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教育教学 >> 地理 >> 高中三年级 >> 地理高中三年级复习试卷 >> 正文

 

[组图]地理高考考前“回炉”练习题

查询地高三上复习的详细结果

一、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侧重等高线、地质地貌、水文、植被、区位分析、区域特征等)

1.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16分)

(1)图中北面的河流总体流向是 ,南而的河流总体流向是

(2)现两河流间开挖了一条运河,为什么没有选择在两河距离最短的甲、乙之间?

(3)现甲、丙间需修建一条铁路,请在图中用线条出选线位置。

(4)若该地区位于510N、8.60W四周,试分析图中两河流的航运条件。

参考答案:(1)向西 向东(4分)(2)甲、乙之间距离较短,但等高线较密,地形起伏大,工程艰巨,不利于开挖运河。(4分)(3)图略(沿两条600米等高线中间)(2分)(4)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水量丰富,无冰期;中下游流经地区地形相对平坦,水流平稳,航运便利。(6分)

2.读某海底地形图,回答问题:(13分)

(1)图示海域大部分为 海,属

洋。图中 地区为我国领土最南端。

(2)图示海域表现出的海底地形有深度不超过200米的 ,水深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的

(3)图中北部沿海地区有哪些丰富的资源类型和环境问题?

参考答案:(1)南海 太平洋 曾母暗沙(3分) (2)大陆架 大陆坡 (4分) (3)海洋化学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 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6分)

3.读城市化进程演化模型图,回答问题:(18分)

(1)城市区位比较优势中的地理条件有 等。

(2)图中的“城市病”主要指城市化速度太快过程中产生哪些问题?

(3)城市周边地带进入城市化的要素和标志有哪些?

参考答案:(1)地形 气候 河流(6分) (2)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等(6分) (3)要素:随着大城市扩张需求,促使产业、人口聚集,形成经济增长新区,促进城市化 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6分)

4.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区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原因是什么?

(2)因J,下处发展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此处发展工业限制条件是

(3)图中乙处在开发利用常规能源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什么?为什么?

(4)图中所示区域经常出现的地质灾难有哪些?

(5)丙所在省区为北回归线穿过地区,区域内资源丰富,但过去对外输出困难较大,请分析这里对外输出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目前的解决措施有哪些?

(6)图中所示区域以西约5~10个经度,以北约2~5个纬度的地区地形特征是什么?此区域能够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什么?

参考答案:(1)从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此处地势起伏很大,落差大,而且地处我国季风区,降水量也较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2)甲处有铁矿资源,成为发展钢铁工业的主导影响因素;地形起伏较大,对外交通不便。(3)酸雨。乙处开发的常规能源为煤炭资源,我国南方的煤炭含硫高,燃烧后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高,形成酸雨危害。(4)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地段。(5)交通问题,丙地为我国云南省,虽距海较近,但属于内陆省区,地形又比较坎坷,因此对外交通极为不便。目前我国为打通云南的出海通道,修建了南昆铁路,可以直通广西沿海地区。(6)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高,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太阳能、地热能、风能。

5.读下图,回答问题:

(1)D点海拔是 米,C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 米。

(2)图中的地质构造是 ,判定的依据是 。甲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什么?

(3)甲地是一个闻名的旅游地。据图判定,该地吸引游人的自然景观可能是

(4)假如要在A、B两处选一处建一水库,以解决甲镇的缺水问题,应该建在何处比较合理?理由是什么?

(5)乙、丙分布发现了矿产,是否会一样,为什么?

(6)甲镇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1)900 800(2)岩层中老翼新 甲地成为盆地(谷地)主要原因是外力侵蚀(溶蚀)作用。(3)喀斯特地貌(4)A处,水库宜建在口袋行洼地的狭窄出口处,应为A处。水可以顺流至甲镇。在B地建有可能掩甲镇。(5)不一样,乙处为砂岩,为沉积作用形成的矿产;丙处为岩浆岩,为岩浆冷却时形成的矿产。(6)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丰富等。

6.读“两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和三幅“气候直方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乙两图所示主要地形区的名称是什么?它们在地形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2)在A、B、C三幅气候直方图中,符合甲图中a地气候特点的是______图,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合乙图中b地气候特点的是_________图,气候特点是、O_____________

(3)以上两地气候特点形成的原因有何异同?

