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灯
|
查询教案课文分析的详细结果
|
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不仅施惠给与自己相同的人,也施惠给与自己不同的异乡人,这样的爱心是怎样的无私与博大啊。
不计回报不计成败得失的奉献也是这灯光(光明)的源头。巴金写道:“他们点灯不是为我,在他们的梦寐中也不会出现我的影子。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处。我爱这样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不禁想到了我们所生活的今天,世风日下,物欲横流,人心不古。不是时时有人在慨叹着这些由于个人人微力小而不能改变的实际现状从而随波逐流吗?他们忘记了“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所以,巴金才要赞颂“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所以,巴金才要赞颂虽然“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
人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里,人又生活在一个精神世界里,仅仅是物质世界的满足,远远不能让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无论是对身边黑暗的感受,还是对灯光(光明)的渴求,都是人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活动、精神追求,只有具备了这样的一种精神活动、精神追求,才是区别于动物的人之所以为人的所在。所以,巴金在文中借朋友的口说出了这样的话:“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如果仅仅是米(物质)就能够给我们以幸福与满足,我们就不会感受到身边黑暗的存在,不会感受到风雪的胁迫,我们就会与黑暗融为一体,从而丧失了对灯光(光明)的追求与期盼,我们也就更不会用自己的一点微光,给别人在寒夜里“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用异质同构的原理,把自己在今天的感受与巴金在昨天的感受,通过“灯”作媒介来融为一体,你才能真正地体味到《灯》的艺术胜力。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
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 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修辞方式叫象征。象征的修辞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例如:
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②〈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毛泽东《七律·冬云》)
③在苍茫的大海上,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燕》)
④我怎么答对呢?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⑤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茹志鹃《百合花》)
上面例①中,借“黄鹂鸣翠柳”象征“大地回春的气象”,借“白鹭上青天”象征“脱离避难生活”,借“西岭千秋雪”象征“久滞客中的绝望”,借“东吴万里船”,象征“希望终于到来”。全诗通过象征手法,充分表现了诗人渴望回乡和无限喜悦的心情。例②中,借“雪”、“寒流”、象征“国际上帝国主义和反动派掀起的反华的逆流”,借“虎豹”、“熊罴”、“苍蝇”、等象征“貌似强大,本质虚弱的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借“暖气”象征“坚持马列主义、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力量”,用“梅花”象征敢于冲破困难、战胜困难的马列主义者和革命战士“。例③中,用“海燕”象征“英勇战斗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用“暴风雨”象征“日益高涨,迅猛异常的革命形势”。例④中,用“半边红”象征“革命的北朝鲜”,用“半边黑”象征“暗无天日的南朝鲜”。例⑤中,用“百合花”象征军民之间纯洁、深厚的感情。上面这些象征是拿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现人的品质或社会现象的本质,目的是激发人们的感情,深刻地认识这些本质特征。在象征这种修辞形式中,本体与征体之间是一种外在联系,就是说征体和本体在心理感觉上必须相关联,必须合乎传统习惯,必须明朗积极,富有革命意义,全凭读者智慧的桥梁把征体和本体联系在一起,这是“象征”区别于“借代”或“借喻”的主要特征。应该注意:从词语着意加工方面来看,象征是一种修辞手法;从文章的艺术构思来看,象征又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这是文艺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交叉现象。有人承认象征是修辞格,有人不承认,我们把它收作辞格,以供讨论。 作者邮箱: sjlqf@vip.com.cn
上一页 [1] [2] [3]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教案课文分析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灯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灯下漫笔 |
下一篇文章: 与朱元思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