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了很多污垢。他吃饭也不讲究,只吃自己眼前那盘菜。
公平地说,苏洵揪着王安石的卫生、饮食习惯不放,还把这上升到大奸臣的地步,似乎有些离谱,但王安石不近人情却属实情,他的这种不近人情大多是因为倔强脾气造成的。《宋史》对王是这么评价的:“安石性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用普通话来解释就是,王安石脾气犟得要命,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主儿。
王安石被称作“拗相公”,有多犟,在《邵氏闻见录》里写过这样一个故事。说当年,包拯担任开封群牧使时,司马光和王安石都是老包的下属。有一天,包拯带着下属饮酒赏花,还亲自给王安石等一干下属敬酒。跟今天一样,领导敬酒,下属自然不能不给面子,就连不爱喝酒的司马光都一仰脖干了。惟独这个王安石特例独行,撂下一句“我从不喝酒”,断然拒绝。不管同事如何劝酒,就是不喝,连素以倔强著称的包拯都不得不服,“算你牛!”
这种性格,说好听叫坚持原则,有恒心。有决心是成功的秘诀,可固执并不是美德。在王安石变法的过程中,他的这种执拗发挥得淋漓尽致。
好政府必然是“广开言路”,可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对于反对意见,不采纳也就罢了,王安石还施以无情打击,从不考虑变通之法。为了变法,王安石的众多朋友变成了仇敌。韩维是帮助他建立声誉的人,宋神宗之所以对王安石倾慕,就是因为韩维老在神宗面前夸王安石。对这个莫逆之交,王安石毫不客气,当韩维对新政表示异议时,王安石一点没犹豫就把他贬谪出京。
王安石还有一个朋友叫吕公著,曾帮助王安石位登权要,堪称莫逆之交。两人交好之日,王安石对皇帝说:“吕公著之才将来必为宰相。”可当吕公著对新政颇有微词时,王安石亲拟了罢斥吕公著的诏书,把吕公著比作尧舜时的“四凶”,彻底将朋友比作了奸臣。
王安石的倔强、不近人情,让他失去了所有的朋友,失去了所有能帮他的人。就连曾举荐王安石入朝做官的欧阳修,也因为王安石固执己见,而选择了退休养老。就这样,王安石在新法开始的一个月之内,就罢免了十四个御史,把反对他的人排挤出权力中心。
俗话讲“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能成就一番作为的人必定有一群能帮助他,或是能为其出谋划策的朋友。这样看来,王安石小时候一定没听过“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道理。他没有朋友帮忙,只好选那些支持新法的新人来执行变法。一般政治上过硬的干部,人品大多有缺陷,王安石选中的这些口头上支持新法的官员,并不是什么坚定的改革派,而只是些想借此飞黄腾达的小人。让这么一帮小人去执行变法措施,再加上变法本身的不合时宜,王安石的失败就成了必然。据《翻阅日历》 上一页 [1] [2]
|