(4)请简要说明甲、乙两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农产品。

(5)甲、乙两图所示地区均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区,请你分别写出两地铁矿石海运至我国的最近线路和沿途所经海域和海峡。

参考答案:(1)甲图为德干高原,乙图为巴西高原。两高原均为地势较低、起伏较平缓的古老高原。(2)B 全年高温、降水丰富、分明显的旱雨两季; A全年高温、降水较丰富、分明显的干湿两季。(3)相同之处:两地气候形成的主导因素都是大气环流。夏季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季风,使a地高温多雨;b地一年中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不同之处:甲地区还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干季受到来自高纬、大陆气流的影响,降水减少。(4)甲地区的农业生产以个体经营为主,耕作技术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难的能力比较低,单位面积产量较低,生产潜力较大;主要农产品有棉花、花生等。乙地区的农业生产以种植园经营为主,生产技术水平较高,商品率较高。主要农产品有棉花、大豆、咖IF、甘蔗、可可等。(5)从甲图所示地区经印度洋一马六甲海峡一南海一台湾海峡一东海一上海;从乙图所示地区经大西洋一加勒比海一巴拿马运河一太平洋一东海一上海。

7.读某区域三幅图,图1是“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图2是“聚落D的所在区域年降水量柱状图和径流量曲线图”;图3是“聚落D的所在区域洪水频率曲线图”一条是1875—1975年所推算的洪水频率曲线,另一条是1945—1975年所推算的洪水频率曲线。

图1 图2 图3

根据以上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气候,该地自然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河流补给的主要形式为____________,汛期在______季,原百年一次的洪水位是___________米,开始出现灾难的水位是__________米。

(3)原百年一次的洪水位在1945—1975年的洪水频率再现周期约为_________年,在1875—1975年开始出现灾难水位的再现频率约为____________年。

(4)图示A、B、C、D四个聚落中,易发展成较大城市的是__________,其区位优势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计划在A、D两聚落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在AMD和AND两方案中选择,沿____线施工较为轻易,理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雨水补给 冬 113 110(3)50 6(4)D 地形平坦开阔;河流交汇处,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5)AND AND沿等高线延伸,坡度缓,易于施工;AMD沿线坡度大,工程量大且需建的多。

8.读“我国东部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③A

广州

黄埔

(1)图中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③是

(填城市名称)。

(2)①——③之间的铁路有一些明显的弯曲,

其主要原因是

(A)与公路、水路的连接

(B)受到了地形的阻挡

(C)沿河流而造

(D)帮助沿线更多的地区建立对外联系

(3)简要分析广州黄埔港的区位条件:

从筑港、航道、停泊条件看: ;从经济腹地与城市看:

(4)②城市成为所在省最大的商业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参考答案:(1)香港(1分)(2)D(2分)(3)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势平坦;港阔水深,且港湾内风浪较小(2分)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陆路交通方便 腹地地区经济发达 以广州市为依托 (4)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 交通便利,易于商品的集散 人口众多,有广阔的消费市场(3分

二、流域的综合治理

9.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淮河流域连降暴雨,降水量比常年多1—4倍,出现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淮河旱灾逐年加剧之势,且旱灾重于水灾。1994年淮河流域出现春旱连伏旱,伏旱接秋旱的长期大旱,全流域受灾农田超过1亿亩,淮河干流断流长达120天。

材料二:淮河流域示意图

(1)图中①②所代表的河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描述淮河的水系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3年6、7月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从灾难学意义上讲,淮河地区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和南方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3)从自然和人为原因分析淮河流域内旱涝灾难频繁的原因

(4)淮河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洪涝灾难,你对防治淮河洪水在什么好建议?

(5)淮河下游的洪泽湖由于泥沙淤积,已成为“地上河”,成为此次淮河防洪的重要地段之一。根据河流的补给形式,分析淮河流域“退田还湖”“封山植树”等措施在防洪上的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1)黄河 长江 北岸支流长而多,南岸支流短而少 (2)暴雨集中,降水变率大 暴雨历时长,强度大(3)自然原因:春季锋面雨带没有到达,往往形成“春旱”;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伏旱”严重;有些年份,当夏季风过强时,锋面雨带迅速北移,淮河流域降水稀少。人为原因:淮河流域垦殖指数高,农田面积大,农业用水量大;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差。(4)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库,调蓄径流;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分散水流;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加强预告、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5)①河流的补给形式主要有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其中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变化一般较大,以湖泊水、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变化一般较小。②淮河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淮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常形成旱涝灾灾。“退耕还湖”“封山育林”可以利用湖泊的蓄水功能和森林的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少雨水补给的比例,增加淮河径流量的湖泊水和地下水补给的比例,从而减小淮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利防洪抗旱。

三、能源及安全问题

10.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能源自给自足现状发生根本变化,石油供不应求,2003年中国石油进口达9112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材料二:世界石油生产、消费及运输方向示意图

材料三:中国部分能源基地及能源输出方向示意图

(1)你认为中国石油进口大幅度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2)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缓解)中国石油供不应求的紧张状况?

