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地理专题 地 图
|
查询地高三上复习的详细结果
|
高三地理专题 地 图
[考试说明]:
1、 地图考试内容: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2、 能力要求: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复习目标]:
1、 熟练运用地图基础知识,识读地图,并具有一定的图文转化能力(把图像信息通过文字加以表达或根据文字资料绘画相关图像)。
2、 掌握主要图像类型的结构特点和判读方法,训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要求学生能根据图中的有效信息判断地理事物的特征。
3、 学会判读各种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震线图、等降水量线图)
4、 运用图像观察、分析、比较,并联系设问要求,辐射相关知识,综合解答问题
5、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知识联系]:
本专题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地图基础,本专题不作详细阐述。二是对高考试题中常见的几类图像作归纳。三是对近年来考题中常出现的图表绘制作简单说明。
[专题要点归纳]:
一、地图:(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也叫缩尺 图上距离 公式略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在同样的图幅上: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规律: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2)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
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
3/4*1/50000=1/66500,比例尺缩小。
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例题1、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0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例题2、按照1:50000000的比例尺,绘制一幅中国政区图,图纸的长度不得小于______
厘米,图纸的宽度不得小于_______厘米。(10.4厘米 11厘米)
例题3、在1:30000000比例尺的中国地形图上。用尺子量某条河流的长度为21厘米,这
条河流是我国的_________。(长江)
例题4、在比例尺为1:140000000的世界地图上,量得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为4.4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公里。把原图放大到2倍后,新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_。在放大后的新图上,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__厘米。
(3)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
2、方向:
(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
(3)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图像的类型、内容和判读方法
(一).等值线图
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
判读方法:
1)识别等值线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
2)判读等值线排列疏密状况;
3)判断等值线变化规律和最高、最低值位置;
4)根据数值变化及排列状况,推断出规律和结果,或分析成因。
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值线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其成因。
1、等高线图的判读:
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1)、判读规律:
①数值大小: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②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例如2000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1题:
读华北基地地形图(图1),据图判断1-3题:
1.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A.①<③ B.①<② C.①>② D.③=④
2.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A.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3.若乙坡植物受破坏成为荒地,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A、放牧山羊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 D、营造混交林
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表示陡崖。
陡崖高度计算方法:(x-1)d≤ΔH<(x+1)d
例题2、98年高考题: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注:等高距----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间隔距离。)
A、180米 B、220米 C、320米 D、280米
③形状特征:
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
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
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
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 (示意图如下)
2)实际运用:
(1)与气候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0C/100m
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
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例题6、分析我国三大火炉(南京、武汉、重庆)、火洲(吐鲁番)的成因。
处于长江河谷的背风坡 处于吐鲁番盆地中
(2)与河流水文结合:
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水库坝址的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
(3)与地区规划结合:
建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业。
2.地形剖面图
判读方法:
1)识别地形剖面图的水平、垂直比例大小;
2)根据题目条件和图像形态或区域位置信息,判断经纬度位置;
3)与相关的分布图、特征示意图的知识进行联系,分析作答。
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画法: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下图的垂直标尺将各点
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即得到该剖面线上的地形剖面图。
比例尺: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
各大洲的地形剖面图要基本掌握
(下列地形剖面图参见初中第2—3册)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形剖面图
我国西部沿87030′E的地形剖面图
美国地形剖面图
沿00纬线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
沿南纬300某大陆附近地形剖面图
死海地区地形剖面图
典型例析:
1、读“沿北纬320纬线我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剖面图上标出我国三级阶梯的范围。
(2)将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表中相应处:
2、读下面“沿东经87.5°经线的我国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⑴①是 山脉,它是世界上 的山脉。
⑵②是 高原,高原上雪山、冰川的融水是许多 的水源。
⑶③是 山脉,在气候上它是我国 区和 区的分界线。
⑷④代表的地形名称是 ,其内部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河。
⑸⑤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其内部有很多可以种植庄稼的地区,人们叫它 ,该地区重要的糖料作物是 。
3、等温线的判读:
目标: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弯曲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
根据气温分布的特点来分析影响的因素。
1)、判读规律:
①等温线数值:(气温无论一月,还是七月,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数值自南向北递增——北半球; 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南半球。
②等温线疏密:
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大。
典型例析:
