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因杀人罪被判死刑的秦腔女旦被押赴麻风病院“治愈后执行”,一个大串联中染上麻风病的造反派要在院内掀起“文化革命”,情欲、世仇、麻风院神秘的小屋……西部作家陈继明的长篇小说《一人一个天堂》近日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小说以文革时期一个偏僻的麻风院为背景,以杜仲和小天鹅的悲情故事为主线,通过对心理潜流和人物内心微妙变化的描写,展示了人性的善与恶,呈现出精神撕裂与灵魂咬噬的严酷画面。
麻风病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受歧视,流传最广,病史最长的一种病,它有着强烈的社会学、宗教学意义。小说所写到的这种疾病以及整个时代甚至波及到麻风院中的疯癫不得不使人联想到福柯的《疯癫与文明》,这部囊括一切孤独的宏伟巨制鞭挞了从古至今的权力机制对人性的无情摧残。陈继明坦言小说与该书的确难脱干系。
他说:“进入实际的写作准备过程时,开始研究《疯癫与文明》以及苏珊·桑塔格的《疾病的隐喻》等资料,还包括《圣经》里有关麻风病的段落。到后来我觉得,这本书将要表达的东西,可能渐渐偏离了初衷。而涉及到‘孤独’问题。暴力的历史可能就是历史本身,可以说,‘暴力’是和‘孤独’紧紧相联的一个命题。或者说,是一个命题的两个方面。我认为,在小说中,这个用意是贯穿始终的。我相信,孤独除了是人为灾难之外,可能还是人类从远古带来的一种本性。如果有可能,人就会屈从于自己的孤独本性。而人群,非个体的人群里,也总有一种仇视个体损害个体的力量。总之,孤独可能是人类的基本命运。我正是怀着这样一个认识,处理人物命运的。所以,男主人公杜仲最后还是逃到了蝴蝶谷,就不仅是政治隐喻。”
小说中,男主人公曾遁入“蝴蝶谷”远离一切喧嚣的风波。相比在麻风院中的煽动与捍卫和外部世界的政治喧扰,“蝴蝶谷”的静谧显得有些过于理想的色彩。对此,陈继明认为:“如果勉强解释,‘蝴蝶谷’是我给人类的孤独本性创造的一个圣地。如果有一丁点可能,一个人,在绝望的时候孤独的时候,都希望有一个‘蝴蝶谷’。如果没可能,一个人可以从容赴死。在书里,蝴蝶谷具备了‘桃花源’的一切特征,然而,蝴蝶谷的上空时不时地有喷气式飞机飞过,一只猫也毫不费事地找到蝴蝶谷,找到了它的主人。可以说,此蝴蝶谷,远不是彼桃花源。写蝴蝶谷这一段的时候,我的理想就是,颠覆掉桃花源。”
表面看来,陈继明在为杜仲仿制桃花源,然而对于麻风院中极力煽动发起“文革”的红卫兵领袖伏朝阳,陈继明依旧有些放不下:“我分不出他俩谁更高尚,谁更是受害者。他和他,谁都不是他们本人。他们始终没有机会成为‘我自己’。在书里,我着重描写了杜仲。但我的心始终没离开伏朝阳。我时刻都在牵挂着他。写杜仲的时候,我好像没有哭过,但是,写伏朝阳的时候,我曾经嚎啕大哭。我甚至不能原谅自己的残忍。可以说,伏朝阳是隐藏在这部书里的一个炸弹。伏朝阳的沉默是巨大的。”(丁丽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