(3)西半球有两个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它们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它们的石油主要来源于_______和_______及墨西哥。

(4)世界石油最大的出口地区是_______,最大的两个进口地区是_______和_______。石油生产量大于消费量的两个大洲是_______和_______。

(5)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是_______,从A到乙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这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属于我国能源重点开发的三个水能基地有_______(填字母),其中三峡水利工程位于_______(填字母),该地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工业的迅速发展;交通工具的大量增多;能源的能耗高,浪费严重;国内石油勘探和开采的相对不足等。(2)应从国内和国个两个方面着手:国内:建立新疆、陕甘宁油气田等四大战略储备基地;重组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建立天然气、煤炭多元化战略;提高节能技术,加快建立健全节约型石油消费模式等。国外:树立全球石油市场意识,积极进口海外石油,在稳定从波斯湾石油进口量的基础上,寻求从非洲国家、中亚国家、俄罗斯等国进口石油。(3)美国 加拿大 中东(波斯湾) 委内瑞拉 (4)中东(波斯湾) 西欧 日本 亚洲 非洲 (5)A 管道运输 损耗小,受外界影响小,昼夜不停运输,运输量大(6)BDE E 承接长江上游的大量来水,水量巨大;地处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落差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

四、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1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正面临着深刻的环境危机,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正在加剧,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范围仍在扩大。

材料二:“中国主要环境问题示意图”

(1)在“森林破坏严重”、“河流污染严重”、“酸雨”、“土地荒漠化”、“臭氧层耗损”五大环境问题中,图中横线地区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竖线地区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横线地区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采取的治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土地荒漠化是逐渐发展的过程,它有一系列“前兆”,下列可以认为是荒漠化“前兆”的是( )(多选题)

A.地表反射率降低 B.主要生物物种丧失

C.土壤板结坚实度降低 D.植被覆盖率下降

(4)图中网络状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造成的主要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竖线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土地荒漠化 臭氧层耗损导致紫外线辐射过度 (2)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过度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和垦荒 种植树,退耕还牧还林 (3)BD(4)过度砍伐森林,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恶化(5)过量的紫外线会使大量低等生物遭受灭顶之灾,从而使生物破坏,同时过量的紫外线还会使生物免疫力下降,从而影响青藏高原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

五、地理探究活动能力设计:

12.口香糖的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咀嚼口香糖有很多益处,但其残留物也会带来污染。为了研究口香糖的粘附力与温度的关系,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除去糖分的口香糖与瓷砖地面的粘附力,得到了如表所示的一组数据:

(1)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右上图中绘制出粘附力F随温度变化的图线。

(2)根据上述数据以及得到的图线,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3)该同学预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口香糖的消费量和人们对其污染的熟悉。在确定调查对象时,他有两种选择:一是公众;二是销售口香糖的商店。请你在两者中选择一个,并说明理由。

(4)请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两个减少口香糖污染的建议或者措施。

(1)

(2)

参考答案:(1)作图(无论是曲线或折线,只要外形大体正确就给分。)(2)随着温度升高,粘附力先增大后减小;或:37℃时,粘附力最大(只要合理均给分)(3)[公众]理由:便于客观了解公众对口香糖污染的熟悉。或[商店]理由:便于了解口香糖的消费量。(只要合理均给分)(4)①研制可吞食的口香糖:②改变口香糖成分,使其离开口后粘度迅速减小;③通过制定法规,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只要合理均给分)

13.(15分)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因特网上搜集到的两则信息,分析回答:

资料一 东北曾是世界闻名的商品大豆产区,是我国主要食用油的来源。加入WTO后,2001年江苏某榨油厂即进口美国大豆1396万吨,约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大豆产量,同年东北大豆却有七成积压在农村。

资料二 东北和美国进口大豆的产销成本调查(X为美国每吨大豆的加工成本)。

东北大豆

美国大豆

生产成本(元/千克)

1.6

0.8

运输(元/千克)

0.045

0.04

出油率(%)

17

20

加工成本(元/吨)

10 X

X

(1)2001年江苏某榨油厂“舍近求远”从美国进口大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请你分析造成东北大豆生产成本差异的主要原因。

(3)该学习小组要将研究成果“东北大豆的出路”呈报给政府供决策参考。假如你是

小组成员,你会提出哪些建议?

