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W >> wu >> 吴敬琏 >> 正文

 

吴敬琏小传 ——柳红

草了我国经济体制配套改革的第一个框架性方案。这个方案经修改补充后在1986年8月得到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批准。虽然它因故未能执行,但开了改革设计的先河,并为1994年的改革作了准备。

     ——1992年4月向中共中央提出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这一建议为当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所采纳[2]。

     ——1992-93年期间,以吴敬琏为首的“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课题组经过深入研究提出的《对近中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整体性设计》,以及财政税收、金融、外汇管理、国有企业、社会保障和市场体系等方面改革的方案,为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供了重要参考[3]。

     ——1997年5月,领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课题组向党中央提出的“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研究报告和由他自己署名的“把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关于社会主义的再定义问题”研究报告,为十五大的理论创新和政策突破作了准备[4]。

     ——面对大量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的严峻形势,他在1998年4月提出,应当把帮助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确定为中国的大战略。他的这个倡议得到朝野有识之士的响应,使中小企业大发展的热潮逐渐兴起。[5]

     ——1999年负责国务院发展中心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课题,为十五届四中全会提供了一系列重要建议,关于如何执行“有进有退”的方针、现代公司必须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等重要思想被写入四中全会《决定》。[6]

除了在体制模式上提出重要意见,在一些关系全局的重大政策问题上,他也采取了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坦率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例如:

 ----1995年10月,吴敬琏去香港参加学术会议期间,得知香港和内地都有一些人主张中央政府采取支持性政策,帮助香港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价格回升。回到北京以后,他上书党和国家领导人,指出虽然1995年初以来香港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价格下降,但泡沫成份并未完全消除,如果在大陆的参与下将它重新“托”起来,97年香港回归后中央政府很可能处于泡沫破灭、处置帷艰的处境。虽然吴敬琏的意见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但他自认为总算尽到了经济学家的一份责任。

 ----关于农产品购销体制是近年来争论不少、也颇为敏感的问题。吴敬琏深以现状为忧,并且在1998和1999年期间向政府有关领导人和领导部门坦率地陈述过自己的意见。他主张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要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一方面建立国家粮食专储体系,负责对战略性储备进行吞吐调节;另一方面,放开其余部分的粮食购销,国有粮食企业不再承担政策性任务,也不再具有垄断地位。可以在市场化的目标下,逐步过渡[7]。

除了以学者的身份发表学术观点和政策建议,吴敬琏和荣敬本、赵人伟等人一道,在1985年创办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他从一开始就担任执行主编,直到1992年,接受蒋一苇先生临终嘱托担任《改革》杂志主编后,才从《比较》杂志的日常编务工作中退出。认真是吴敬琏最突出的品格。作为杂志主编,他总是亲自组稿、审稿,甚至和作者一同进行采访和作文字推敲。既把握杂志的总体取向,又保证稿件质量。在吴敬琏和他的同伴们的辛勤耕耘下,这二本杂志都办出了自己的风格。它们由于所具有的前瞻性、大信息量和敏锐的问题意识而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杂志。

此外,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吴敬琏精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硕士、博士。对每一届新生,他都帮助他们选择所修课程。如果觉得自己在哪个领域力不从心或是有比自己高明的人,便力荐学生去求教,想方设法为学生们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他告诫他们不要为当前社会上的浮躁所染,为名利所惑,不要急于求成,而要踏踏实实地学习,掌握真本事,来报效国家。他时常为学生们提供各种机会,扩展他们的视野,使他们能站在较高的思想和理论高度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吴敬琏对待学生的认真负责有口皆碑。学生们从他那里学到的也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他的治学态度和精神风范。

多年来,吴敬琏为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和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攻读MBA和EMBA的学生们讲授《中国经济》课程。1998年出版的《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与实施》就是在这门课程讲义的基础上经反复修订而成。直到现在,吴敬琏还要为每班MBA和EMBA学生进行48学时或32学时的连续讲课。对于一位已届古稀之年的老人,其辛苦可想而知,但他却乐此不疲,因为他寄希望于新一代的人们。

    二十年来,吴敬琏倾心倾力帮助提携了大批青年,其中很多学生如今已经在不同的专业取得成就。

    吴敬琏是一位持独立品格的学者,有报国情怀的经济学家,怀乐观之心的改革者,同时还是一位可亲可敬、令人爱戴的师长。他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着青年时代的抱负,先辈的理想,顾准、孙冶方等前辈朋友的希望。

如今,七十岁的吴敬琏还在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强度辛勤地工作:著书立说,培育后生,报告讲演,咨询顾问,参政议政。

愿中国的改革事业早日获得成功。

祝吴敬琏如愿以偿。

 

 

--------------------------------------------------------------------------------

[1] 见《经济研究》1984年第12期发表的该文。

[2] 见吴敬琏“关于计划与市场提法问题的建议(1992年4月30日)“,《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141页。

[3] 见吴敬琏、周小川、荣敬本等:《建设市场经济的总体设想与方案设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4] 参见吴敬琏、张军扩、刘世锦等:《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

[5] 见吴敬琏:“关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几点意见(1998年4月24日)”;“对经济形势的估量和对策建议(1998年7月14日)”,国务院研究室《决策参考》1998年第387期。

[6] 见陈清泰、吴敬琏、谢伏瞻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吴敬琏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吴敬琏小传 ——柳红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