有9包茶叶,其中有一包略少了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包茶叶?

5、有29瓶同样的水,往其中1瓶中加了一些盐。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加盐的水?

四、扩展应用。

芳芳和妈妈今年年龄的和是37岁,5年后芳芳比妈妈小23岁,芳芳和妈妈今年各多少岁?

第七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        仔细想,认真填(10分)。

1、有3瓶水,其中2瓶质量相同,另1瓶是盐水,比其它的水略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需要称(       )次才能找出这瓶盐水。

2、三(4)班有43人,参加音乐组的有23人,参加美术组的有15人,两个组都没有参加的有10人,两个组都参加的有(    )人。

3、众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     )情况。

4、4和6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二、解决问题。(每题10分)。

1、有5袋加碘盐,其中一袋不是500克,其余每袋都是500克,用天平最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这袋份量不足的加碘盐来?

2、小红妈妈买了10袋牛肉,其中有一袋份量略少一些,其余11袋质量相同,至少称几次才能找出这袋牛肉呢?

3、有15枚金币,其中一枚是假的,外观和真的一样,只是假的金币比真的金币轻一些。最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把假金币找出来?

4、有一袋豆奶粉内装12包,其中一包质量轻一些,其它质量相同,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能找出这包豆奶粉?

5、5年前,爷爷的年龄是孙子年龄的8倍,孙子今年7岁,爷爷今年多少岁?

6、一个班有40人,有30人做完了语文作业,有27人做完了数学作业,这个班语文作业和数学作业都做完的有多少人?

7、第一组的同学都在做两道思考题,第一题做对的有13人,第二题做正确的有10人,两题都做正确的有8人,两题都做错的有1人,第一小组共有多少人?

8、李明和王华有画片28张,李明给王华3张画片后,李明和王华的画片就一样多了,李明和王华原来各有片多少张?

9、5年前,姐姐的年龄是妹妹年龄的4倍,今年姐妹俩的年龄和是40岁。姐姐今年多少岁?

小学五年级数学“学案 ”使用说明(学生版)

“学案”教学是我旗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结合我们的实际,广泛研讨论证后形成的具有翁旗特色的教学模式。“学案”是学案教学的载体,是师生研讨的平台,它使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现将学案的使用作简要说明。

一、“学案”的设计理念。

“学案”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二、“学案”设计的特点。

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景,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完成第二次学习。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有了保证,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具有目标明、方法优、易操作、效果好、适用广的特点。

三、“学案”设计的常规要求。

“学案”不是简单的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设计的常规要求是:

1、明确学习目标。

2、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3、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

4、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5、注意“教学合一”和学生有效学习。达到上述常规要求,“学案”的设计要过好两关。一是学生关: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观: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学生全面发展,解决全面育人问题;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吃透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全过程的脉络与布局,把握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激发点,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索的问题。

四、“学案”的基础环节及设计意图。

“学案”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设计,体现在关注课堂学习的内外联系,关注不同学科的课堂学习,关注所有学习过程等方面。“学案”的教学设计,始终围绕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进行全程设计,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常见的环节有:学前准备---探究活动---学习体会---自我检测----应用拓展的基本设计内容。

学前准备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以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为出发点,课前回忆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复习与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技能,观察与本节课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生活现象,创设有利于建构本节课内容的情境,为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探究活动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以分析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课堂上教师不是简单地按知识点顺序进行讲解,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学生课前准备情况,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借助问题的变化和深入供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学风。

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有了充分准备,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是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使课堂教学整合成既有学生自学,又有研讨交流的平台,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学习体会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以总结、归纳的形式明确新知。设计了一、两个针对行的交流问题,(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收获,主要是学到什么新知识,也包括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感悟。再提出自己的疑惑。师生互动交流,教师应该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走进知识的生成过程,加深理解。(2)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检验学习效果,梳理知识的体系,内化新知识。

自我检测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立足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学习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自我检测不是简单的做题,而是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供学生课堂上检测学习效果,突出“学案”的检测反馈功能。

“自我检测”设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组成:

1、基础知识练习,关注本节课的知识点。

2、变式训练,形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3、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应用拓展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立足课内、课外相结合,体现有效学习的过程。课堂学习除关注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外,还要适度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应用拓展”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提供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思考题,供学生课后拓展研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在学案的空白处指导学生进行方法、规律等的记录。

3、在学案的最后写出学后记,简要记录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点滴收获。

五、“学案”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学生使用“学案”的要求:

(1)根据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前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学案”中的“学前准备”部分,初步尝试“探究活动”,学有余力的同学独立进行“自我检测”和“应用拓展”碰到生疏的、难已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老师质疑。要求学生使用“学案”时坚持三个有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2)课堂上注意做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学后记”。

(3)每隔一段时间,将“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

2、对教师使用“学案”的要求:

(1)上课前一天,下发本节课的“学案”,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学案(小班额最好全批),以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2)用“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阅读;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3)用“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拓展学生思维,主要包括: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显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第二,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和引导;第三,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得到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4)用“学案”进行课堂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精选材料,精选认知策略,精收反馈信息。优选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手段,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教师要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创造表现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

“学案”教学是以实际行动践行有效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中运用学案,把学生的“不等老师教,自己能自学”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学生根据“学案”的设计自己归纳、概括、推理、发现规律,增强了自我学习能力。学生在学案引导下的学,是一种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猜测---分析探究---获得结论的科学认识过程,这使得学生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能力,同时学习过程与方法也得优化。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进行的对问题的思考、探究以及训练、检测大多是独立进行的,其思维活动是连续的,较为深刻的,这种学习活动有利于形成“问题意识”,有利于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有利于增强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预习、自学、自测,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疑难,但学生的自我探究具有了预制、蓄势的功能,一旦课堂讨论涉及相关问题便能迅速引起共鸣,使问题迎刃而解。“学案”教学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我们向往追求的“有效学习,甚至是“高效学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五年级数学单元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