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文艺出版社要给宁夏的“三棵树”出书,邀请我做主编,作为宁夏作家协会的主席,作为一个老作家,也作为一个宁夏人,我欣然同意。
前不久,中国作协、《人民文学》、《小说选刊》、《朔方》等单位在北京合开了“三棵树”的作品讨论会。我也到会了。会上,在京的知名评论家们对三位青年作家的创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他们三人的创作既有继承传统的一面,又有足够的探索精神,既有浓郁的本土经验,又有属于整个人类的关怀。我自己也深有同感。我想,对“三棵树”的肯定,同时也会激励宁夏的创作力量和西部的创作力量,在中国的当代文学建树上也可能是一个重要举措。借此机会,我要对上述各家,包括花山文艺出版社表示感谢。
东西部的差距在经济上是很大的,可是,有一样东西是没有差距的,就是“文化”。中国的重心曾经就在西部,在西部有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有非常丰厚的历史积累,所以,西部的文化底蕴远远大于东部。而且近现代文学中的老一辈作家以及中、青年作家的实力绝不弱于东部。陈继明、石舒清、金瓯这三位青年作家的创作水准,是值得全国文坛瞩目的。他们生活在宁夏,他们的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焦虑、烦恼、痛苦、压抑,不仅是宁夏和西部的,也是整个中国的,甚至全人类的。不管他们是否曾经刻意追求过“现代”,但是,凭着他们身为作家的天然敏感,他们在小小的宁夏,甚至在小小的山村,一定感受到了现代气息与周围人文生态环境的矛盾,也一定感受到了西部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脆弱,这些因素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有所反映、有所表现。陈继明的《月光下的几十个白瓶子》表现的就是人文环境的极度脆弱,《在毛乌素沙漠南缘》和《遍地牛羊》表现的则是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荒芜,《选举》和《清水里的刀子》表现了石舒清对正常的人文环境和理想世界的热切呼唤。在金瓯的小说里,人物总是扭曲的压抑的,人物的焦虑感更强烈。这三个作家从小而言是宁夏的,中而言之是西部的,扩大而言是中国的世界的。像约翰?契弗,他总是写纽约近郊的一个小镇,乔伊斯总是写都柏林,福克纳一生的写作都局限于“邮票一样大”的一个地方,而我们从来不说契弗是纽约作家,乔伊斯是都柏林作家,福克纳是乡村作家。真正意义上的作家都是全球化的,虽然他们往往都立足于“本土体验”。
说到“个人化”和“个性化”――我从来都认为文学是个人化的和个性化的。现在,我们为什么极力提倡个人化和个性化?是因为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否定个人化个性化的,“三棵树”所属的青年作家群对个性的张扬,实际上是个人化个性化的否定之否定。陈继明、石舒清、金设这三位作家的作品,我看都有很强的创作个性,陈继明的文风是冷静的客观的,甚至克制的,他常常故意把戏剧性降到最低点,石舒清非常善于写细微的东西,他的作品中常常充满了诗意和温情,金瓯的笔调则是极为强悍的,激越的。
李敬泽把这三位青年作家称作“三棵树”,我感到很恰当,这是个“发明”。宁夏有个地名叫“一棵树”,一棵树能成为一个地名,可见那个地方的荒凉。三位作家在那么干旱荒凉的地方孜孜不倦地写作,对文学有这么深的追求,这种精神是可贵的。我相信,在宁夏、在西部,将来肯定会有更多的树长出来,满目青山的宁夏和西部将会展现在大家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