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漫游、交友。王安石的一生,非常热爱南京。他在南京期间,访遍了南京的山川名胜,古寺名宅,结交了许多高逸之友,其中有著名的书法家米芾、画家李公麟、文学家欧阳修、曾巩、苏东坡,以及蔡天君、叶致远等。他跟苏东坡的交往就更多了。有一次,苏东坡乘船经过金陵,王安石特地骑着驴子,穿着粗布服到江边去迎接。苏东坡也不冠而敬揖,日:“轼今日以野服见大丞相。”王安石笑着说:“礼岂为我辈设哉!”既而两人说佛吟诗,王安石还邀请苏东坡同游钟山,并各自赋诗纪游。苏东坡诗中有“峰多巧障目,江远欲浮天”的名句,王安石非常佩服,抚摩着茶几,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老夫平生作诗无此二句。”两个人在钟山时,王安石拿得意近作《示蔡氏女子》给苏看,苏东坡说:“若‘积李兮缟夜,崇桃兮炫昼’,自屈宋没世,旷千余年,无复《离骚》句法,今乃见之。”王安石感动地说:“这倒不是奉承话,我自己感觉也不错,可惜没有为那些凡夫俗子所理解。”可见两个人政见虽不同,但私人感情和诗文之谊还是非常深厚的,这是“文人相亲”的典范。
四是歌诗唱彻忧国爱乡情。
王安石在南京期间,写了许多美丽而深沉的诗篇词章,抒发了他的忧国爱乡情。写钟山的诗尤其多,已发现有近百首。对钟山的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如《玉涧》诗:“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草木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而《忆蒋山》一诗写得更为出色:“苍藤翠木江南山,激激流水两山间。山高水深鱼鸟乐,车马绝迹人长闲。云埋樵声隔葱蓓,月弄钓影临潺湲。黄尘满眼衣可濯,梦寐惆怅何时还。”他这样观察,这样描写,这样讴歌,是因为深深地爱上了钟山。
元丰七年(1084年)春,王安石把半山园改作僧寺,并由宋神宗命名为报宁禅寺。王安石把半山园及附近的几百亩田一律割给寺庙所有。他自己在这年秋天,另在秦淮河畔租了一个小小的独院居住。据父老传说,这个独院就在清朝江宁县治后面惠民药局,大概在今内桥附近。后来由于新法被废罢殆尽,病情加重。他在南京病榻上仍关心国家大事,写了《上神宗皇帝书》,宋神宗在病危时读了以后,非常感动,痛苦地说:王安石两擢两罢,仍无怨无恨,病患垂危,尚念陛下之康健和社稷之安危。伟哉,介甫,真是大宋的良相忠臣!元祜元年(1086年)四月初六,这位六十六岁的老人,曾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熠熠生辉的改革家,与世长辞了。
王安石生前热爱南京,南京历代士大夫和广大人民也是热爱王安石、怀念王安石的。不管元祐时保守派如何贬低他、谩骂他,人们仍然年年上坟、祭祀。《道山清话》说:“王安石配享孔子庙庭,坐于颜、孟之下,十哲之上。”《清波杂志》也说:“当时士大夫道金陵未有不上荆公坟者。五十年前,彼之士子节序亦有往奠者。”
王安石的故居半山园,坐落在现在的海军学院内。11982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将该园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能供人参观,对精神文明建设当会大有助益。
作者:王能伟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