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实验教材中有很多的童话故事,这样的文章适合于学生的表演;课外的一些读物中也有适合学生表演的作品,对于这类文章,我总是把它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担当课文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更是推崇“教学做合一”。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又是三件事”,“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他指出“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陶先生认为:“做”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而学生演课本剧就是“做”的一种具体表现。。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有着旺盛的精力,他们很愿意使语文课本中的故事“动”起来,使课堂、生活搞得热热闹闹。孩子们谁会愿意坐在课堂里听语文老师枯乏地分析课文而放弃欣赏和表演课本剧呢?
这里谈谈具体做法和体会:
【目标定位】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并在这个基础上争取能表演。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设计与实施】
第一课时:
指导读通课文,认识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指导读好各个角色的句子,然后小组编演课本剧。
在表演课本剧之前,我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把课文改变成课本剧。改编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当然改编不要过于拘泥于剧本的形式,学生只要能对课文进行一定的文字上的处理,就应当给予充分的表扬,毕竟他们才一年级。当然编的过程可以在我的指导下全班进行,也可以让学生分组改编,最后交换阅读,看谁的改编更精彩,更适宜于表演。然后分组进行排演节目,最后请小组上台表演。课本剧表演时,小演员们在台上表演,其他同学在下面观看。表演后再进行评议,先由演员向老师、同学介绍自己的角色,表演时自己的心情,表演后的自我评价;然后观众同学再谈自己的观后感受,并对小演员的表演作的自己的评价。当然,表演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外进行,既学习了语文,也让课间文明起来。
这样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颇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也较满意。你看这就是他们自己编的课本剧:
鸭先生带上头饰推开门进来。
鸭先生:嘎、嘎,我是鸭先生。你们看,我家屋前有一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各种颜色的鹅卵石,路旁开着各种颜色的花,有紫色的喇叭花,吹起了小喇叭,有五颜六色的蝴蝶花,还有金灿灿的迎春花,张开了一张张笑脸,在欢迎你的到来!你瞧!兔姑娘一蹦一跳地走来了──
兔姑娘:(一蹦一跳地上场)你们好!我是兔姑娘,你们也可以叫我兔小姐。哇!你们看,这条小路多美呀!快来看呀!
鹿先生:(挺起胸慢慢地走来)啊!这里的景色怎么这么美,看来以后散步经常可以到这儿来。我还得和向阳小学一年级⑴班的小朋友也说说,让他们也到这儿欣赏一下。
旁白:朋友们都喜欢到这儿来散散步,说说话。可是过了不久,小路上堆积了许多垃圾,有饮料罐、一次性快餐盒,有香蕉皮、西瓜皮等各种果皮。时间一长,发出阵阵臭味,苍蝇过来了,嗡嗡的叫着,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这时候,兔姑娘又走来了。
兔姑娘:(皱着眉头,踮起脚走来)呀,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说完,摇摇头走了。)
旁白:过了一会儿,鹿先生也走来了。
鹿先生:(捂着鼻子,)真臭,美丽的小路哪儿去了?以后还是少来为妙!
鸭先生:(皱起了眉头,大叫起来)天哪!我的美丽的小路呢?──哦,多怪我,平时只是邀请我的好朋友过来玩,可没有好好保护这美丽的环境,才会变成这样的。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旁白:于是,鸭先生行动起来了!
鸭先生:(手推小车,肩上扛着一把扫帚走出来。)小路真脏,我得扫扫干净。
(拿起扫帚开始扫地。)
旁白:兔姑娘和鹿先生探出头来看了几眼。然后,跑回家也拿来了洒水壶。 (兔姑娘和鹿先生做动作。)
兔姑娘:这花上面都是灰尘,我得把它洗洗干净,并且让它喝和饱。
鹿先生:这路上不够亮,我还是给它洗个澡吧!
旁白:没过多久,一条干干净净的小路又出现了。
兔姑娘:(深吸了一口气说)美丽的小路好香啊!
鹿先生:(眨了眨眼睛说)美丽的小路好亮啊!
鸭先生:(挥了挥汗,拉住兔姑娘和鹿先生的手说)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
看到这样的一个课本剧表演,我不由的发出赞叹,他们是一年级的学生呀,真了不起!
【启示】
一、适当拓展教材 把课文改写成课本剧,其实也是让学生复述课文的一种最高形式,学生在编演课本剧的过程中也进行了对课文的再创造。如剧中鸭先生的出场:“嘎、嘎,我是鸭先生。你们看,我家屋前有一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各种颜色的鹅卵石,路旁开着各种颜色的花,有紫色的喇叭花,吹起了小喇叭,有五颜六色的蝴蝶花,还有金灿灿的迎春花,张开了一张张笑脸,在欢迎你的到来!你瞧!兔姑娘一蹦一跳地走来了──”
二、不断更新教法 用编演课本剧来教学《美丽的小路》,首先是利用了教材提供编写的材料,课文本身有故事的情节。其次,同学们编演课本剧的兴趣方兴未艾,听说要编演课本剧便跃跃欲试,于是我因势利导,教于学立刻产生共鸣,课堂上活力四射,情景令人鼓舞。
三、激发主体潜能 现在的教材,课文很长,甚至把以前三年级上册的《称象》也纳入本册教材,因此我们总是担心学生“吃不烂”、“夹生饭”,于是注重串讲,灌得很满,惟恐疏漏,好像不这样教,心里不塌实,这其实是低估学生的能力,实际上学生是完全可以消化吸收,关键就在于能否调动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在这一编演过程我始终坚持学生以学生为主,尽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对这种富有挑战创新的学习反而充满信心。当看到同学们编演过程中商量这里该怎样连接,说到这句话时该做什么动作,看到他们一招一式地排练……,那种兴致,那种热情,那种求知的渴望和成功的喜悦,无不让我感动。其实辩演的过程,也正是一个反复研究课文的过程。试想一味地串讲分析,或者隔着靴子搔痒地讨论,同学们会如此深刻地去体会,去解悟,会这样细致入微地去品味,去鉴赏吗?相信学生,相信他们你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
四、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课本剧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加深了学生对于语言的感悟,学生认真地阅读,体味人物的言行及心理,同时展开丰富的想像;在课本剧设计、表演的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学生经历了读、说、议、演、评这样一个有效的、真实的阅读过程,在人人参与的和谐的语言实践活动情境中,实现了语言的理解、内化、积累、运用,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表演中体验,在评议中鉴赏,使感悟力、观察力、表现力、评价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增强,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课本剧为学生打开了一个新的活动天地,从而吸引着千百万颗稚嫩向上的心。在那里,他们可以大显身手,旺盛的精力得到了正当有益的引导。在老师的指导下,排演课本剧,学生们会觉得受益匪浅。衷心希望让更多的明星走上舞台,让更多学生在课本剧中“闪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