参考答案:(15分)(1)东北大豆出油率低,价格高,加工成本高(3分) (2)东北大豆生产科技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4分) (3)建立高油大豆生产基地,实行专业化规模生产;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品种,发展面向市场的产品;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大豆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每答出其中一点得2分,共8分)

14.地震学家根据地震仪纪录的纵波(P波)和横波(S波)到达当地的时间差来确定某次地震的震中。图11是P波和S波到达的时间差与震中到地震台之间距离的关系曲线图。读图11和图12并根据有关内容回答。(共5分)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与震中的距离/Km

9

8

7

6

5

4

3

2

1

P

S

/

图11

(1)请填写下表

城市

P波和S波到达的时间差

与震中距离

丹佛

2分10秒

休斯敦

3分55秒

迈阿密

5分40秒

(2)在图12中用确定震中的位置。

图12


 

参考答案:(5分)(1)(各1分)

城市

与震中距离

丹佛

1200Km

休斯敦

2500Km

迈阿密

4000Km

(2)用圆规出三个圆,交点即为震中。(2分)

15.设计一个活动方案:在春(秋)分日,利用北京时间与地方时的差异,以及正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动手测算本地的地理经度、纬度。(5分)

(1)写出活动所需的工具、物品。

(2)写出简要的过程及方法。

参考答案:(1)收听正点报时的收音机;计算时差的时钟;测量太阳高度角的标杆、尺子、指南针等。(2分)(2)过程及方法:①听到北京时间正午12点正时开始计时,到垂直标杆的影子指向正北时停止计时。期间的时间差可根据1分钟/4°换算,即可求得当地经度。②当垂直标杆的影子指向正北时量算标杆影子的长度。根据直角三角形原理,利用标杆实际高度和影子长度可求算出当天正午太阳高度角,所求的度数即为当地地理纬度。(3分)

16.某地处于人口稠密的丘陵山区,最冷月气温大于14℃,年降水量约1600mm。由于滥砍林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请你为该地区设计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达到既保持生态环境,又可使当地人们脱贫致富的目标。

参考答案:利用气候指标和地形特征选择适合保护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并利用丰富劳动力资源对农产品进行加工。①在丘陵上栽种南方经济林木(果树如茶树、荔枝、龙眼等)、种,并可养鸡,放牛;低洼地挖成鱼塘、塘中养殖淡水鱼,水面养鸭养鹅等。②在山谷修建小水电站;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牲畜粪便生产沼气,作为生活燃料。③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建立食品加工厂对水果、茶叶、淡水鱼进行加工。④利用绿化后的山水、果树的花期和收获季节发展生态旅游等。

17.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比较说明“温室效应”现象。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

参考答案:实验用材:1.5升或更大的空矿泉水瓶(1个)、温度计(2支)、土壤(一些)、玻璃盘(2个)、剪刀、手表、纸笔等文具实验步骤:(1)将一些土壤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盘,用剪刀将塑料瓶拦腰剪断,将底部碗状部分倒扣在盛有土壤的盘中。这样就制成了“微型温室”;(2)在“微型温室”顶部钻一个小洞,将温度计插进去;(3)将“微型温室”放置在阳光(或其它有较强热能的光源)下,将另外一支温度计放置在没有“微型温室”的盘中,保证两支温度计接受同样的光照射,然后观察升温过程,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

某月某日某时

10时

11时

12时

13时

14时

┄┄

“微型温室”内的温度

“微型温室”外的温度

实验结论: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所不同,塑料瓶内的温度明显高于瓶外温度

18.下面是某校地理爱好小组做的两个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2分)

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厘米粗细不均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

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四周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电动吹风机向里吹风。

(1)写出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

(2)实验二中风力不同所吹扬起的砂粒有何不同?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

(3)这两个实验证实了自然界的何种现象?

