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范围:假期作业、选修二1-4单元 中国区域地理
一、 单选题(共6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根据下面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面三题:
1.关于A、B、C、D四个省会城市的名称、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A位于黄河沿岸,是山东省的省会济南
B.B位于珠江沿岸,是广东省的省会广州
C.C城市有我国闻名的敦煌莫高窟
D.D城市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人民政府驻地乌鲁木齐
2.关于这四个省级行政区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城市所在省级行政区位于鄱阳湖以北
B.B城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有南回归线穿过
C.C城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全部位于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D.D城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我国位置最北、最东的省级行政区
3.从A、B、C、D四个省会城市经过的铁路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京广线经过A、B两城市 B.陇海线和兰新线在C城市相交
C.京九线与长江干流在A城市交汇 D.京哈线与大秦线在D城市相交
读“黄河流城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4.黄河流域能源丰富,①②③④各区域中,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最高的是集中在 区域的能源。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5.①②③④各处河段中,春季常发生凌汛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①②③④各区域中,自然环境治理的重点依次为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土壤盐碱化和治理沙漠化的区域是
A.①④③ B.③④② C.②③④ D.④③①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7.合理的棉纺工业布局应位于
A ① B② C③ D④
8.下列几组省区按①②③④排列的是
A 山东、四川、西藏、江苏 B 河北、新疆、青海、广东
C 浙江、辽宁、湖北、北京 D 安徽、重庆、湖南、河南
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9.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
10.图示I ,II,III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A.土壤和植被 B.水文与植被
C.地貌与气候 D.地貌与水文
11.有关I ,II,III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A. II区比III区纬度高,故热量较III少
B. III区比II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II区强
C. III区与I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 II区比I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与I区北部界限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10 mm,降水集中在7,8两月,回答以下四题。
12.图中所示地形区为我国的()
A.黄淮海平原 B.黄土高原 C.南方低山丘陵区 D.云贵高原
13.该地区人地矛盾尖锐,要害问题在于()
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 D.环境恶化
14.该区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
① 抵御自然灾难能力较低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人地矛盾尖锐 ④环境遭破坏后恢复困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5.治理该地区生态问题的工程措施有()
A.植树造林 B.轮作套种 C.修建水库 D.深耕改土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16.根据图中信息判定,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A. 黄土高原 B.山东丘陵
C.江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7.该地形区主要自然土壤的特点是()
A.矿物质含量低 B。有机质含量高
C。土质疏松 D.酸性较强
18.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今后农业发展中应当()
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C.退耕还林,建设商品性林业基地
D.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种植园农业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面三题。

19.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
C.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 D.农牧业活动较多,地表植被破坏
20.在乙地区,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迹象的是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21.根据科学发展观,治沙战略应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22.读右图,四幅图中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 位因素是()
A 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下图是我国90年代三大地带三大产业比重图,读图后完成下面两题
23.图中A代表的经济地带为()
A.东部经济地带 B.中部经济地带
C.西部经济地带 D.都不是
24. 下列三大地带的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A.包括省、市、自治区数:东部>中部>西部
B.面积:中部>西部>东部
C.人口:东部>中部>西部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西部>东部>中部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5.建设M水利枢纽工程的首位目标是
