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迎新
王安石出生于公元1021年,从小天资聪颖,少有才名,22岁中进士第四名。与那位长他两岁、聪明绝顶、从小就知砸缸救人、晚年撰写《资治通鉴》、也是进士出身的司马光同朝为官。宋朝是个尊重读书人的朝代,想必那时的科考竞争也是十分激烈的,他能够脱颖而出,一定是时代的精英。
年轻的王安石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凌云壮志,要为国家贡献出聪明才智。他的信条是:“不做大官,但做大事”。他是那种少有的能够将思想理论应用到济世救民实践的杰出人物。现在人们不仅记着他的诗文,也在研究探讨他的变革思想。王安石的一生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早期的“政绩”观:为民办事
年轻时代的王安石认为自己在地方干最能发挥所长,所以他在地方一干就是18年,39岁他才不得不离开地方,开始京官生涯。这期间多次有人推荐他进京,都被他婉言谢绝了。王安石立志要做出点“政绩”,这是他的人生主线。他早期的“政绩”观是为民办事,这是他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他下定决心到地方上去考察时弊,寻求改革之道,充实他的治国良策,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而做出“政绩”并不是为了给皇帝看。正因为他朴素的为民办事的“政绩”观,使他在基层工作时,在朝廷上下的口碑甚好。
王安石的第一个官职是到扬州知府负责审理案件。他勤奋好学,有时通宵不寐,一干就是三年。王安石第二个官职是到宁波当知县。他在这里施展了才艺,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取得突出业绩。史书记载,当他看到农田水利生产受到破坏,百姓穷困饥寒,而官员豪绅鱼肉乡民后,立即开始着手兴利除弊,兴修水利,储粮惠贷。在劝课农桑的同时,还兴办学校,劝民入学。这是王安石跨入社会实施改革的第一步尝试。以王安石干事业的精神,亲自抓一个小县城的改革是绰绰有余的。后来他又担任过安徽通判以及常州知州。每到一地,他都锐意改革,惠民为国,留下有目共睹的突出“政绩”。
性格:执着且特立独行
从王安石干事业的劲头,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石这个人很执着,就是不达目的决不回头。执着的性格对做小事的人是优点,对一心要做大事的人就未必了。一位哲学家这样说:“作为一个政治家要非常大气,这种大气是建立在他对人情世故烂熟于心、对宏观大势与人的微观心理都具有极强的洞察力上,因而显出一种特别富有人性魅力的王者风范。这种王者风范是一种恢弘大度的行为方式,不做作,很本色,有人性的味道。这种东西,只在具有正常、健康还要超凡脱俗的身心、才智的培养基础上,才能培植、发育得起来。”
作为一个有号召力的改革者,身边应该有许多追求者,他们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推动改革事业的成功。反观王安石并不是这样。从王安石在一些小节上的做法,就会发现,他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近人情,这样的人怎么好“沟通”呢?怎么能有号召力呢?
王安石与司马光同为开封群牧司判时,他们的主管领导包拯借办公楼花园牡丹盛开而置酒赏花,王安石、司马光都不能喝酒,但司马光在包拯的一再劝说下,还是勉强喝了几杯,王安石却一点面子也没给,他滴酒未沾。还有一件事更显示出王安石特立独行的性格。一次宋仁宗在皇家宫苑宴请臣子,心情颇好的皇帝规定:每人都要到御池中去钓鱼,然后,由御厨用钓上来的鱼做每个人想吃的菜。大家都高兴地拿着鱼杆和鱼饵去钓鱼,惟独王安石心不在焉地坐在桌前,一粒一粒地把眼前盛在金盘子里的鱼饵全部吃光,而且在众人惊讶声中表示自己吃饱了。皇帝认定,一个人可以不喜欢钓鱼,也许漫不经心地错吃了几颗鱼饵,但不可能吃掉整盘鱼饵,此人是个虚伪矫情的伪君子。
人的性格即命运,王安石在施政初期的成功主要是通过为民谋福利而“赚”到的。王安石的志向并不在地方,虽然他也多次请辞上调中央,他是在积攒更大的资本,他的志向是为“国家”谋福祉。那么王安石是怎么达到他改革的顶峰的呢?这是由于此时王安石命运正好同“国家”的命运结合到一起,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仁宗执政时,王安石就将他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精心撰写成《万言书》和《上时政疏》呈交仁宗皇帝,便杳无音信。这也许跟他在仁宗面前“错吃”鱼饵有关。
变法缘何失败
4年后神宗即位,王安石多年的鲲鹏之志,终于有人赏识,有了一展抱负的平台。王安石与神宗似有“神交”,神宗也要做一个年轻有为的皇帝,成就一番帝业。神宗在他当太子时已读过王安石的《万言书》、《上时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