参考答案:(1)如沿某条线方向浇注水流,会形成小沟谷,并不断加深。如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则会沟壑纵横,坡面破碎。(4分) (2)风力越大,吹扬起的砂粒越大。当停止吹风时,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4分) (3)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貌(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4分)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地高三上复习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地理高考考前“回炉”练习题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中国父母常犯的十大错误
    高三年级10月月考试卷地理卷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地理试卷
    初中毕业会考地理试卷
    高一期末地理试题
    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地理、生物试题地理…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地理试卷
    读图练习题三
    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第二次单元过关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地理考试江苏卷
    高三地理班周考试卷
    高三地理综合复习及模拟试题
    高三地理第二次月考测试卷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地…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资料
    高考地理晨昏线专题练习
    高考地理仿真试题(七)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地理试卷
    地球运动专题
    高三年级地理摸底考试试题
    高三地理复习的效率与方法
    高三地理怎么学
    高考地理有效复习的基本策略
    高三地理专题  天气与气候综合能力训…
    高三地理复习资料
    高三地理专题   地  图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资料
    高三地理调查测试试题
    高三地理自然地理部分习题精练
    高三地理行星地球单元测试题
    北京市西城区初中会考试卷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测试题
    高三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试卷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测试卷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测试卷世界地…
    高三年级九月考试地理试题
    高三地理阶段性测试练习题
    高三地理阶段测试
    高三地理选修复习测试题(二)
    高三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试卷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三年级地理九月月考试题
    高三地理入学摸底考试
    高三年级地理上学期试卷
    高三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厦门外国语学校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
    高三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试卷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测试卷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测试卷
    高三地理学情调研测试
    高三地理全国统一标准测试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卷
    高三地理上学期周练卷(七)
    高三地理假期补课错题集锦二
    高三地理假期补课错题集锦
    大气环境 周考试题
    高三地理地球部分测试题
    高三地理复读班新学期摸底考试
    高三地理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地理摸底考试试题
    高三地理地球的运动练习作业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单元过关练习
    高三地理上学期周练题
    春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地理试题
    高三地理大气逆温现象复习
    高三地理毕业班统一测试试卷
    高三地理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查
    高三地理模拟考试一试题
    高三地理月考试卷
    高三地理月考1试卷(必修)
    海洋地理测试题
    高三地理史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试题
    高三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二
    高三地理气候部分测试
    高三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测试题
    高三地理上学期周练
    高三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
    高三地理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三地理上学期测试题(4)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三地理上学期测试题
    高三地理上学期月考测试题
    高三地理上学期九校联考试题
    高三地理水平测试模拟考试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工业专题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三地理专业科测试题
    高三地理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测试
    高三地理上期统测试题
    高三地理上期第一次考试试题
    高三地理上期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高三地理上学期阶段性练习(地球地图…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考复习的目的和任务
    亚洲和非洲地理试卷
    高三地理中国的区域差异与国土整治测…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新课程卷)
    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卷(四)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卷
    自然地理主要原理——综合检测
    高三地理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三地理专题   地  图
    高三地理上册第二单元评价检测题
    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试卷
    高三十月月考地理试卷
    高三九月月考地理试题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月考试题
    高三地理9月份月考试题
    高三地理10月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十月月考地理试卷
    《中国的铁路》练习
    高三十月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卷
    高三地理学科10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地理上册第1次月考试题
    高三地理上册学情调研测试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二次单元过关
    高三地理全国统一标准测试
    上学期高三地理期中热身练习
    高考地理仿真试题(二)
    高考地理仿真试题
    读图题练习一
    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
    综合测试模拟
    高三地理上册第三次质量检测
    高三文科综合试卷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师大附中、哈师…
    高考复习专题------APEC与区域合作
    北京地区春季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北京地区春季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高一地理练习
    高一地理练习(二)
    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题(广东卷)
    高一地理综合练习
    环境专题
    高一地理统一练习
    高一地理综合练习(一)
    高一地理综合练习
    高一地理综合练习(一)
    高一地理综合练习(二)
    高一地理练习
    高考地理考试说明
    高三地理上册月考试卷
    北京地区春季高考文科综合试题
    读图练习题二
    高中地理教学常规
    高三区域综合练习
    高考文科综合试题
    高考文科(综合)测试题
    朝鲜问题评析
    高一地理综合练习
    高一地理会考测试题
    高考地理考试说明
    高一地理统一练习(二)
    “3+综合”地理测试题
    读图题练习四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地理试题
    资源与能源专题
    图像专题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地 理试 卷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地理试 卷
    读图练习题五
    气候专题
    农业专题
    高一地理练习(一)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地理试题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