A.发电 B.航远
C.防洪 D.浇灌
26.M水利枢纽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A 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 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
C 降低库区地下水位 D.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
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一一-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北京、成都、西宁至拉萨对开3对旅客列车。至此,一道跨越青藏高原的独特旅游风景线正式浮出水面,青藏高原独有的旅游资源将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回答下面两题。
27.沿青藏铁路途经格尔木四周时,所见到的湖泊类型最有可能是()
28.一座座桥梁将成为雪域高原上靓丽的风景。在藏北高原没有河流和高山峡谷的部分 地段也架设桥梁,采取“以桥代路”方式通过,这些方案的设计,主要考虑()
①铁路沿线沟壑纵横 ②避免风沙掩埋铁路
③铁路沿线有多年冻土 ④为动物留出生态通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右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9.图中a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30.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 暖和干燥 D.暖和湿润
31.关于自然资源、水资源和能源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2004年7月5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发生特大洪涝泥石流灾难,在当地政府的努力救援下,62名游客全部脱离危险,被安置到安全地段。完成下面三题。
32.从地形要素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轻易发生泥石流灾难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33.右上图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4.如下图救护直升机停靠在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甲、乙、丙、丁四点中某一位置,则救护人员能够直接观测到的点是()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某日海陆上空大气运动和海陆气温变化情况。据
此回答下面三题。
35.由图乙可推知图甲出现的时间约为()
A. 16时至次8时 B. 8时至16时
C. 18时至次日6时 D. 6时至18时
36.图甲1,2,3,4四处中气压最低的是()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37.当亚欧大陆东部与太平洋间出现图甲所示的大气环流状况时,此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澳大利亚的珀斯适逢雨季 B.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进人梅雨季节
C.北极地区正处于极夜期 D.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频繁登陆
读我国江南丘陵果地G等高线地形图,判定下面四题。
38.当该地区普降暴雨时,水位上涨最猛的是()
A.①河段 B.②河
C.③河 D.④湖
39.湖泊④对图中河流干流起天然调节作用的是()
A.①河 B.②河段
C.①②河段 D.①②③河
40.图中虚线是居民点a和b, b和d之间公路选线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A. e和g B. e和h C. f和g D. f和h
41.沿着图示箭头方向,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布局合理的是()
A.棉花—苹果—毛竹—冷杉 B.水稻—柑橘—茶叶—马尾松
C.甘蔗—小麦—橡胶—红松 6D.春小麦—葡萄—草地—红松
为了防御流沙侵袭,科研人员利用麦桔、稻草、芦苇等材料,在宁夏中卫县沙坡头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设方格状挡风墙,建成了一条宽500米一600米,长16千米的带状沙障(如下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42.图中铁路和被沙障直接阻隔的沙漠分别是()
A. 包兰铁路、腾格里沙漠
B.京包铁路、腾格里沙漠
C.包兰铁路、毛乌素沙漠
D.兰新铁路、毛乌素沙漠
43.沙坡头地区治沙工作卓有成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麦草、稻草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可以削减风速,截留水分
B.方格状沙障能大量吸收地下水,促使植物生长,固定沙丘
C.方格状沙障固沙成本低,费工小,应大规模推广
D.利用麦草、稻草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属于生物固沙
读世界四条闻名河流入海口示意图,并判定下面两题。

44.四条河流流域中,盛产棉花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45. 四条河流中,由于修建水库、大坝引起严重的土壤盐碱化的河流是
A.图① B.图② C.图③ D.图④
读图回答10—11题
46.若P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则该地位于
A.欧洲西部沿海 B.美国西部沿海
C.非洲西南沿海 D.南美西南沿海
47.此时P地同纬度大陆东岸的自然带类型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下图中a为气温与降水示意图,b为盛行风与河流流量示意图,c为盛行风与雨量示意图,回答下面三题:
48.下列农业区的气候特征与a类似的是
A潘帕斯草原 B美国五大湖区 C东北平原 D恒河三角洲
49.适宜在b气候区生长的农作物或水果是
A甜菜 B青稞 C天然橡胶 D枣椰树
50.具有C气候类型的城市是
A伦敦 B开普敦 C上海 D乌兰巴托
下图为沿某条经线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面三题。
51.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B.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52.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①处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②处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C.③处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D.④处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坎坷
