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继明创作资料
|
系始终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答:我相信,政治影响日常生活的方式,比我们知道的和想像的还要微妙得多,我也相信,政治并不是什么神秘的碰不得的东西,和经济、艺术、哲学、宗教一样,政治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是可以拿来研究和谈论的。 问:读者普遍认为,这部小说,有着非凡的心理深度,有一种中国小说普遍缺乏的心理力量,你在写作时,是怎么对待心理问题的? 答:我对自己说,一切事件,都要在人物心理上找到烙印。像文革这样的大事件,不能过了就过了,所有的人都像没事人似的,转眼之前,就欢天喜地地投入新的生活了。我相信,至少有一个人,是不能从那个时代走出来的。至少有一个人,用他的内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理”,收集了那个时代的苦辣辛酸。你肯定看出,我始终在十分细致地描写杜仲这个人物的内心状况,直到小说的最后一个字。 问:有人说,这是一部心理现实主义的力作。 答:我不管它是什么主义,写作的时候,我用足了文学和生活教给我的全部营养,我既不故意“倒退”,也不勉强“超越”。 问:很多读者认为,这部小说的写法很现代,既有第一人称,也有第三人称,两种人称交替出现,形成了一种内在的节奏感。整部书的内部时空也很开阔,正如你前面说的,双重结构,两个时间,一个正时间,一个反时间。但平心而论,这部书也相当好读。请问,你是怎么处理深度和好读这两者的关系的? 答:在写法上,我既不“卡夫卡化”,也不“马尔克斯化”,更不“曹雪芹”化,我相信模仿生活比模仿大师更可靠一些,因为,生活本相里面有我们所说的一切,有现实主义,也有浪漫主义,有现代,也有后现代。我全力做的,还是写好生活流程本身。不过,和写作手法,和深度相比,我确实更在意它作为一个故事是否好读。写得好读,我以为是一个作家的基本责任。起码,没必要故意写得不好读。 问:为什么杜仲得了“尿失禁”而不是别的什么病? 答:自杀和发疯,这两种病,有西方色彩,有人文主义色彩,一个地道的中国知识分子很难自杀或发疯,所以,杜仲得了尿失禁,这个病是一个相当暧昧的病,你很难说它是身体疾病还是心理疾病,甚至难说它是不是病。 问:这部小说里既写了麻风病,又写了尿失禁,表面看来,你在写麻风病,看完小说才知道,你最用心写的,却是男主人公的尿失禁。 答:对,前面说了,这部小说的结构是复杂的。麻风病是大病,是不治之症,而尿失禁和麻风病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我一面在写一个大病,一面在写一个小病。到头来我发现,人类忍受疾病,尤其是忍受小病的能力很差。 问:这其中,有什么隐喻吗? 答:不知道,我自己也说不清。 问:书中对于疼痛的描写很精彩,你有体验吗? 答:每个人都不缺乏对疼痛的体验。 问:你去过麻风院吗?接触过麻风病人吗? 答:没有,我从来没去过麻风院,也没见过一个麻风病人,我对麻风病的了解完全来自资料,“文革”时期,我也只有几岁。这本书里面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虚构的。当初,我故意不去麻风院“体验生活”,故意不去接触麻风病人,就是担心,知道得太多,反而没勇气虚构。所以,书中关于麻风病的描写,我不敢保证细节的真实。其中有些,比如,麻风病人到后来失去疼和痒的感觉,纯属臆造。 问:就没有一点个人生活的影子吗? 答:杜仲的家史,是有影子的。它差不多是我的家史。我曾经写过一个短篇,题为《骨头》,我把它拆开,经过改写,放进这个长篇里了。 问:小天鹅这个人物,有原型吗? 答:没有,完全是虚构的。 问:当初受了什么启发,要写这么一本书? 答:有一天,我在看一篇关于麻风病的资料,有意无意地把它和“文革”联系起来,于是我想,“文革”时期,全中国唯一安静的地方大概就是麻风院了。我进一步想,麻风院和“文革”倒有种奇妙的对比关系。我再想,如果有一个红卫兵得了麻风病,被送进麻风院,会怎么样?故事就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但是,一直没有写,写了几次都写不下去。原因是,我不知道,除了把麻风病视作“文革”的隐喻之外,还有什么好的角度?而且,我不能从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麻风病的歧视。你也许注意到了,在书里,我轻易不使用“麻风病人”这个词,尽量减少使用这个词。有几年,我几乎放弃写这本书了。因为,这本书如果出来,通过内容提要,读者就大体猜出全书的内容了。那么,我还有什么必要写它呢?直到我相信,我一定会让读者猜错的,才开始动笔。 问:是呀,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说实话,读之前,我多少抱着怀疑的态度,我想,麻风病和“文革”有什么好写的?但是,一读就放不下了,越读越意外,到最后,我不能不说,传言不虚,这确实是一本厚重之作。 答:谢谢,谢谢。 之三:对真正的文学性的坚决靠近 &nbs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陈继明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陈继明创作资料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陈继明新作《一人一个天堂》引起强烈关注 |
下一篇文章: 陈继明作品片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