例1:我国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密集——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漠河最冷平均?>30.60C,海南岛160C以上,温差达480C。)
分析原因:
A、纬度因素:北方冬季太阳高度小,且昼短夜长。
B、冬季风因素: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南方由于受重重山地 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和降温的程度远比北方小。
一月份00C等温线为秦岭---淮河一线,为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我国七月份等温线分布稀疏------夏季我国南北温差不大,且普遍高温。(漠河160C,海南280C,南北温差只有120C。)
分析原因:北方虽太阳高度较南方小,但夏季昼长夜短,得到的太阳光热不比南方少。
夏季最冷出现在青藏高原80C(地形因素)
2)等温线的弯曲分布规律:
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
等温线向低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 (“高高低低”规律)
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400---60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
思考:哪些因素影响等温线的弯曲分布?(冬夏季节、海陆状况、地势高低、寒暖流)
见下表:
影响因素
|
比同纬度
地区气温
|
等温线弯曲 状况
|
影响因素
|
比同纬度
地区气温
|
等温线弯曲
状况
|
大陆夏季
|
气温高
|
向高纬凸出
|
大陆冬季
|
气温低
|
向低纬凸出
|
海洋冬季
|
气温高
|
向高纬凸出
|
海洋夏季
|
气温低
|
向低纬凸出
|
地势较低
|
气温高
|
向高纬凸出
|
地势较高
|
气温低
|
向低纬凸出
|
暖流经过
|
气温高
|
向高纬凸出
|
寒流经过
|
气温低
|
向低纬凸出
|
总结:等温线弯曲分布规律——高高、低低规律
| 4、等压线图的判读:(同一海拔高度民主上气压水平分布情况)
目标:
① 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气压场类型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鞍部)
② 判断风向
③ 分析天气变化
1)、判读规律:
①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
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
低压槽——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②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的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的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③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
判定风向规律: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
天气:是指大气短时间内的物质状态,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标。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5、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把图上年平均降水量相等的各点连成光滑的曲线。说明年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等降水量线基本与海岸线平行,且能显著的反映经度地带性规律。
例如: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见初中地理第三册),根据图中的等降水量线分布情况,可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减少。
6、海洋表面平均等盐度线图的判读:
1)、世界海洋表面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递减。
2)、等盐度线的弯曲分布——暖流、寒流的影响。
暖流经过——盐度增大——等盐度线向高纬凸出。
寒流经过——盐度减小——等盐度线向低纬凸出。
7、等震线的判读:
等震线上地震裂度处处相等。
8、示意图
1)地理要素变化过程示意图:主要有气温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月份分配图;河流流量过程图;经济发展概况图;人口增长趋势图等。
判读方法: ①明确识别纵横坐标的单位数值,判断其大小变化和重要数据落点位置;
②根据数据变化或曲线变化规律,提取和推断其变化趋势;
③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推断并获取答案。
2)地理要素相关联系示意图:利用图形考核概念、原理、特征或其相互关系等内容。主要有国家或区域经济部门结构图、工业或农业布局因素关系图、人口的各种构成图、环境各要素关系图等。
判读方法:
①认真读图弄清题意,从图中提取信息;
②根据图中信息所对应知识,进行联想、推断;
③利用所掌握概念;原理、分布规律等知识验证图形的表示方式。
3)地理要素因果关系示意图:天体系统图、食物链图、货流图、流程图等。表示地理事物或系统之间联系与因果关系图。
判读方法:
①识别所表示的是何种因素的地理事物联系过程;
②注意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等提取信息;
③弄清事物的形成或变化过程,判断各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4)地理要素模式或结构示意图:主要有世界洋流模式图、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承压地下水的自流水盆地示意图等。
判读方法:
掌握模式图内地理要素的地位作用以及元素之间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关系。
9、分布图
地理分布图在图像中所占比例大,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自然要素空间分布图(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自然资源空间分布图(如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人类活动分布图(如中国铁路分布图)、区域综合分布图(如北方地区矿产、城市和铁路分布图)等。近几年的考题中,整体分布图的出现频率虽较少,但多以与其他图形配合或以文考图的形式出现,复习过程中不可忽略。
判读方法:
①判断地图所反映的是哪些地理事物或哪些要素;
②读出图中地理事物或要素的位置(经纬、海陆或区域相对位置);
③根据图中的分布信息,归纳分布特征或规律,提取与设问内容相关的知
识,分析判断作答。
10、统计图表
主要有柱状图、扇形图、曲线图、折线图及:比重图,或以数据、比值等形式编制的表格。
判读方法:
①正确判读各类统计图形的坐标系统,获得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向;
②根据数值反映出来的变化、构成特征等,与相应知识联系对照,并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11、景观图
主要有自然带的景观图、名山古迹的素描图或图片、断层和火山喷发、典型地质现象的景观图、环境问题图片等。
判读方法:
①准确判读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因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
②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因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
③根据景观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联系有关知识作答。
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基本类型的图像日趋复杂,图中隐含的信息量较大,判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各类变式图表的出现(如统计图表的表现形式不断变化),更增大了图像识读的难度。因此,在熟悉常见图像类型的基础上,专题复习过程中还应加强变式图像的训练,重视判读方法的提取和归纳,以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
三、图像绘制的类型和方法
图像绘制的类型主要是地形剖面团、柱状(或直线式)图、曲线或折线图、圆形百分比图等,还有两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洋流分布示意图等。
绘图方法:
①恰当、准确地设立符合题意要求的坐标系统;
②按照各类不同图形的形状要求,准确定出绘图点的位置;
③细心按图形轮廓要求绘画图形,并加以必要的文字数据注释。
绘图应注意:
①在绘制柱状图时,必须注意柱状体的宽度相等;
②绘制曲线图时必须注意用平滑的曲线;
③绘制折线图时两点之间必须是直线,每两条线的接合处要有点角度;
④绘制两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时注意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黄赤交角度数,黄道面、赤道面、地轴和晨昏线必须交汇于地心。
|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地高三上复习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高三地理专题 地 图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高三地理复习资料 |
下一篇文章: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资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