53.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发展农业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B.②处地势平坦,红壤广布,土层贫瘠
C.③处浇灌水源充足,夏季常受台风侵袭
D.④处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4.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55.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下图图1中OM , OL分别为北半球某地树木OO1一年中正午投影最短和最长的影子,ML与河流PQ段正好垂直。图2为P. Q两水文站测得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回答下面三题。
56. 该地纬度为
A.23º26'N B. 80ºN C. 43º08'N D.16º34 'N
57.图1中河流PQ段的流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南向北
58. 若树的影子为OM时,北京时间为11: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北印度洋海区洋流自东向西流 B.该地自然景观为温带草原
C.该季节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 D.该地位于长白山区
读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面两题。
59.a、b、c、d四箭头表示的风向,正确的是y
A.a B.b C.c D.d
60.有关丙、丁两地大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
A.大气逆辐射,丙地强于丁地
B.气温日较差,丁地小于丙地
C.丙地,晴朗天气
D.丁地,阴雨绵绵
二、 综合题(共40分,)
1.下图中的AB线表示晨昏圈的一部分,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2)地球上出现极昼的地区是 。
(3)此时北京时间是 。
(4)图示这一天,澳大利亚悉尼日出、日落的方向是分别是
A东北、西南 B东南、西南 C正东、正西 D东北、西南
(5)在此季节内,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
A.杭州湾盐度达一年中最小 B.开普敦正处于多雨季节
C.长江流域开始进入梅雨季节 D.我国北方经常遭受寒潮的侵袭
2.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6分)

⑴图中所涉及到的甲、乙、丙三个国家中,地方时差最大的是 国(填写国家名称)。
⑵ 图中名山 A 为 山,此山的基带为 带;
⑶ 三国贸易进出口构成上的共同点是 。
⑷ 甲、丙两国都较丰富的常规能源为 。
⑸ 甲、丙两国气候的不同点是 ;
3.下图中,a、b、c、d分别表示四个国家。读图完成下列要求:(4分)
(1)四国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填名称)。
(2) a和c所示国家的城市相对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其共同区位因素是
(3)四国在气候上的共同特点是 。
(4)C国气候和自然带的分布特点是
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①所示省、区属于三个经济带的 带,图②属于三大自然区的 区,属于西部大开发地区的是图 和图 所示的省、区。
(2)图①和图②两省、区面临的共同生态问题是 ,造成这一生态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中, 所占的份额较高。
(3)图③所示省、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 。
(4)图④省、区重要的煤炭产地是 。
5.读右上图“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字母A处是 山脉。
(2)A山脉东侧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不利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两项),西侧地区的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3)B,C两城市四周地区要发展农业生产,主要发展哪些部门? (答出2个)
(4) C城市目前其化学工业十分闻名,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6.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318国道”既是一条横贯中国东部、西部景观的大道, 又是一条包含中国南方、北方景观的大道,有人说它是代表泱泱大中国风采的大道。图为318国道沿线地区示意图。
(1)"318国道”穿越的A,B,C三个地形区中,哪一地形区具有唐朝诗人李商隐《夜语寄北》所写“巴山夜雨”的地理现象?并解释该地区多夜雨的原因。(4分)
(2)为什么说几乎按30°N纬线延伸的“318国道”,既包含 了中国夏季南方湿热和冬季北方严寒的景观,又包含了中国西北半干旱的景观?(6分)
高三年级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
1-10: BDACD BABBC 11-20:DBBDC CDBDC
21-30:BA(AC)CC DBCBA 31-40:CBBBA CCAAD
41-50:BAACB DCADA 51-60:DDABC CBDCA
二、综合题
1、(1)20°S,110°W 自20°S向北、向南递减
(2)南纬70°及其以南地区 (3)3时20分
(4)B (5)D
2、(1) 中国 (2) 泰山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 出口大于进口 (4) 水能
(5) 甲国大陆性季风,丙国海洋性季风
3、(1)澳大利亚 (2)气候暖和湿润 海上交通便利
(3)大部分在热带,终年气温较高 (4)半环状
4、(1)西部经济 东部季风 ① ④
(2)水土流失 人类因素 (3)洞庭湖平原 (4)六盘水。
5、(1)太行
(2)洪涝、春旱(干早)、盐碱、风沙、 水土流失
(3)蔬菜、花卉、乳畜。
(4)四周的海盐资源丰富。
6、(1)B 在山区的夜晚,山坡上的空气冷却并沿坡面下滑流人谷地,导致谷地中心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水汽轻易 凝聚成云致雨;西南山区潮湿多云,夜晚云层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强,空气下热上冷,大气层趋向不稳定,促进了气流的上升而形成降水。
(2) "318国道”是一条东西向的大道,东段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呈现夏季南方的湿热景观;(2分)西段在青藏高原上,由于海拔高,气候严寒,出现了北方冬季的景观(2分);西段由于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对印度洋暖湿气流的阻挡,拉萨以西出现了半干旱的景观,呈现了西北地区的半干旱景观(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