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山省级文保单位沐氏家族墓地如今已被包围在别墅群中,早在国庆前就有消息称在这座大墓扎堆的将军山上又因为施工,意外发现了两座古墓:其中一座为宋代古墓,其墓主人为王安石之父王益;另一座则是明代古墓,但其归属尚未确定。就在考古人员对两座古墓进行进一步挖掘时,王安石长兄王安仁的古墓在距离王益墓地东南角五步处被发现。考古人员告诉记者,王安仁墓葬的发现是考古过程中的一次意外收获。
王安石父葬于此有据可查
因为连续一月无雨加上周围正在施工,将军山附近尘土飞扬,工地上一片忙碌,抬眼望去全是别墅。在将军山南麓,记者终于找到了王安石父亲墓葬所在。
为了保证考古工作的顺利进行,考古人员已经在王父墓葬所在地附近拉起了警戒线,并注明了“文物重地”的字样。警戒区内,有两座明显的石灰墓。令人奇怪的是,两座古墓中有个墓葬如今只有半截,而古墓周围都没有散落墓砖。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座完整的古墓正是王安石父亲王益的墓葬,而这也是一月前的发现。当时工人铲去墓葬外围的石灰后,居然发现了棺木和棺材钉,而根据出土的墓志铭记载,古墓主人正是王益。因为墓志铭上记载的内容,与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写下的一篇《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内容十分相近。在曾巩的描述中,他透露了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正是王安石父亲王益。
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王益为宋真宗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官尚书都官员外郎,卒赠工部郎中,后以子贵追封楚国公,赠太师中书令。王益中进士和做官,标志着临川王氏已经崛起。事实上,在王安石自己所作的《壬戌寒食》一诗中,也有关于王益葬于江宁的记载。很多诗集在记载这首诗交代王安石写这首诗的背景时,都提到王安石之父王益死后葬于今江宁区南,1052年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祭扫父亲墓时写下此诗。
王安石长兄英年早逝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月前与王安石父亲墓葬同时发现的还有一座明代古墓,明代墓葬挖掘工作刚刚开始,目前还不能确定其主人。而就在这两座古墓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又有了意外发现,就在距离王益墓东南五步远的地方,居然发现了王安石长兄王安仁的墓葬。而墓葬可能在工地施工中被毁掉一半,如今只剩半截。据说,现场出土的墓志铭为王安石起草,如今墓志铭已被送往文物保护部门,相关专家将对墓志铭进行进一步研究。
关于两座石灰墓的关系,在王安石为长兄所撰的墓志铭中,有“墓在先君东南五步”的记载,如此也可印证两座宋代墓葬的关系。
记者查阅了相关资料,据说王益娶妻徐氏、吴氏,共生有七个儿子。分别为安仁、安道、安石、安国、安世、安礼、安上,其中王安仁为长子。应该来说,在王益的七子中,最出色的当数王安石。但记者从《王安石文集》中的《亡兄王常甫墓志铭》中看到,对于自己的长兄安仁,王安石也是倍加推崇:“先生七岁好学,毅然不苟戏笑。读书二十年。当庆历中,天子以书赐州县,大置学。先生学完行高,江淮间州争欲以为师,所留辄以《诗》、《书》、《礼》、《易》、《春秋》授弟子,慕闻来者往往千余里。”由此可见,王安仁也是博学多才,声名远播。不过,让王安石悲痛不已的是,王安仁37岁英年早逝。而王氏一族,随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逐渐衰落。
石灰墓略显简陋
根据史料记载,王安石父亲王益曾在江宁为官,后又官尚书都官员外郎、追封楚国公,长兄王安仁英年早逝时王安石炙手可热,临川王氏怎么样都算得上名门望族,但从目前发现的两座王氏墓葬来说,都是石灰墓,与附近已发现的沐氏家族那种青砖筑成的古墓相比,略显简陋。
更奇怪的是,石灰墓目前还未发现陪葬物,浅浅的10厘米石灰层下,就已是棺椁。虽然说石灰层利于防虫防潮,但如此简陋似乎与大家身份不符,这是为何还尚待考证。(曾亚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